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83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扭套,呈柱状,扭套的外周壁包括多个绕轴向布置的套孔,各套孔均配置成用于套摄于不同尺寸的螺栓头外;棘轮,两个棘轮分别套设于扭套的两端,两个棘轮配置成可朝相同方向单向转动;施力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棘轮,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棘轮、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连接套,套设于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外,用于连接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通过本舵专用扳手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相对精密的螺栓头时,在不更换舵专用扳手的型号的条件下,通过拆卸本舵专用扳手上的施力杆的方法,以达到方便安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
本申请涉及船舵轴舵系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舵专用扳手不仅操作繁琐,且不同类型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在紧固不同类型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舵专用扳手,从而就会显得相关工艺复杂,进而工作效率也很低效。舵专用扳手很多是用一种直杆做手柄的扳手作为拆装的工具,由于舵系装置结构精密,使用这种传统工具来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时非常不方便,现有技术有采用行星轮系结构制作的省力扳手,但是使用环境相对单一,并且省力扳手虽然省力但是效率非常低,一般来说需要用省力扳手先拧松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母后,再换普通的舵专用扳手进行操作,且普通的舵专用扳手的支撑结构死板,结果不仅容易损坏船舶舵系装置,并且对于有些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紧固要求不适用,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时的效率,结果不仅费事不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包括:扭套,呈柱状,所述扭套的外周壁包括多个绕轴向布置的套孔,各所述套孔均配置成用于套摄于不同尺寸的螺栓头外;两个棘轮,两个所述棘轮分别套设于所述扭套的两端,两个所述棘轮配置成可朝相同方向单向转动;施力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棘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棘轮、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外,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拐点,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拐点处弯折并形成两个分段,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背离所述扭套的分段垂直扭套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拐点处。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焊接。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套包括第一外套体、第二外套体以及内套体,所述第一外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外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背离所述扭套的外壁,所述内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靠近所述扭套的外壁,所述内套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套体以及所述第二外套体,所述第一外套体与所述第二外套体连接。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套体、所述第二外套体以及所述内套体均相互焊接,且所述第一外套体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焊接,所述第二外套体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焊接,所述内套体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焊接。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套体、所述第二外套体以及所述内套体均分别设有两个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外套体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外套体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第二外套体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内套体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法兰螺纹紧固连接,所述内套体上的另一个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一外套体上的另一个所述连接法兰螺纹紧固连接。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实心圆柱体结构。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施力杆上套有橡胶套。根据一些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棘轮包括外棘齿和内棘齿,所述外棘齿和所述内棘齿相啮合,所述外棘齿和所述内棘齿间过盈配合。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扭套、所述棘轮以及所述施力杆均采用S2工具钢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该舵专用扳手将套孔配置成用于套设于不同尺寸的螺栓头,适用于不同类型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不同尺寸,使用过程中,可以选取对应于螺栓头的套孔,然后将扭套转动至于施力杆合适的相对位置以使得套孔的孔轴线与施力杆垂直。将螺栓头放入套孔内后,推动施力杆相对于螺栓头转动即可拧紧或拧松螺栓。本申请中的扳手由于可以同时配合多个螺栓使用,故相对于一个螺栓对应一个扳手的结构,更加的轻便。进一步地,当施力杆为三叉型时,其暗转较为麻烦,施力杆的两个用于连接的端部无法同时安装。本申请中将呈三叉型的施力杆分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分别同时连接棘轮并安装于扭套上后再彼此连接,使得施力杆的安装十分方便。同时,本申请利用连接套套接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偏差时,也能够被连接套压合到一起并进行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舵专用扳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舵专用扳手的正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中:100.扭套;110.套孔;200.棘轮;300.施力杆;310.第一连接杆;320.第二连接杆;330.橡胶套;410.第一外套体;420.第外二套体;430.内套体;440.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现有技术的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舵专用扳手操作繁琐,且不同类型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尺寸大小不同,所以在紧固不同类型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舵专用扳手,从而就会显得相关工艺复杂,进而工作效率也很低效。舵专用扳手很多是用一种直杆做手柄的扳手作为拆装的工具,由于舵系装置结构精密,使用这种传统工具来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时非常不方便,现有技术有采用行星轮系结构制作的省力扳手,但是使用环境相对单一,并且省力扳手虽然省力但是效率非常低,一般来说需要用省力扳手先拧松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母后,再换普通的舵专用扳手进行操作,且普通的舵专用扳手的支撑结构死板,结果不仅容易损坏船舶舵系装置,并且对于有些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紧固要求不适用,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拆装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时的效率,结果不仅费事不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通过本舵专用扳手,在不更换舵专用扳手的型号的条件下,将该舵专用扳手的扭套100上的套孔110适配成相应的船舶舵系装置上的螺栓头的尺寸,套设于螺栓头外,然后将分别套设于第一连接杆310和第二连接杆320上的第一外套体410、第二外套体420以及内套体430之间固定连接,以保持第一连接杆310与第二连接320杆间固定连接,配置成一根完整的施力杆300。当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n扭套,呈柱状,所述扭套的外周壁包括多个绕轴向布置的套孔,各所述套孔均配置成用于套摄于不同尺寸的螺栓头外;/n两个棘轮,两个所述棘轮分别套设于所述扭套的两端,两个所述棘轮配置成可朝相同方向单向转动;/n施力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棘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棘轮、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n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外,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扭套,呈柱状,所述扭套的外周壁包括多个绕轴向布置的套孔,各所述套孔均配置成用于套摄于不同尺寸的螺栓头外;
两个棘轮,两个所述棘轮分别套设于所述扭套的两端,两个所述棘轮配置成可朝相同方向单向转动;
施力杆,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棘轮,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棘轮、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
连接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外,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拐点,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拐点处弯折并形成两个分段,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背离所述扭套的分段垂直于所述扭套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拐点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焊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的舵专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包括第一外套体、第二外套体以及内套体,所述第一外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壁,所述第二外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背离所述扭套的外壁,所述内套体包覆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靠近所述扭套的外壁,所述内套体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外套体以及所述第二外套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君王营安叶翀董才学姚青华刘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君诚机电仪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