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0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包括进水堰、进水分配槽、三通、冲洗水箱、内压式超滤膜、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和排水井,进水堰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分配槽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堰的溢流侧,进水分配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的一端口连接,三通的另两端口分别与内压式超滤膜和虹吸上升管的下端连接,内压式超滤膜设置于冲洗水箱内,虹吸上升管的上端与虹吸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虹吸下降管的下端与排水井连接。保证无阀滤池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水质,提高了过滤效率;且在对内压式超滤膜反冲洗时,省去了泵的作用,能耗低,操作简便,代价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膜技术是一门崭新的实用技术,膜分离过程是一种无相变,低能耗物理分离过程,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操作方便、减小工艺尺寸、降低工程造价和用途广泛等特点,如今膜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是当代最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内压式膜即原液先进入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丝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内压式膜运行压力高,实际应用时所采用的膜通量较高,所截留的污染物也较多;而运行内压式膜时,一般需要在膜系统外设置膜壳,将膜系统包裹,统一出口出水,运行代价较高;对内压式膜反冲洗时,需要泵的作用,较为繁琐;无阀滤池利用水力学原理,通过进出水的压差自动控制虹吸产生和破坏,不需要大型的阀门及相应的起闭控制设备,无需管道,也不需要真空设备,运行可以完全靠水力自动的控制滤池;其主要由进水分配槽、U形进水管、过滤单元、冲洗水箱、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破坏系统;组成管理维护较简单,能自动冲洗;过滤单元是无阀滤池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由滤料,承托层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组成,其中滤料层容易形成板结,且会发生滤砂跑失这一现象,从而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保证无阀滤池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水质,提高了过滤效率;且在对内压式超滤膜反冲洗时,省去了泵的作用,能耗低,操作简便,代价较小。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包括进水堰、进水分配槽、三通、冲洗水箱、内压式超滤膜、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和排水井,进水堰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分配槽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堰的溢流侧,进水分配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的一端口连接,三通的另两端口分别与内压式超滤膜和虹吸上升管的下端连接,内压式超滤膜设置于冲洗水箱内,虹吸上升管的上端与虹吸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虹吸下降管的下端与排水井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与进水堰的底部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分配槽的出口设置于底部。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分配槽的出口通过U形进水管与三通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冲洗水箱高于排水井。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排水井的溢流侧外设有清水池,清水池连接有排水管。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冲洗水箱的一侧设有出水堰,出水堰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出水口设置于清水池的上方。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虹吸上升管上部连接有虹吸破坏管,虹吸破坏管一端伸入冲洗水箱内的虹吸破坏斗,另一端为抽气管岔接虹吸辅助管与虹吸下降管一并伸入排水井。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内压式超滤膜有效的解决滤料层发生板结,滤砂跑失等问题,从而保证无阀滤池的稳定运行,提高了水质,提高了过滤效率;且在对内压式超滤膜反冲洗时,省去了泵的作用,能耗低,操作简便,代价较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的过滤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的反冲洗过程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进水堰,3-进水分配槽,4-U形进水管,5-三通,6-总进水管,7-内压式超滤膜,8-虹吸上升管,9-出水管,10-虹吸下降管,11-排水井,12-排水管,13-冲洗水箱,14-清水池,15-虹吸破坏管,16-虹吸破坏斗,17-虹吸辅助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包括进水堰2、进水分配槽3、三通5、冲洗水箱13、内压式超滤膜7、虹吸上升管8、虹吸下降管10和排水井11,进水堰2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1,进水分配槽3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堰2的溢流侧,进水分配槽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通5的一端口连接,三通5的另两端口分别与内压式超滤膜7和虹吸上升管8的下端连接,内压式超滤膜7设置于冲洗水箱13内,虹吸上升管8的上端与虹吸下降管10的上端连接,虹吸下降管10的下端与排水井11连接。进一步地,三通5与内压式超滤膜7之间的连接管道为总进水管6。进一步地,进水管1与进水堰2的底部连接。进一步地,进水分配槽3的出口设置于底部。进一步地,进水分配槽3的出口通过U形进水管4与三通5连接。进一步地,冲洗水箱13高于排水井11。进一步地,排水井11的溢流侧外设有清水池14,清水池14连接有排水管12。进一步地,冲洗水箱13的一侧设有出水堰,出水堰连接有出水管9,出水管9的出水口设置于清水池14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虹吸上升管8上部连接有虹吸破坏管15,虹吸破坏管15一端伸入冲洗水箱13内的虹吸破坏斗16,另一端为抽气管岔接虹吸辅助管17与虹吸下降管10一并伸入排水井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利用内压式超滤膜7代替滤料进行过滤,保持了重力式无阀滤池运行时过滤和反冲洗过程随水力条件变化而自动切换的优点,同时减轻了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装置操作简便,无需设置挡板,承托层,配水系统等构筑物;由于膜的孔径都很精确且较小,能过滤细菌甚至重金属颗粒,盐类和部分有机物,故利用膜进行过滤时,相比滤料过滤,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和工艺简单等特点。过滤过程时,待过滤水由进水堰2流入配水槽3,经U形进水管4、三通5进入内压式膜系统7进行过滤,滤后水经内压式超滤膜7侧面部分流出,进入冲洗水箱13内,最后从出水堰溢流后由出水管9流入清水池14;反冲洗过程时,冲洗水箱13中的大量滤后水由内压式超滤膜系统7底端进口流入,经虹吸上升管8、虹吸下降管10排入排水井11,对内压式超滤膜7进行由下而上反冲洗;当冲洗水箱13中水位下降到虹吸破坏斗16以下不再向破坏斗充水时,反冲洗结束,过滤水重新进入滤池,开始下一周期的过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的系统装置,如图所示,过滤单元由一根进水总管6,若干进水支管和内压式超滤膜系统7组成,过滤时,待过滤水先由进水堰2流入进水配水槽3内,再经U形进水管4、三通5进入一根进水总管6,之后通过支管分别进入每根内压式超滤膜7的膜丝里,进行过滤,滤后液由内压式超滤膜7四周部位排出,直接流入冲洗水箱13;反冲洗时,冲洗水箱13内的水由内压式超滤膜系统7的底端入口进水,对内压式超滤膜7进行自下而上的反冲洗,在进水总管6处汇合,经虹吸上升管8、虹吸下降管10排入排水井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的系统装置,滤后水由内压式超滤膜7的四周部分排出,无需统一出口出水,所以不需要在内压式超滤膜系统7外装置膜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的系统装置,滤后水由内压式超滤膜系统7的四周部分排出,直接进入冲洗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堰、进水分配槽、三通、冲洗水箱、内压式超滤膜、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和排水井,进水堰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分配槽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堰的溢流侧,进水分配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的一端口连接,三通的另两端口分别与内压式超滤膜和虹吸上升管的下端连接,内压式超滤膜设置于冲洗水箱内,虹吸上升管的上端与虹吸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虹吸下降管的下端与排水井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堰、进水分配槽、三通、冲洗水箱、内压式超滤膜、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和排水井,进水堰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进水分配槽的进口设置于进水堰的溢流侧,进水分配槽的出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的一端口连接,三通的另两端口分别与内压式超滤膜和虹吸上升管的下端连接,内压式超滤膜设置于冲洗水箱内,虹吸上升管的上端与虹吸下降管的上端连接,虹吸下降管的下端与排水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与进水堰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分配槽的出口设置于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阀滤池内利用内压式膜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