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角进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26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牛角进胶件,包括进胶镶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的进胶流道、第一牛角流道和第二牛角流道;所述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与模仁的拼接面;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另一端设有进胶口;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第二流道对注塑原料进行降温和定位,能有效防止高温的注塑原料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角进胶件
本技术涉及牛角进胶的
,特别是一种牛角进胶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热塑性塑胶产品的加工制造领域,往往会采用牛角进胶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加工,而常规的牛角进胶均为一段式牛角进胶,由于现代高温塑料比传统塑料需要更高的温度熔进行融化,传统方式射胶往往从牛角的尖点射进产品底部直达片材的油墨层,牛角尖点瞬间温度会高达450摄氏度或以上,油墨层无法承受高温,就会使产品表面油墨被冲毁,形成窟窿,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牛角进胶件,解决高温注塑原料对产品造成损伤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牛角进胶件,包括进胶镶件和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的进胶流道、第一牛角流道和第二牛角流道;所述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与模仁的拼接面;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另一端设有进胶口;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高度H为6~8mm。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十”字形横截面由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垂直交叉组成,所述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的宽度W均为0.8~1.2mm,所述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的长度L均为5~8mm。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横截面积从连接所述进胶流道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进一步的是,所述牛角进胶件还包括顶针,所述顶针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高度H为7mm。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的宽度W均为1mm,所述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的长度L均为6.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牛角进胶件,注塑原料可以从所述进胶流道进入,然后通过所述第一牛角流道进入所述第二牛角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对注塑原料进行降温和定位,能有效防止高温的注塑原料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局部方法图。其中:产品1、进胶镶件2、进胶流道21、第一牛角流道22、第二牛角流道23、第一交叉流道231、第二交叉流道232、顶针3、热流道4、高度H、宽度W、长度L。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5所示的一种牛角进胶件,包括进胶镶件2以及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2的进胶流道21、第一牛角流道22和第二牛角流道23;所述进胶流道21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2与模仁的拼接面;所述第一牛角流道22的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21连通,所述第一牛角流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另一端设有进胶口;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具体的工作中,注塑原料从模仁的热流道4进入所述进胶镶件2中,注塑原料温度高达450摄氏度,如果用高温的注塑原料直接对产品1进行进胶,会对产品1造成损伤,在本技术中,所述高温注塑原料从热流道411进入所述牛角进胶件内,所述进胶流道21与所述热流道4连通,高温注塑原料从所述热流道4进入通过所述进胶流道21内,然后再流入所述第一牛角流道22,最后经过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进胶口注塑到产品1的表面,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为“十”字形的流道,能降低注塑原料的温度,防止注塑原料对产品1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高度H为6~8mm。具体的,为保证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对注塑原料的冷却效果,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高度H需设置在6~8mm之间,若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高度H低于6mm,就有可能导致注塑原料温度降温效果不够,导致注塑原料的温度过高对产品1的表面造成损伤,若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高度H高于8mm,就会导致第一牛角流道22设置的高度变高,所述进胶镶件2的高度增高,不利于所述进胶镶件2的安装。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十”字形横截面由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垂直交叉组成,所述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的宽度W均为0.8~1.2mm,所述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的长度L均为5~8mm。具体的,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的“十”字形横截面由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垂直交叉组成,所述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的宽度W均需设置在0.8~1.2mm之间,防止宽度W过窄,注塑原料难以通过,或者宽度过大导致射胶时大量注塑原料涌出,导致加工效果不佳;所述第一交叉流道231和第二交叉流道232的长度L均需设置在5~8mm之间,防止长度L过短导致降温效果不佳,或长度L过长,导致射胶过量;总体上有利于保证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对注塑原料的冷却效果,防止注塑原料温度过高对产品1的表面造成损伤。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牛角流道22的横截面积从连接所述进胶流道21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具体的,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横截面积从连接所述第一牛角流道2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牛角流道23呈圆锥状设置,可以确保进胶口具有稳定的进胶速度,避免出现缺胶的现象。进一步的是,所述牛角进胶件还包括顶针3,所述顶针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2。具体的,所述进胶镶件2设有滑动腔,所述顶针3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腔内,当注塑原料冷却定型后,利用所述顶针3推动所述进胶流道21内的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角进胶件,包括进胶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的进胶流道、第一牛角流道和第二牛角流道;所述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与模仁的拼接面;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另一端设有进胶口;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角进胶件,包括进胶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的进胶流道、第一牛角流道和第二牛角流道;所述进胶流道设置于所述进胶镶件与模仁的拼接面;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胶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牛角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另一端设有进胶口;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角进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高度H为6~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角进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牛角流道的“十”字形横截面由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垂直交叉组成,所述第一交叉流道和第二交叉流道的宽度W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庭枫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王土汇铿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