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瑞明专利>正文

电子定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03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定时器,由电子表集成块,整形电路、触发器、功率驱动电路、开关电路和继电器组成,能实现二十四小时任意时刻定时,还具有定时开机、定时关机两种功能。(*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定时器,属于电子自动控制装置领域。随着人们对电器产品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电器产品都带有定时功能。但是,目前大部分电器上的定时器都是机械定时器,这种定时器定时时间较短(30~90分钟),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易发生故障,而且工作时还发出讨厌的噪声。虽说有些电品上也有电子定时器,但它们大多采用充放电延时电路,故也存在定时时间短的缺点。本技术提出的电子定时器,由于采用了目前已有的电子手表集成块作为中心控制元件,故能实现二十四小时任意时刻定时,大大延长了定时时间,而且能全面解决机械式定时器结构复杂、体积大、易故障的缺点。附附图说明图1是这种定时器的框图,它由电子表集成块,整形电路,触发器,功率驱动电路、开关电路和继电器线圈构成。附图2是这种定时器的详细电路原理图。下面对照附图来详述定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子表集成块IC1带有三个开关K1、K2、K3,通过调节它们可以设定电子表闹钟时间,将原电子表集成块接至电压陶瓷音响片的输出端(a端)接至由C1、C2、D2构成的整形电路的C1一端,这样,当设定时刻一到,a端即输出一信号,它通过整形电路而变成一负脉冲信号,该信号去触发触发器IC2,使其输出为高电平,(而IC2的1、2端跨接的电阻R1能维持一定电位差,从而使IC2正常工作),该高电平信号促使由R2、R3、D2、BG1构成的驱动电路工作,BG1导通,继电器线圈J中有电流流过。开关电路由开关K4和继电器开关KJ构成,K4的3端和KJ的5端、K4的2端和KJ的6端相连,KJ的5和6端为继电器的两触点,6为常闭触点(即继电器不工作时4与6相连),这样J中电流一流过就使KJ动作,4与5相连,这样,若原来K4的1与2相连,则可实现定时关机功能,若K4的1与3相连,则可实现定时开机功能。驱动电路中D2为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继电器是否工作。整个电路中的元件均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然后整体固定在一塑料外壳中,开关K1、K2、K3和K4露在壳外部,IC1的液晶显示板也露在外部。由上述可见,本技术提出的电子定时器,不仅定时时间长,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还能实现定时开机和定时关机两种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定时器,其特征在于该定时器由电子表集成块、整形电路、触发器、功率驱动电路、开关电路和继电器线圈构成,其中,(1)整形电路由C1、C2和D1构成,三者呈T型结构;(2)功率驱动电路由R2、R3、发光二极管D2和BG1构成;(3)继电器线圈J位于BG1发射极和地之间;(4)开关电路由K4和继电器开关KJ构成,K4的两定触点分别和KJ的两定触点相连;电子表集成块闹钟信号输出端α端连至整形电路的C1一端,C2端连至IC2的输入端,IC2输出端连至功率驱动电路中BG1的基极。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定时器,由电子表集成块,整形电路、触发器、功率驱动电路、开关电路和继电器组成,能实现二十四小时任意时刻定时,还具有定时开机、定时关机两种功能。文档编号G04G15/00GK2030344SQ8820407公开日1989年1月4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彭瑞明, 王承志 申请人:彭瑞明, 王承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定时器,其特征在于:该定时器由电子表集成块、整形电路、触发器、功率驱动电路、开关电路和继电器线圈构成,其中,(1)整形电路由C↓[1]、C↓[2]和D↓[1]构成,三者呈T型结构;(2)功率驱动电路由R↓[2]、R↓[3 ]、发光二极管D↓[2]和BG↓[1]构成;(3)继电器线圈J位于BG↓[1]发射极和地之间;(4)开关电路由K↓[4]和继电器开关K↓[J]构成,K↓[4]的两定触点分别和K↓[J]的两定触点相连;电子表集成块闹钟信号输出端α 端连至整形电路的C↓[1]一端,C↓[2]端连至IC↓[2]的输入端,IC↓[2]输出端连至功率驱动电路中BG↓[1]的基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瑞明王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彭瑞明王承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