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05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过滤结构、处理结构;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前侧边缘处设有控制开关组;过滤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过滤结构右侧面前端的安装口内设有出泥管,出泥管的右端口与潜污泵的左端进泥口固定连接;处理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处理结构的前侧面出水口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串联有出水阀;其中:还包括进泥管,所述过滤结构的右侧面后端的安装口内设有的进泥管,潜污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对车间污水中的杂质层层过滤,还可以吸附车间污水中的有机物,环境便于操作和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况且我国是制造大国,而制造业所产生的污水量是其他行业制造污水量的数倍,尤其是车间制造产生的污水,因此各种车间的污水处理装置相继出现,不过它们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污水过滤的不彻底,导致处理装置内阻塞太多废弃物,且不易清理,有机物处理不彻底,造成二次污染然,在污水排出前污水中含有装置内除杂的物质,对下一步的操作不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具有双层格栅,便于对车间大大小小的废弃物进行充分地过滤,活性污泥可以更充分地与无机物反应,活性炭板可以对污水中掺杂的活性污泥进行吸附,减少了反应污水中的杂质,所有的吸附过滤结构均可拆卸更换,便于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和更换,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过滤结构和处理结构;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前侧边缘处设有控制开关组,底板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潜污泵;过滤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过滤结构右侧面前端的安装口内设有出泥管,出泥管的右端口与潜污泵的左端进泥口固定连接;处理结构: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左侧,处理结构的前侧面出水口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串联有出水阀;其中:还包括进泥管,所述过滤结构的右侧面后端的安装口内设有的进泥管,潜污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可以对车间污水中的杂质层层过滤,还可以吸附车间污水中的有机物,活性炭能将车间污水中混有的活性污泥吸附,为沉淀剂的化学反应提供良好的环境。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支撑条、活性污泥槽、过滤箱、细格栅、粗格栅、支撑框板和连接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过滤箱,过滤箱为无顶壁箱体,过滤箱的上表面开口处摆放有支撑框板,支撑框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支撑框板的底面四周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粗格栅和细格栅,过滤箱的内部底面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条,支撑条的上表面均与活性污泥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活性污泥槽右侧面前后对称的安装口内分别设有出泥管和进泥管,出泥管和进泥管均贯穿过滤箱的右侧壁并延伸至过滤箱的外部,可以对车间污水进行层层过滤,还可以除去污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结构包括凹槽、活性炭板、处理箱、导管和污水泵,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设有处理箱,处理箱为无顶壁结构,处理箱的前后内壁均匀分布有凹槽,前后对应的凹槽内均摆放有活性炭板,处理箱的右侧壁的通孔内设有导管,导管的右端口与污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污水泵右侧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过滤箱的左侧出水口固定连接,污水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可以吸附和污水一起流入的活性污泥,为沉淀剂提供化学反应场所,使沉淀剂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物质,令污水达到排放的标准。进一步的,还包括观察窗、处理箱盖、过滤箱盖、漏孔板和进液管,所述过滤箱前侧面的观察口内设有观察窗,处理箱的上表面门口处通过合页铰接有处理箱盖,支撑框板的上表面摆放有过滤箱盖,过滤箱盖和处理箱盖的前侧面均设有把手,过滤箱盖的中部安装孔内设有进液管,过滤箱的中部设有漏孔板,便于对过滤箱内部进行观测。