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74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属于航海仪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底部背离滑槽的一侧面连接有U形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能够对尼龙绳的走向进行限位,且利用尼龙绳带动牵引杆上移,通过滑块沿着滑槽上移从而使得空心圆筒上移,通过空心圆筒上移使得活动卡接于其内部的船用磁罗经本体上移,达到升起船用磁罗经本体的目的,这样能够使得船用磁罗经本体远离船体,降低船用磁罗经本体受到船体本身磁性的影响的几率,从而提高船用磁罗经本体的指向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海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磁罗经是指利用地球磁场引力作用而制造的一种能够指示地理方位和船舶航向的“罗经”,磁罗经可分为标准罗经、操舵罗经和太平罗经,标准罗经通常安装在驾驶室顶部的标准罗经甲板的船首尾线上,可用以指示航向、观测方位和校正操舵罗经;操舵罗经供操舵时观察航向用;船舶建造和入级规范对磁罗经的安装位置有特殊要求,不仅要在船舶纵中剖面上选择甲板上船磁小的地方,还应考虑离其他磁性结构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在船舶设计中,罗经甲板均设置大型桅杆、烟囱、前壁的栏杆、围栏等结构和大功率探照灯,无线电天线等设备,这些对磁罗经磁性都有影响和干扰,使磁罗经的安装位置难以满足规范要求磁罗经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和使用可靠等优点,故为船舶必备航海仪器之一。现有的在船上安装的立式磁罗经均采用固定安装形式,用底座加垫木块予以固定,但大多数船舶甲板宽度无法满足磁罗经安装后的前后安全距离,因此无法满足的那一端只能采用非磁性材料,如不锈钢材质,不管那一端结构和设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成本均非常大,且由于船用磁罗经的安装环境和条件过于苛刻,导致了一般船体在对船用磁罗经进行安装时不能按照正常的标准来进行安装,进一步导致船用磁罗经受船体本身影响较大,导致其指示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能够对尼龙绳的走向进行限位,且利用尼龙绳带动牵引杆上移,通过滑块沿着滑槽上移从而使得空心圆筒上移,通过空心圆筒上移使得活动卡接于其内部的船用磁罗经本体上移,达到升起船用磁罗经本体的目的,这样能够使得船用磁罗经本体远离船体,降低船用磁罗经本体受到船体本身磁性的影响的几率,从而提高船用磁罗经本体的指向精准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底部背离滑槽的一侧面固连有U形连接块,所述U形连接块开口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支撑杆背离滑槽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杆顶端分别固连有第二导杆和电子眼,所述支撑杆顶部背离滑槽的一侧面固连有第一导杆,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四个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滑槽便于滑块在其内部滑动,U形连接块用于固定摇把的位置,电子眼用于船员对船用磁罗经本体进行观察和读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圆环、连接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均固连于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的顶端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环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圆环上对应四个第一限位孔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连接圆环位于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之间,所述连接圆环外部套接固定有四个限位板,四个所述限位板形状均为T字形,四个所述限位板顶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四个第一限位孔内部,且四个限位板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四个第二限位孔内部,所述连接圆环外柱面上固连有移动杆,限位板便于对空心圆筒进行固定,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用于固连支撑杆和三个连接杆。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空心圆筒,所述空心圆筒顶部外柱面上均匀开设有四个L形槽,四个所述L形槽内部均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板活动卡接,所述空心圆筒底部外柱面上均匀固连有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滑槽内部,所述空心圆筒顶端固连有牵引杆,所述空心圆筒内部活动卡接有船用磁罗经本体,所述移动杆位于通槽内部,且移动杆底部的一侧面固连有把手,所述摇把与U形连接块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绳结连接有尼龙绳,且尼龙绳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绳结连接于牵引杆的顶端,牵引杆用于连接尼龙绳,把手用于船员通过把手对放置机构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在通槽内部横向移动的距离大于限位板在L形槽内部横向移动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可以通过移动杆带动限位板对空心圆筒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杆和牵引杆的高度均大于船用磁罗经本体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船员对船用磁罗经本体进行升降。进一步的,所述摇把外部套接固连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大摇把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出现打滑的可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能够对尼龙绳的走向进行限位,且利用尼龙绳带动牵引杆上移,通过滑块沿着滑槽上移从而使得空心圆筒上移,通过空心圆筒上移使得活动卡接于其内部的船用磁罗经本体上移,达到升起船用磁罗经本体的目的,这样能够使得船用磁罗经本体远离船体,降低船用磁罗经本体受到船体本身磁性的影响的几率,从而提高船用磁罗经本体的指向精准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处于下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船用磁罗经本体和放置机构位置关系图;图5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00、支撑机构;110、支撑杆;120、连接杆;130、U形连接块;140、摇把;150、通槽;160、滑槽;170、第一导杆;180、第二导杆;190、电子眼;200、升降机构;210、第一圆环;220、第二圆环;230、连接圆环;240、限位板;250、移动杆;260、第一限位孔;270、第二限位孔;300、放置机构;310、空心圆筒;320、L形槽;330、滑块;340、牵引杆;400、船用磁罗经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00和升降机构200,支撑机构100包括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160,支撑杆110底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固连有U形连接块130,U形连接块130开口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有摇把140。