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吸收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35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吸收芯(80),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并且涉及包含所述流体吸收芯(80)的流体吸收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吸收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吸收芯(80),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并且涉及包含所述流体吸收芯(80)的流体吸收制品。流体吸收制品的制备记载于专著“ModernSuperabsorbentPolymerTechnology”,F.L.Buchholz和A.T.Graham,Wiley-VCH,1998,第252-258页中。当前市售可得的一次性尿布通常由渗液顶层(89)、不渗液底层(83)、位于层(89)和(83)之间的吸水性储存层(吸收芯)(80)以及位于层(89)和(80)之间的收集分布层(70)组成。通常,流体吸收制品的这几层实现了确定的功能,如上层渗液层的干燥,下层不渗液层的蒸汽渗透而不湿润透过,柔软、蒸汽可渗透且吸收流体的芯显示出快速的吸收速率且能够保留大量体液,并且在上层和芯之间的收集分布层充当被排出体液的输送和分布层。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制备通常记载于专著“ModernSuperabsorbentPolymerTechnology”,F.L.Buchholz和A.T.Graham,Wiley-VCH,1998,第71-103页中。吸水性聚合物颗粒也被称为“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超吸收聚合物”或“超吸收剂”。可获得各种类型和等级的超吸收剂,例如已经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超吸收剂:·在间歇过程或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凝胶聚合,并且随后在绞肉机、挤出机或捏合机中粉碎,如例如EP445619A2和DE19846413A1中所记载;·在通过反向旋转的搅拌器轴(contrarotatorystirringshafts)连续粉碎的捏合机中进行聚合,如例如WO01/38402A1中所记载;·在带上进行聚合,并且随后在绞肉机、挤出机或捏合机中粉碎,如例如EP955086A2、DE3825366A1或US6,241,928中所记载;·乳液聚合,其产生具有相对窄的凝胶尺寸分布的珠状聚合物,如例如EP457660A1中所记载;·在周围加热的气相中使单体液体聚合,例如使用在WO2008/040715A2、WO2008/052971A1、WO2008/069639A1以及WO2008/086976A1、WO2014/079694、WO2015/028327、WO2015/028158中记载的体系;·已经通过使平均粒度小于150μm的吸水性颗粒团聚而制备的超吸收剂。近年来,非常薄的一次性尿布已成为趋势。为了生产薄的一次性尿布,吸水性储存层中纤维素纤维的比例已经降低或几乎不存在。用于超薄流体吸收产品的芯结构可由吸收性纸形成。这样的结构例如记载于WO2011/086842、EP2565031A1、EP2668936A1中。但是已知的包含吸收性纸结构的超薄流体吸收产品在流体收集、渗漏和再润湿特性方面存在缺陷。为防止渗漏和湿感,优选具有较厚的收集分布层,以使吸收体液的时间优选较短。但这与使吸收制品更薄的趋势相冲突,因为对于吸收制品,特别是对于成人制品的明显性以及特别是对于婴儿尿布和裤子的障碍而言,厚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流体吸收制品的具有改善的性能的流体吸收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流体储存能力以避免渗漏的吸收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再润湿性能的吸收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芯结构的吸收制品。该目的通过流体吸收芯(80)实现,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具有小于25s的涡旋、优选具有小于20s的涡旋,更优选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具有小于15s的涡旋,最优选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具有小于10s的涡旋。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具有至少30g/g的CRC,优选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具有至少35g/g的CRC。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流体吸收芯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H为不规则颗粒。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吸收芯(80)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通过使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团聚来制备。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度不大于300μm。本专利技术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粒度最大为150μm、更优选最大为120μm。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包含以下物质的溶液或悬浮液使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团聚来获得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a)0.04至1.2重量%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粘合剂,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b)20至70重量%的水,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和c)5至20重量%的水混溶性有机溶剂,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使非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或非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共混物团聚,对团聚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进行干燥、研磨、筛分和分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流体吸收芯(80)在下层(92)中包含CRC为至少30g/g且涡旋为至少30s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该目的还通过流体吸收制品来实现,其包括:(A)上层渗液片层(89);(B)下层不渗液片层(83);(C)流体吸收芯(80),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D)任选的收集分布层(70),其位于上层渗液层(89)和流体吸收芯(80)之间;(F)其他任选的组件。此外,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流体吸收制品的注水时间小于35s,并且再润湿值小于0.8g。本专利技术的流体吸收制品优选具有大于500g/g的TACAP,30分钟。吸水性聚合物颗粒,例如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和下层(92)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以及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通常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通过使单体溶液聚合来形成吸水性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流体吸收芯(80),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n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聚合物颗粒为吸水性混合物,所述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01 CN PCT/CN2018/0980371.流体吸收芯(80),其包括至少两层,上层(91)和下层(92),每层包含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材料的总和计0至1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90至100重量%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
其中上层(91)中的吸水聚合物颗粒为吸水性混合物,所述吸水性混合物包含至少10重量%的涡旋小于30s的第一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和至少50重量%的CRC为至少25g/g的第二种类型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吸水性聚合物颗粒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吸收芯(80),其中所述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使非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或非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共混物团聚,对团聚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进行干燥、研磨、筛分和分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吸收芯(80),其中通过使用包含以下物质的溶液或悬浮液使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团聚来获得吸水性聚合物颗粒G:
a)0.04至1.2重量%的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粘合剂或其混合物,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
b)20至70重量%的水,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和
c)5至20重量%的水混溶性有机溶剂,基于吸水性聚合物颗粒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吸收芯(80),其中所述非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与所述表面后交联的细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重量比为至少2比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吸收芯(8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慧N·赫佛特M·埃里欧特M·米切尔段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