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822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在注浆孔内注浆,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各监测孔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数据采集仪,以经由数据采集仪确定注浆浆液在注浆孔周围不同方位的渗透性能。该测试方法通过采集注浆孔四周的压力值,确定浆液在注浆孔四周不同方位的渗透衰减规律。基于该浆液的渗透衰减规律,来确定巷道围岩的注浆加固参数。由于该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是基于井下实际围岩进行的,其测试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加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复杂困难巷道不断增多,以及煤炭产量的不断加大,失修巷道的比例逐年增加。失修巷道的维修和返修在某些矿区已成常态。因此,近年来失修巷道的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用于实现加固作用的技术。注浆加固技术已经在坝基体防渗漏、基坑加固、交通隧道、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加固以及顶底板涌水封堵等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注浆浆液在岩体裂隙孔隙中的运移扩散总是隐藏于深部复杂的工程岩体内部,且岩体内裂隙孔隙分布模糊不清。因此,很难掌握浆液在岩体中的流动特征以及注浆加固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而导致注浆浆液的渗流扩散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由于注浆浆液在岩体内的渗流扩散运动具有模糊性,且模拟试验的工作量较大,浆液渗流扩散模拟试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浆液渗流扩散方面的测试工作还相对较为缺乏。现有技术中,在注浆加固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室试验来确定注浆浆液渗透性能。一方面,理论计算过程中煤岩体的裂隙参数选取较为困难,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另一方面,实验室试验一般采用搭建简化的注浆渗透性能试验台的方法进行测试,搭建的试验台通常采用单裂隙或多裂隙进行模拟。该试验方法是对现场围岩裂隙的简化,试验条件与现场工况的差距较大,试验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试验结果只能定性评估井下煤岩体中浆液的渗透性能,难以进行定量评价。<b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在注浆孔内注浆,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各监测孔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仪,以经由所述数据采集仪确定注浆浆液在注浆孔周围不同方位的渗透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的步骤,包括:在巷道顶板上钻取孔径为42mm,孔深为2-6m的注浆孔并封孔。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的步骤,还包括:使用膨胀式封孔器进行封孔,并且封孔长度为1m。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的步骤,包括:以所述注浆孔为起点,与所述注浆孔连线呈0°、45°、90°、135°、180°、225°、270°和315°的方向上均钻取监测孔,且在每个方向上均布设多个监测孔。其中,与所述注浆孔相邻的所述监测孔与所述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500mm,且相同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监测孔之间的距离为5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各所述监测孔的孔径和孔深均与所述注浆孔的孔径和孔深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监测孔的孔口处均埋设有孔口钢管,其中,所述孔口钢管的长度为1000mm。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还包括:在孔口钢管埋设完成后,使用棉纱和水泥浆对监测孔进行封孔,使监测孔内的空隙段全部被填充密实。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的步骤,还包括:将监测孔封孔24小时,直至棉纱和水泥浆凝固后,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还包括:在注浆孔内试注清水,检测注浆系统、封孔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所述注浆系统包括注浆管、注浆管路、注浆泵、压力监测器和流量监测器,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其中,所述在注浆孔内试注清水,检测注浆系统、封孔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是否正常的步骤,包括:检测注浆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是否正常;检测注浆孔和监测孔的孔口处是否漏液;检测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能否正常采集压力数值。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中,首先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然后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最后在注浆孔内注浆,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各监测孔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仪,经由所述数据采集仪采集到的压力值判断注浆浆液在注浆孔周围不同方位的渗透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采集注浆孔四周的压力值,确定浆液在注浆孔四周不同方位的渗透衰减规律。基于该浆液的渗透衰减规律,来确定巷道围岩的注浆加固参数。由于该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是基于井下实际围岩进行的,其测试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实际参考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中的测试结构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二。附图标记:100:注浆孔;201:注浆泵;202:注浆管路;203:压力监测器;204:流量监测器;300:压力传感器;400:数据采集仪;500:封孔器;S101-S103:操作步骤;S201-S204:操作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n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n在注浆孔内注浆,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各监测孔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仪,以经由所述数据采集仪确定注浆浆液在注浆孔周围不同方位的渗透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
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在监测孔孔底放置压力传感器后封孔,并将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
在注浆孔内注浆,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各监测孔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仪,以经由所述数据采集仪确定注浆浆液在注浆孔周围不同方位的渗透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的步骤,包括:
在巷道顶板上钻取孔径为42mm,孔深为2-6m的注浆孔并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巷道顶板上钻取注浆孔并进行封孔的步骤,还包括:
使用膨胀式封孔器进行封孔,并且封孔长度为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注浆孔周围钻取监测孔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注浆孔为起点,与所述注浆孔连线呈0°、45°、90°、135°、180°、225°、270°和315°的方向上均钻取监测孔,且在每个方向上均布设多个监测孔,
其中,与所述注浆孔相邻的所述监测孔与所述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500mm,且相同方向上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监测孔之间的距离为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围岩注浆浆液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监测孔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凯王涛孙志勇焦建康韦尧中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