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缸机械手,涉及产品夹取装置技术领域,所述气缸机械手包括:底座;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和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避免人工操作、降低危险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气缸机械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缸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产品夹取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主气缸机械手。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成型金在制备一些特殊零件时,无法通过推动将产品脱离模具,只能通过人工将产品取出。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人工取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且取件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机械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人工操作、降低危险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气缸机械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气缸机械手,用于将粉末成型产品从模具取出,所述气缸机械手设于机床,所述气缸机械手包括:底座;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和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机械手还包括第二气缸座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座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缸机械手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座;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缓冲座开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阻尼器同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气缸座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三连接件;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侧;第六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设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侧,所述第六连接件与所述第五连接件相互平行;和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七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五连接件远离所述第六连接件的一侧;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第七连接件,所述旋转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和所述第六连接件与所述夹紧气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所述第六连接件和所述第七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件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第六连接件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旋转杆与所述滚动轴承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方向。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滑轨,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第一驱动气缸与滑块连接,旋转气缸座与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旋转气缸设于旋转气缸座以及在旋转气缸的旋转杆末端设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用于夹取产品,通过以上结构,滑块相对于底座滑动可带动第一驱动气缸同步移动,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可带动旋转气缸座以及旋转气缸同步上下移动,旋转气缸可带动夹紧气缸转动,由于采用了滑动配合以及气缸驱动的方式实现夹紧气缸上下移动和旋转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取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且取件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避免人工操作、降低危险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缸机械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缸机械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气缸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转气缸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气缸机械手100;底座10;滑轨11;滑块20;滑动座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第一驱动气缸30;旋转气缸座40;第三连接件41;第四连接件42;第五连接件43;第六连接件44;第七连接件45;旋转气缸50;夹紧气缸60;第二气缸座70;第二驱动气缸80;阻尼器91;缓冲座9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气缸机械手100,该气缸机械手100设于机床,对粉末成型后的零件从模具取出,避免人工直接夹取,降低危险性。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气缸机械手100包括底座10、滑块20、第一驱动气缸30、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机械手,用于将粉末成型产品从模具取出,所述气缸机械手设于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机械手包括:/n底座;/n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n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n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n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和/n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机械手,用于将粉末成型产品从模具取出,所述气缸机械手设于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机械手包括:
底座;
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为第一方向;
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
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座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座,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和
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机械手还包括第二气缸座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座设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
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和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机械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平,霍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慧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