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支撑;龙门框架,固定在支架上,龙门框架横梁上具有蜗轮丝杆升降机;主梁,与蜗轮丝杆升降机连接,在蜗轮丝杆升降机的驱动下在高度方向上移动,主梁两侧具有侧梁;上中模,与主梁底部连接,并跟随主梁上下移动;上侧模,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侧梁底部;下中模,固定在支架上,并且与上中模相对设置;下侧模,设置在下中模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两上侧模相对设置;其中,下中模与下侧模的上表面具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预浸料成型时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中模和下侧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方式,保证了产品加工时所受压力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压工艺是指将预浸料裁剪至合适的大小铺设在模具中升温加热,等温度升至可成型温度后,再在压机台面上加压,待温度降温后就可脱模取出。现有技术中,在对预浸料进行模压成型时,经常存在产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方式为控制模压成型时的时间以及温度,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然而上述控制方式得到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一致性依然无法得到保证。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实现提高预浸料成型的一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支撑;龙门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龙门框架横梁上具有蜗轮丝杆升降机;主梁,与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连接,在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的驱动下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所述主梁两侧具有侧梁;上中模,与所述主梁底部连接,并跟随所述主梁上下移动;上侧模,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梁底部;下中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且与所述上中模相对设置;下侧模,设置在所述下中模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两所述上侧模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下中模与下侧模的上表面具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预浸料成型时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中模的水平面上,用于检测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值。进一步地,所述下侧模与所述支架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支架上具有横向驱动件,所述横向驱动件与所述下侧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侧模在所述下侧模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上侧模与所述侧梁在所述上侧模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设置,所述侧梁上具有用于驱动所述上侧模移动的横移驱动件。进一步地,两所述下侧模相对的面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倾斜面上,用于监测在所述倾斜面上的压力值。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所述下中模或者下侧模端部的位置处。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横向驱动件、横移驱动件以及各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当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横向驱动件、横移驱动件停止驱动并保持压力。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还具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实时显示压力值。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还具有报警机构,当压力值超过预定值时,所述报警机构发出警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还具有紧急停机键,所述紧急停机键用于停止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横向驱动件、横移驱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下中模和下侧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的方式,监测预浸料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使得预浸料在模压成型时,保持压力一致,通过这种方式保证了产品加工时所受压力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产品的性能表现也更具有一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的侧视图(省略龙门框架侧壁);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与下中模以及下侧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下模具侧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压力监测的原理图。附图标记:10、支架;20、龙门框架;21、蜗轮丝杆升降机;30、主梁;31、侧梁;40、上中模;41、上侧模;42、横移驱动件;50、下中模;51、下侧模;52、横向驱动件;60、压力传感器;70、控制器;71、显示器;72、报警机构;73、紧急停机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6所示的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包括支架10、龙门框架20、主梁30、上中模40、上侧模41和下侧模51,其中:支架10用于支撑;支撑的是下中模50以及下侧模51以及龙门框架20。龙门框架20固定在支架10上,龙门框架20横梁上具有蜗轮丝杆升降机21;龙门框架20两侧壁与支架10上表面垂直固定,横梁与两侧壁垂直并水平放置,横梁用于吊起主梁30和侧梁31;主梁30与蜗轮丝杆升降机21连接,在蜗轮丝杆升降机21的驱动下在高度方向上移动,主梁30两侧具有侧梁31;蜗轮丝杆升降机21可以设置有多个,通过联轴器与电机同步驱动从而保证主梁30升降的精准性。上中模40与主梁30底部连接,并跟随主梁30上下移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对应的是中间需要凸起加工的工件,例如帽型长桁或者V型L型等,为了在下压时保证成型的一致性,设置中上模及中下模,与两侧的上侧模41和下侧模51分开移动,这种结构有利于成型时在凸起部的厚度与两侧的厚度一致。上侧模41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侧梁31底部;上侧模41与两侧梁31均沿主梁30的长度方向上的竖直中心面对称设置。下中模50固定在支架10上,并且与上中模40相对设置;下侧模51设置在下中模50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两上侧模41相对设置;其中,下中模50与下侧模51的上表面具有压力传感器60,用于监测预浸料成型时的压力。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下侧模51和下中模50上设置的压力传感器60,能够实现在成型过程中对压力的监控,具体的,可以设定成型所需要的压力,当到达设定压力值时保持压力不变,即控制蜗轮丝杆升降机21的位置不变,从而保证了成型过程中的压力值恒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用于支撑;/n龙门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龙门框架横梁上具有蜗轮丝杆升降机;/n主梁,与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连接,在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的驱动下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所述主梁两侧具有侧梁;/n上中模,与所述主梁底部连接,并跟随所述主梁上下移动;/n上侧模,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梁底部;/n下中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且与所述上中模相对设置;/n下侧模,设置在所述下中模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两所述上侧模相对设置;/n其中,所述下中模与下侧模的上表面具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预浸料成型时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用于支撑;
龙门框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龙门框架横梁上具有蜗轮丝杆升降机;
主梁,与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连接,在所述蜗轮丝杆升降机的驱动下在高度方向上移动,所述主梁两侧具有侧梁;
上中模,与所述主梁底部连接,并跟随所述主梁上下移动;
上侧模,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侧梁底部;
下中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且与所述上中模相对设置;
下侧模,设置在所述下中模两侧,在竖直方向上分别与两所述上侧模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下中模与下侧模的上表面具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预浸料成型时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中模的水平面上,用于检测竖直方向上的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模与所述支架可相对滑动设置,所述支架上具有横向驱动件,所述横向驱动件与所述下侧模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侧模在所述下侧模的宽度方向上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模与所述侧梁在所述上侧模的宽度方向上可移动设置,所述侧梁上具有用于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张俭,唐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