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调节池及高磷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05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质调节池及高磷废水处理系统中,所述均质调节池包括:调节池、供气管、供水管、射流混合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供气管和所述供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调节池;所述高磷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均质调节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射流混合装置将空气与废水充分混合,同时射流混合装置形成的射流起到搅拌作用,通过射流混合装置调匀废水水质,通过射流混合装置替代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质调节池及高磷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磷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均质调节池及高磷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磷化处理主要产生碱洗乳化废水、漂洗废水、酸洗废液及磷化废液等多种废水。高磷废水通过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絮凝池、沉淀池、离子过滤装置以及铁炭过滤装置处理达标排放。均质调节池设置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调匀废水水质,均质调节效果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的处理效果。现有的均质调节池通过曝气装置和机械搅拌装置搅拌调匀废水水质,机械搅拌设备重量大,需要安装支架,成本高,并且由于不能充分搅拌,废水中的污泥沉淀容易堵塞微孔曝气管,影响均质调节池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质调节池,包括:调节池、供气管、供水管、射流混合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供气管和所述供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调节池。可选的,所述射流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腔、混合腔和射流喷嘴,所述旋流腔内设置有螺旋叶以形成旋流,所述供气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旋流腔连接。可选的,所述旋流腔和所述射流喷嘴均为锥形,所述旋流腔的尖端和所述射流喷嘴的尖端与所述混合腔连接。可选的,所述混合腔为圆柱形,所述供气管靠近所述射流混合装置一端的轴线与所述混合腔相切。可选的,所述射流混合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形成的射流方向与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在圆相切。可选的,所述均质调节池还包括呈环形的供水连接管和供气连接管,所述供水连接管连接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供水连接管与所述供水管连接,相应的,所述供气连接管连接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供气连接管与所述供气管连接。可选的,所述射流混合装置的射流方向与水平方向呈的夹角为15~30°。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中,一所述射流混合装置的射流方向斜向下,另一所述射流混合装置的射流方向斜向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磷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的均质调节池。本技术提供的均质调节池,包括:调节池、供气管、供水管、射流混合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供气管和所述供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调节池。本技术通过射流混合装置将空气与废水充分混合,同时射流混合装置形成的射流起到搅拌作用,通过射流混合装置调匀废水水质,通过射流混合装置替代曝气装置和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均质调节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流混合装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射流混合装置的旋流腔断面图;图4是图1中均质调节池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高磷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1-调节池,2-供气管,3-供水管,4-电磁阀,5-射流混合装置,51-旋流腔,52-螺旋叶,53-混合腔,54-射流喷嘴,6-排水管,7-供水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均质调节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射流混合装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射流混合装置的旋流腔断面图,参见图1-图3,所述均质调节池包括:调节池1、供气管2、供水管3、射流混合装置5和排水管6,所述供气管2和所述供水管3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1内,所述排水管6连接所述调节池。通过射流混合装置将空气与废水充分混合,射流混合装置形成的射流起到搅拌作用,从而调匀废水水质。参见图1-图3,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腔51、混合腔53和射流喷嘴54,所述旋流腔51内设置有螺旋叶52以形成旋流,所述供气管52与所述混合腔53连通,所述供水管3与所述旋流腔51连接。废水从供水管3进入旋流腔51,通过旋流腔51时在螺旋叶52的作用下形成旋流,形成旋流的废水和空气混合,通过射流喷嘴54排放到调节池1内。参见图2,所述旋流腔51和所述射流喷嘴54均为锥形,所述旋流腔51的尖端和所述射流喷嘴54的尖端与所述混合腔53连接。废水从旋流腔51进入混合腔53通经逐渐减小,废水的流速增大,形成的旋流速度也加快,形成旋流的废水可以和空气充分混合。废水和空气混合形成射流通过射流喷嘴54喷射到调节池1内,射流可以推动调节池1内的废水流动,从而起到搅拌废水的作用。所述混合腔53为圆柱形,所述供气管2靠近所述射流混合装置一端的轴线与所述混合腔53相切。空气从废水形成的旋流的切向汇入,可以使空气和废水混合跟均匀。图4是图1中均质调节池俯视图,参见图1-图4,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可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沿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形成的射流方向与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所在圆相切。如此设置,射流混合装置5形成的射流可以像搅拌装置一样搅拌废水,从而调匀废水水质。所述均质调节池还包括呈环形的供水连接管7和供气连接管(未图示),所述供水连接管7连接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所述供水连接管7与所述供水管3连接,相应的,所述供气连接管连接多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所述供气连接管与所述供气管2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的射流方向与水平方向呈的夹角为15~30°。相邻的两个所述射流混合装置5中,一所述射流混合装置的射流方向斜向下,另一所述射流混合装置的射流方向斜向上。如此设置,可以同时搅拌调节池1的顶部和底部,防止废水中的污泥沉淀,从而调匀废水水质。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高磷废水处理系统示意图,参见图5,所述高磷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均质调节池、pH调节池、絮凝池、沉淀池、中继池、离子过滤装置、催化氧化槽以及铁炭过滤装置,所述絮凝池还连接有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还连接有污泥干化槽。高磷废水经管道收集到均质调节池,经均质调节池调匀废水水质;废水再经提升泵提升到pH调节槽,通过加药桶加入酸或碱,调节pH值到8-9,自流到絮凝槽,通过加药装置加入pam或pac后倒入沉淀池的分离池,清水区的上清水流入中继槽,沉淀区的污泥排放到污泥干化槽;清水区的上清水经过提升泵提升到离子过滤装置,离子过滤装置去除废水中磷酸盐、锌离子、氨氮等,反洗水直接排入沉淀池沉淀;离子过滤装置出水进入催化氧化槽,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分解有机物,经催化后可破除有机物的键环而达到降解目的;最后催化氧化槽出水进水铁炭过滤装置,在微电荷效应下,确保污染因子去除,达到排放标准。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供气管、供水管、射流混合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供气管和所述供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调节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供气管、供水管、射流混合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供气管和所述供水管分别连接所述射流混合装置,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射流混合装置能够混合空气和废水并形成射流喷射到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排水管连接所述调节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旋流腔、混合腔和射流喷嘴,所述旋流腔内设置有螺旋叶以形成旋流,所述供气管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旋流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腔和所述射流喷嘴均为锥形,所述旋流腔的尖端和所述射流喷嘴的尖端与所述混合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质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为圆柱形,所述供气管靠近所述射流混合装置一端的轴线与所述混合腔相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建长蒋义谢晓峰杨勤甘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巨科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