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支撑块,所述底板的底面四周均设有底板支撑块,便于安装和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好处:1、将活性污泥由进泥管供入活性污泥槽内部,然后将车间污水通过进液管供入过滤箱的内部,之后车间污水经粗格栅过滤出体积较大的废弃物,之后再由细格栅过滤出体积较小的废弃物,过滤后的污水落在漏孔板的上表面,之后由漏孔板的漏孔缓慢流入活性污泥槽内,这样可以壁面大量的污水直接落入活性污泥槽内使活性污泥四溅至过滤箱的内壁上,可以通过观察窗对过滤箱内部的情况进行观测,之后活性污泥便开始对车间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便于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层层过滤,活性污泥有益于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2、打开控制开关组,污水泵开始工作,将过滤箱内部的车间污水经导管吸入处理箱的内部,当车间污水全部进入处理箱内部后,关闭控制开关组,污水泵停止运转,处理箱内部的活性炭板对伴随车间污水进入处理箱内部的活性污泥进行层层吸附处理,之后打开处理箱盖,向处理箱内部投入适量的沉淀剂后盖上处理箱盖,沉淀剂便与车间污水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此时的车间污水便达到了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之后打开出水阀,将反应后车间污水排出处理箱外,活性炭板有益于对进入处理箱内部的部分活性污泥进行层层吸附,减少污水中的杂质,还为沉淀剂的化学反应提供场所,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3、工作人员可以定期抽出活性炭板进行清理和更换,还可以定期打开控制开关组,让潜污泵开始工作,将活性污泥由出泥管吸入潜污泵内,再排出潜污泵外部,便于对活性污泥进行更换,还可以定期打开过滤箱盖,将支撑框板拿出过滤箱外,对细格栅和粗格栅上的废弃物进行清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便于操作和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控制开关组、3观察窗、4过滤结构、41支撑条、42活性污泥槽、43过滤箱、44细格栅、45粗格栅、46支撑框板、47连接杆、5处理结构、51凹槽、52活性炭板、53处理箱、54导管、55污水泵、6出水阀、7把手、8处理箱盖、9过滤箱盖、10进泥管、11出泥管、12潜污泵、13底板支撑块、14漏孔板、15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过滤结构4和处理结构5;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前侧边缘处设有控制开关组2,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潜污泵12;过滤结构4: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过滤结构4右侧面前端的安装口内设有出泥管11,出泥管11的右端口与潜污泵12的左端进泥口固定连接,过滤结构4包括支撑条41、活性污泥槽42、过滤箱43、细格栅44、粗格栅45、支撑框板46和连接杆47,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过滤箱43,过滤箱43为无顶壁箱体,过滤箱43的上表面开口处摆放有支撑框板46,支撑框板4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支撑框板46的底面四周均设有连接杆47,连接杆47自上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过滤结构(4)和处理结构(5);/n底板(1):上表面前侧边缘处设有控制开关组(2),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潜污泵(12);/n过滤结构(4):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过滤结构(4)右侧面前端的安装口内设有出泥管(11),出泥管(11)的右端口与潜污泵(12)的左端进泥口固定连接;/n处理结构(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处理结构(5)的前侧面出水口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串联有出水阀(6);/n其中:还包括进泥管(10),所述过滤结构(4)的右侧面后端的安装口内设有的进泥管(10),潜污泵(1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过滤结构(4)和处理结构(5);
底板(1):上表面前侧边缘处设有控制开关组(2),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设有潜污泵(12);
过滤结构(4):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过滤结构(4)右侧面前端的安装口内设有出泥管(11),出泥管(11)的右端口与潜污泵(12)的左端进泥口固定连接;
处理结构(5):设置于底板(1)的上表面左侧,处理结构(5)的前侧面出水口内设有出水管,出水管内串联有出水阀(6);
其中:还包括进泥管(10),所述过滤结构(4)的右侧面后端的安装口内设有的进泥管(10),潜污泵(1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2)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组(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4)包括支撑条(41)、活性污泥槽(42)、过滤箱(43)、细格栅(44)、粗格栅(45)、支撑框板(46)和连接杆(47),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设有过滤箱(43),过滤箱(43)为无顶壁箱体,过滤箱(43)的上表面开口处摆放有支撑框板(46),支撑框板(4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扶手,支撑框板(46)的底面四周均设有连接杆(47),连接杆(47)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粗格栅(45)和细格栅(44),过滤箱(43)的内部底面左右对称设有支撑条(41),支撑条(41)的上表面均与活性污泥槽(42)的底面固定连接,活性污泥槽(42)右侧面前后对称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辉程春生贾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凯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