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23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防水层和微生物修复层,混凝土防水层铺设在人工湖底,微生物修复层铺设在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微生物修复层包括颗粒状的微生物载体,微生物载体为多孔结构,微生物载体表面吸附有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通过活性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碳酸钙修复混凝土防水层的裂痕,摆脱强硬性防渗工艺的束缚,大大的提高人造景观中的生态效果、改善居住环境,环境友好性高,控制工艺成本,减少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渗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近现代水池水景、人工湖泊造景等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合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渗性能更佳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土工膜等材料形成防渗结构。以上防渗技术方法存在不足,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土工膜等材料虽然阻碍了湖水的自然下渗过程,但是防渗膜上的底泥中出现富营养物质,加大了水质恶化的风险,造成了居住环境的重大污染,如水质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形成一潭死水。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刚性结构抗渗能力下降,水渗透到混凝土结构中,对结构造成损伤,进而大大的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解决了现有防渗结构容易造成水质污染、抗渗能力容易下降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防水层和微生物修复层,混凝土防水层铺设在人工湖底,微生物修复层铺设在混凝土防水层表面,微生物修复层包括颗粒状的微生物载体,微生物载体为多孔结构。进一步地,混凝土防水层内预埋钢筋。进一步地,混凝土防水层下方设置有砂石垫层,砂石垫层铺设在人工湖底。进一步地,砂石垫层与混凝土防水层之间设置有粘土层。进一步地,微生物载体为膨胀珍珠岩。进一步地,微生物载体表面设置有浆体保护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在人工湖底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对于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容易随着时间推移,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导致防渗能力下降的问题,微生物修复层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固相碳酸钙在裂缝中滞卡,进而逐渐堆积形成封堵层实现裂缝的封堵,最终在裂缝内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承压能力且渗透率近为零的致密封堵层,成功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封堵。对于较多的细小裂痕,膨胀珍珠岩载体内的大量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将长效修复这些细小裂痕即可;针对较大的裂缝,可以对其进行菌液灌注并配合细沙,快速修复。微生物修复层的具体原理为:选用孔隙率高、容重小、吸水率高的膨胀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并将膨胀珍珠岩在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中负压浸渍,利用膨胀珍珠岩多孔的特性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和保护。针对膨胀珍珠岩相比陶粒等载体,强度较低、易破碎的问题,对含菌膨胀珍珠岩进行外包裹处理,采用偏高岭土与硅酸钠溶液制成浆体对含菌膨胀珍珠岩进行外包裹处理,增强膨胀珍珠岩的强度,并且防止吸附有菌体的膨胀珍珠岩在大量吸水后菌体流失。把包裹好的颗粒铺设在混凝土防水底板上,通过微生物持续代谢,长效修复混凝土裂缝。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包括活体巴氏芽孢杆菌、尿素和氯化钙。利用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在新陈代谢中能产生尿素酶,而尿素酶可以分解出尿素中的碳酸离子的原理,向菌液中添加尿素,使其大量产生碳酸钙离子。进一步,根据碳酸钙化学式,向菌液中添加与尿素同量的氯化钙,利用菌体周围负电荷螯合出钙离子,与碳酸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通过活性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碳酸钙修复混凝土防水层的裂痕,摆脱强硬性防渗工艺的束缚,大大的提高人造景观中的生态效果、改善居住环境,环境友好性高,控制工艺成本,减少管理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混凝土防水层;11-砂石垫层;12-黏土层;2-微生物修复层;21-微生物载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防水层1和微生物修复层2,混凝土防水层1铺设在人工湖底,微生物修复层2铺设在混凝土防水层1表面,微生物修复层2包括颗粒状的微生物载体21,微生物载体21为多孔结构,微生物载体21表面吸附有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具体的,参见图1,混凝土防水层1内预埋钢筋。具体的,参见图1,微生物载体21为膨胀珍珠岩。具体的,参见图1,微生物载体21表面设置有浆体保护层。具体的,参见图1,浆体保护层的成分包括偏高岭土、硅酸钠。具体的,参见图1,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的成分包括活体巴氏芽孢杆菌、尿素和氯化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在人工湖底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对于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容易随着时间推移,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导致防渗能力下降的问题,微生物修复层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固相碳酸钙在裂缝中滞卡,进而逐渐堆积形成封堵层实现裂缝的封堵,最终在裂缝内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承压能力且渗透率近为零的致密封堵层,成功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封堵。对于较多的细小裂痕,膨胀珍珠岩载体内的大量微生物诱导生成的碳酸钙将长效修复这些细小裂痕即可;针对较大的裂缝,可以对其进行菌液灌注并配合细沙,快速修复。微生物修复层的具体原理为:选用孔隙率高、容重小、吸水率高的膨胀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并将膨胀珍珠岩在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中负压浸渍,利用膨胀珍珠岩多孔的特性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和保护。针对膨胀珍珠岩相比陶粒等载体,强度较低、易破碎的问题,对含菌膨胀珍珠岩进行外包裹处理,采用偏高岭土与硅酸钠溶液制成浆体对含菌膨胀珍珠岩进行外包裹处理,增强膨胀珍珠岩的强度,并且防止吸附有菌体的膨胀珍珠岩在大量吸水后菌体流失。把包裹好的颗粒铺设在混凝土防水底板上,通过微生物持续代谢,长效修复混凝土裂缝。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包括活体巴氏芽孢杆菌、尿素和氯化钙。利用活体巴氏芽孢杆菌液在新陈代谢中能产生尿素酶,而尿素酶可以分解出尿素中的碳酸离子的原理,向菌液中添加尿素,使其大量产生碳酸钙离子。进一步,根据碳酸钙化学式,向菌液中添加与尿素同量的氯化钙,利用菌体周围负电荷螯合出钙离子,与碳酸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通过活性微生物代谢作用生成碳酸钙修复混凝土防水层的裂痕,摆脱强硬性防渗工艺的束缚,大大的提高人造景观中的生态效果、改善居住环境,环境友好性高,控制工艺成本,减少管理成本。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混凝土防水层1下方设置有砂石垫层11,砂石垫层11铺设在人工湖底;砂石垫层11与混凝土防水层1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防水层(1)和微生物修复层(2),所述混凝土防水层(1)铺设在人工湖底,所述微生物修复层(2)铺设在所述混凝土防水层(1)表面,所述微生物修复层(2)包括颗粒状的微生物载体(21),所述微生物载体(21)为多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防水层(1)和微生物修复层(2),所述混凝土防水层(1)铺设在人工湖底,所述微生物修复层(2)铺设在所述混凝土防水层(1)表面,所述微生物修复层(2)包括颗粒状的微生物载体(21),所述微生物载体(21)为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水层(1)内预埋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湖底部混凝土裂缝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一鸣李静马天磊芦洋尚煜坤陈彩明黄新颜郁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