参照图2,支撑杆110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150,支撑杆110顶端分别固连有第二导杆180和电子眼190,支撑杆110顶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固连有第一导杆170,支撑机构100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300,滑槽160便于滑块330在其内部滑动,U形连接块130用于固定摇把140的位置。参照图1、图3和图5,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圆环210、连接圆环230和第二圆环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00)和升降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所述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160);所述支撑杆(110)底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连接有U形连接块(130);所述U形连接块(130)开口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有摇把(140);所述支撑杆(110)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150);所述支撑杆(110)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导杆(180)和电子眼(190);所述支撑杆(110)顶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一导杆(170);所述支撑机构(100)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300);/n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圆环(210)、连接圆环(230)和第二圆环(220);所述第一圆环(210)和第二圆环(220)均连接于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的顶端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环(210)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一限位孔(260);所述第二圆环(220)上对应四个第一限位孔(260)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70);所述连接圆环(230)位于第一圆环(210)和第二圆环(220)之间;所述连接圆环(230)外部套接固定有四个限位板(240),四个所述限位板(240)形状均为T字形,四个所述限位板(240)顶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四个第一限位孔(260)内部,且四个限位板(240)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四个第二限位孔(270)内部;所述连接圆环(230)外柱面上连接有移动杆(250);/n所述放置机构(300)包括空心圆筒(310);所述空心圆筒(310)顶部外柱面上均匀开设有四个L形槽(320),四个所述L形槽(320)内部均与对应位置处的限位板(240)活动卡接;所述空心圆筒(310)底部外柱面上均匀连接有四个滑块(330),四个所述滑块(330)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滑槽(160)内部;所述空心圆筒(310)顶端连接有牵引杆(340);所述空心圆筒(310)内部活动卡接有船用磁罗经本体(400);所述移动杆(250)位于通槽(150)内部,且移动杆(250)底部的一侧面连接有把手;所述摇把(140)与U形连接块(130)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绳结连接有尼龙绳,且尼龙绳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导杆(170)和第二导杆(180)绳结连接于牵引杆(340)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船用磁罗经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机构(100)和升降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00)包括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所述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槽(160);所述支撑杆(110)底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连接有U形连接块(130);所述U形连接块(130)开口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有摇把(140);所述支撑杆(110)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150);所述支撑杆(110)顶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导杆(180)和电子眼(190);所述支撑杆(110)顶部背离滑槽(160)的一侧面连接有第一导杆(170);所述支撑机构(100)滑动连接有放置机构(300);
所述升降机构(200)包括第一圆环(210)、连接圆环(230)和第二圆环(220);所述第一圆环(210)和第二圆环(220)均连接于支撑杆(110)和三个连接杆(120)的顶端的内部;所述第一圆环(210)上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一限位孔(260);所述第二圆环(220)上对应四个第一限位孔(260)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限位孔(270);所述连接圆环(230)位于第一圆环(210)和第二圆环(220)之间;所述连接圆环(230)外部套接固定有四个限位板(240),四个所述限位板(240)形状均为T字形,四个所述限位板(240)顶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置处的四个第一限位孔(260)内部,且四个限位板(240)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中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