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8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便携式电子仪器(1),包括壳体(2)内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72、74),至少在壳体外部可操作的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包括导电元件(100)。输入和/或输出终端适合与所述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72↓[A]、74↓[A];72↓[B]、74↓[B])通过传输线(I/O↓[A];I/O↓[B])进行电力连接。连接元件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置,输入和/或输出终端分别与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断开或连接。便携式电子仪器包括传输门(TG↓[A];TG↓[B]),在输入和/或输出终端与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之间,插入在传输线上,传输门具有传输或非传输状态,允许输入和/或输出终端分别与电子部件所述输入和/或输出终端连接或断开。在输入和/或输出终端与传输门之间,插入保护元件(TVS↓[A]、TVS↓[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其包括一个壳体体,位于该壳体体内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以及至少一个在壳体体外部可操作的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并且包括一个导电连接元件,安装该元件使其相对于壳体是可移动的,此输入和/或输出终端适合于通过传输线电力连接到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并且允许电信号穿过传榆线并经过连接元件传榆,连接元件能够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置,输入和/或输出终端在该位置上分别与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断开或连接。
技术介绍
已知符合上文中提及的通常定义的电子仪器,尤其是日本专利申请No.11-126115A、日本专利申请No 2001-175610或欧洲专利申请No.1 134 630A1中的电子仪器。日本专利申请No.11-126115A和日本专利申请No 2001-175610公开了类似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具有一组输入/输出终端的便携式电子仪器,例如,此组输入/输出终端横向放置于壳体的仪器上。每一个输入/输出终端包括一个连接元件,安装该元件使其相对于壳体是可移动的。每一个连接元件适合于占据第一位置(也就是非推进静止位置),在该位置,连接元件与在壳体内的相应传输线机械和电力断开,并且因此也与电子部件断开。每一个连接元件可以占据第二位置(也就是推进位置),在该位置,在连接元件和相应传输线之间建立了电力连接,从而允许与电子部件通讯。特定适配器用来将多个连接元件引入至这些元件的第二推进位置。除上述输入/输出终端外,其他类似终端用来以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再充电,蓄电池安装在电子部件内。欧洲专利申请No.1 134 630公开了另一个类似的解决方案,其中至少一个按钮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来自电子仪器的数据。在此例中,通过按钮杆形成输入/输出终端的连接元件。此后者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使用了一个或多个控制构件(传统的按钮类型),以将电子仪器电力连接到一个外部元件,例如个人电脑。因此,不需要特定的接触元件,以用于在电子仪器和外部部件之间建立电力连接;一旦构造为具有上述双重功能的控制构件进入推进位置时,电力连接就建立了。上述三种解决方案的一个共同优势在于这个事实当其不被触发时,连接元件确保了仪器的输入/输出终端和壳体内相应的传输线之间的机械和电力断开。这确保了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和外界之间接口的第一级电气保护。然而,第一级保护不足以确保接口的最佳保护。这样,例如,虽然连接元件确保了输入/输出终端和传输线的机械和电力断开,在连接元件触发期间,仍然存在电荷能够被引入传榆线的较严重风险。如果连接元件的电位在静止状态(非推进位置)是可变的,此危险甚至更大。此外,在传输线上直接连接一个电子部件是不能够设想的。实际上,电子部件一般通常使用一个总线和其他部件连接,总线由这些组件共享。如果电子部件直接连接到各种输入/输出终端的传输线上,随后将出现无意或有意触发连接元件的严重危险,导致对总线的干扰(例如,在处理单元于存储器内执行的数据读写操作期间)。如果控制构件用于实现输入/输出终端的功能(象欧洲专利申请No.1 134 630A1公开的解决方案),那么此问题变的非常严重,因为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触发控制构件,尤其当在导电介质中(例如在水中)操作仪器时。为了响应静电放电的问题,已知使用防护性电力组件来为累积电荷建立放电路径。这些是公知的防护组件,称为ESD(“静电放电”)或TVS(“瞬态电压抑制器”)组件。然而,在其具有非常高的杂散电容(1nF量级)的范围内,这些组件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如果这些组件置于导线上与电子部件直接相连,在导线上将因此出现此杂散电容,并且杂散电容不仅将产生高能量消耗,而且也将影响所述导线的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目标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其确保在电子部件和外界之间的接口的最佳电气防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标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外界和例如通过一个总线连接到其他组件的电子部件之间没有任何干涉的情况下,使连接成为可能。