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21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它包括至少1个钢筋灌浆套筒,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口,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上部设置有出浆口,在所述出浆口上设置有一水平设置的外伸段,所述外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溢浆孔,所述外伸段中接入有抗拉拔试验钢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水平设置的外伸段位于钢筋灌浆套筒的最顶部,灌浆完成后依靠外伸段上部的溢浆孔是否有足够的浆液流出判断其是否灌浆密实,在灌浆完成达到强度后依靠外伸段内钢筋抗拉拔强度试验,在近似同条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判断灌浆实体强度,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等关键部位的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连接技术的选择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目前,由于主要采用等同现浇的设计概念,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等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主要有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等钢筋连接技术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由金属套筒插入钢筋,并灌注高强、早强、可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通过刚度很大的套筒对可微膨胀灌浆料的约束作用,在钢筋表面和套筒内侧间产生正向作用力,钢筋借助该正向力在其粗糙的、带肋的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受力钢筋之间应力的传递。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其中全灌浆套筒是指套筒的两端均插入钢筋并灌浆形成整体连接,主要用于水平钢筋的连接。半灌浆套筒是指套筒一端与连接钢筋为螺纹紧固连接,另一端为插筋灌浆连接,主要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现有的半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检查主要依靠灌浆过程中采用下部的灌浆口注入,通过目测套筒上部出浆口出浆验证套筒内灌浆饱满符合要求。因为套筒中灌浆料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下沉。只有当浆液充满以后才会从最高点处的出浆口溢出,此原理类似于后张拉预应力钢筋中的注浆工作。但此方法存在灌浆质量检查无可靠数据,具体灌浆量及饱满度无法有效确认,存在局部空隙无法展示的缺点。目前,市面上还存在着超声波、红外射线、探地雷达以及内窥镜等方法对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但这些手段相对而言都非常复杂,现场施工过程大规模应用前景不好,只在局部需要复核处采用。因此,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饱满度的检测存在巨大缺陷,缺乏隐蔽工程内钢筋连接实体强度无损检测方法。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地避免现存的灌浆密实度检测方法的操作难,检测难度大,费用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1个钢筋灌浆套筒,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口,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上部设置有出浆口,在所述出浆口上设置有一水平设置的外伸段,所述外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溢浆孔,所述外伸段中接入有抗拉拔试验钢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伸段的出口处与所述抗拉拔试验钢筋之间设置有封堵橡胶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灌浆套筒之间分别通过下部灌浆联通道和上部灌浆联通道互相连接。进一步,所述下部灌浆联通道设置在所述注浆口的高度位置,所述下部灌浆联通道的尺寸与所述注浆口的尺寸相同。进一步,所述上部灌浆联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浆口的高度位置,所述上部灌浆联通道的尺寸与所述出浆口的尺寸相同。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筋灌浆套筒安装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内,根据预制构件设计的钢筋要求,合理布置钢筋连接套筒的数量,并确保能够贯通连接;(2)在外伸段接入抗拉拔试验钢筋,确保抗拉拔试验钢筋的伸入长度、外伸段的外伸长度达到抗拉拔试验要求;(3)现场灌浆,从钢筋灌浆套筒下部的注浆口注入高强灌浆料,达到灌浆压力后,持续灌浆;(4)对抗拉拔试验钢筋封堵,在溢浆孔持续冒出灌浆料以后,封堵溢浆孔并持续注浆30s,确保注浆密实;(5)待灌浆料达到强度后(养护28天),对抗拉拔试验钢筋进行抗拉拔试验,根据钢筋抗拉拔强度试验结果判断钢筋灌浆套筒灌浆实体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水平设置的外伸段位于钢筋灌浆套筒的最顶部,灌浆完成后依靠外伸段上部的溢浆孔是否有足够的浆液流出判断其是否灌浆密实,在灌浆完成达到强度后依靠外伸段内钢筋抗拉拔强度试验,在近似同条件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判断灌浆实体强度,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它包括至少1个钢筋灌浆套筒10,在钢筋灌浆套筒10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口20,在钢筋灌浆套筒10的上部设置有出浆口30,在出浆口30上设置有一水平设置的外伸段40,外伸段40的上部设置有溢浆孔41,外伸段40中接入有抗拉拔试验钢筋50。在本实施例中,外伸段40的出口处与抗拉拔试验钢筋50之间设置有封堵橡胶环。钢筋灌浆套筒10分为单根套筒和组合式多根套筒两种类型。其中,单根钢筋灌浆套筒10主要为一根竖向钢筋对应一个外伸段40,适用于比较重要的竖向结构钢筋或相邻钢筋间距较大,设置套筒连通道距离较远,容易堵塞等问题的钢筋,不同钢筋灌浆套筒之间不连通,单根套筒单独灌浆单独进行抗拉拔检测。另一种,组合式多根钢筋灌浆套筒10主要在不同单根套筒的基础上在钢筋灌浆套筒10与钢筋灌浆套筒10之间设置下部灌浆联通道21和上部灌浆联通道31,多根钢筋灌浆套筒10共用一个注浆口20和一个出浆口30,并采用同一根抗拉拔试验钢筋50抗拉拔试验来检测整个组合式套筒的灌浆密实度。下部灌浆联通道21设置在注浆口20的高度位置,下部灌浆联通道21的尺寸与注浆口20的尺寸相同,上部灌浆联通道31设置在出浆口30的高度位置,上部灌浆联通道31的尺寸与出浆口30的尺寸相同。适用于定型化或者数量较多的钢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筋灌浆套筒10安装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内,根据预制构件设计的钢筋要求,合理布置钢筋连接套筒10的数量,并确保能够贯通连接;(2)在外伸段40接入抗拉拔试验钢筋50,确保抗拉拔试验钢筋50的伸入长度、外伸段40的外伸长度达到抗拉拔试验要求;(3)现场灌浆,从钢筋灌浆套筒10下部的注浆口20注入高强灌浆料,达到灌浆压力后,持续灌浆;(4)对抗拉拔试验钢筋50封堵,在溢浆孔41持续冒出灌浆料以后,封堵溢浆孔41并持续注浆30s,确保注浆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1个钢筋灌浆套筒,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口,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上部设置有出浆口,在所述出浆口上设置有一水平设置的外伸段,所述外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溢浆孔,所述外伸段中接入有抗拉拔试验钢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1个钢筋灌浆套筒,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下部设置有注浆口,在所述钢筋灌浆套筒的上部设置有出浆口,在所述出浆口上设置有一水平设置的外伸段,所述外伸段的上部设置有溢浆孔,所述外伸段中接入有抗拉拔试验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段的出口处与所述抗拉拔试验钢筋之间设置有封堵橡胶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灌浆套筒之间分别通过下部灌浆联通道和上部灌浆联通道互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质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灌浆联通道设置在所述注浆口的高度位置,所述下部灌浆联通道的尺寸与所述注浆口的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崇伟郭延义辛达帆吴樟强赵欣唐长生施文磊代国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渡舟建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