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便携式电子仪器,其特征在权利要求1中陈述。本专利技术有利的实施例构成了从属权利要求的主体。提出的解决方案尤其包括在输入/输出终端和电子部件的输入/输出终端之间,提供一个嵌在传输线上的传输门,此传榆门具有一个传榆或非传输状态,其允许输入/输出终端分别与电子部件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断开或连接。通过一个嵌在输入/输出终端和传输门之间的传输线上的防静电放电的保护元件完成此传榆门。位于输入/输出终端和传输门之间的传输线部分一般构成一个具有高能量消耗的部分。因为其布置,传输门从而使此高能量消耗部分与电子部件的输入/输出终端断开,而输入/输出终端不用于与电子元件通讯。因此,在此状态下,ESD保护元件不会干扰电子部件和系统其他组件之间的交换或通讯。然而,ESD保护元件依然实行其第一功能一旦电荷在导线上非常大量地堆积或大量传入导线,其允许在传榆线(位于输入/输出终端和传输门之间的部分上)和电路的接地之间建立一个放电路径。ESD保护元件因此确保了对于传输门输入和包括电子部件的下游组件的保护。ESD保护部件和传输门一起配合,以确保对于电子部件和外界之间接口的最佳电保护。该保护用于加强由输入/输出终端和其可移动连接元件来确保的机械和电力断开功能所提供的防护。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电子部件连接一个总线、传输线和与总线连接的电子部件的输入/输出终端。更有利的是,在非占用状态下,此总线引入一个参考电压,在传输门和电子部件输入/输出终端之间,控制总线到参考电压的第一装置与总线相连。控制总线到参考电压的第二装置也与在输入/输出终端和传榆门之间的传输线相连。因此,当传输门进行传输以允许在位于壳体上的输入/输出终端和电子部件的输入/输出终端之间建立连接时,第二装置完善或补充了第一装置,以补偿ESD保护元件的杂散电容的作用。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便携式电子仪器包括一个用户界面,此用户界面包括至少第一控制构件,安装该构件使其可以在壳体上移动并且能够被用户触发,此第一控制构件也起输入/输出终端的作用。根据此实施例,控制构件有利地以按钮形式来制备,安装该控制构件,使其可以在一个布置于壳体内的装配孔中移动,以便使其沿一个触发轴具有一个平移行程,能通过压力来触发此按钮,使其从被称为非推进位置的第一位置进入被称为推进位置的第二位置。此按钮包括一个导电杆,形成了输入/输出终端的连接元件,此导电杆穿过装配孔,并且导电杆包括在壳体内外分别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端部。更有利的是,控制构件触发一个与连接元件电绝缘的第一接触件,从而响应产生一个控制信号,并且触发第二接触件,以便在推进位置上在输入/输出终端的连接元件和传榆线之间建立电接触。当控制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第二接触件在连接元件和确定电位之间建立电力连接,从而防止电荷在连接元件上的堆积。通常,事实上这是有利的当连接元件处于第一断开位置时,提供装置,该装置使得连接元件具有确定电位,以及当连接元件处于第二连接位置时,中断连接元件到确定电位的连接,并因此允许电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输。结果,电荷不会在处于第一位置的连接元件上堆积。附图说明当读到下面的本专利技术各种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显现地更清晰,这些实施例只作为非限定性例子给出并且通过附图进行说明,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子仪器(1),包括一个壳体(2)、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子部件(72、74),以及至少一个在所述壳体外部可操作的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并且包括一个导电元件(100),安装该元件使其相对于所述壳体(2)是可移动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适合于与所述电子部件(72、74)的输入和/或输出终端(72↓[A]、74↓[A];72↓[B]、74↓[B])通过传输线(I/O↓[A];I/O↓[B])进行电力连接,并且允许电信号通 过所述连接元件(100)在所述传输线(I/O↓[A];I/O↓[B])上传输,所述连接元件(100)能够占据第一或第二位置,在该位置上,至少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分别与电子部件(72、74)的所述输入和/或输出终端(72↓ [A]、74↓[A];72↓[B]、74↓[B])断开或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仪器还包括:在所述至少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与电子部件(72、74)的所述输入和/或输出终端(72↓[A]、74↓[A];72 ↓[B]、74↓[B])之间,插入在所述传输线(I/O↓[A];I/O↓[B])上的传输门(TG↓[A];TG↓[B]),所述传输门(TG↓[A];TG↓[B])具有一个传输或非传输状态,其允许所述至少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分别与电子部件(72、74)的所述输入和/或输出终端(72↓[A]、74↓[A];72↓[B]、74↓[B])断开或连接;以及防止静电放电的保护性元件(TVS↓[A]、TVS↓[B]),其在所述至少第一输入和/或输出终端(A;B)与所述传 输门(TG↓[A];TG↓[B])之间,插入在所述传输线(I/O↓[A];I/O↓[B])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厄施JD埃蒂安E策尔维格Y费里
申请(专利权)人:阿苏拉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