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813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罐体和控制柜体,所述监测罐体与污水管路连通,控制柜体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监测罐体内设置有与人机交互界面电气连接的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污水管路内设有与人机交互界面电气连接的流量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污水管路上设置监测罐体,将对水质进行监测的水质分析仪和流量计集成在排水系统的地下污水管路上,控制柜体就近进行安装,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为市政建设留出更多选择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污水水质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光学分析方法,不需要耗费测量用试剂,运维成本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监测时不受外部环境和天气变化影响,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自动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尤其是一种污水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经过处理后不能直接排放,必须要提取水样进行水质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排入水路中。目前国内大部分排水系统仅在污水处理厂站的进出口设置有在线监测系统,国内排水系统的水质和水量拨动较大,区域水环境稳定性差,且排水系统复杂、庞大,政府监督管理十分困难,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排查范围广、难度大,不能及时判断污染点并进行有效处理。另外,对于病害管网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实施监测时需要开展大量的勘测工作,其监测费用高,且易受天气和地表地下水位的影响,时效性差而不具备连续性,误判或漏判的几率较高。国内在排水系统的监测中所采用的主流方案为取水泵加底面微型站的组合,其水质监测站存在取源头部安装环境比较复杂且受水位高低影响较大、占地面积广且选择点较为复杂、管线较长且运维工作量大、测量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试剂而导致耗材成本较高、废液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而微型站也同样存在着占地面积较大且选择点较为复杂、管线较长且运维工作量大、测量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试剂而导致耗材成本较高、废液处理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投资及运维成本高等缺点;而且由于目前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市政建设中无法在排水系统管路网沿线提供足够的地面面积来安装微型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且地面占用面积较小的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罐体和控制柜体,所述监测罐体与污水管路连通,控制柜体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监测罐体内设置有与人机交互界面电气连接的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污水管路内设有与人机交互界面电气连接的流量计。进一步的是:所述监测罐体为结构层、内衬和内表层组成的多层罐体结构,内表层、内衬和结构层从内至外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结构层的材质为缠绕树脂,内衬的材质为乙烯基酯树脂,内表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毡。进一步的是:所述污水管路悬空设置,污水管路上固定有多个对污水管路进行支撑的筋板,所述多个筋板沿污水管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是:所述监测罐体的顶部设有可开闭的罐门。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柜体上设有可开闭的玻璃柜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位于玻璃柜门后方。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柜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盖。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护盖的顶部设有从中部向两侧下斜的斜面。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柜体的两侧都设有百叶窗。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柜体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污水管路上设置监测罐体,将对水质进行监测的水质分析仪和流量计集成在排水系统的地下污水管路上,控制柜体就近进行安装,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为市政建设留出更多选择空间;本专利技术可对污水水质和流量进行实时监测,采用光学分析方法,不需要耗费测量用试剂,运维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监测时不受外部环境和天气变化影响,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控制柜体的侧视图;图中标记为:100-监测罐体、110-罐门、200-控制柜体、210-人机交互界面、220-玻璃柜门、230-防护盖、240-百叶窗、250-安装支架、300-污水管路、310-筋板、400-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污水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罐体100和控制柜体200组成,监测罐体100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水管路300连通,在监测罐体100中设置了各种水质分析仪,包括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在污水管路300中安装了流量计400;控制柜体200内集成安装与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pH/T分析仪和流量计400相配备的控制系统,控制柜体200上安装人机交互界面210,人机交互界面210与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pH/T分析仪以及流量计400电气连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210可显示分析仪和流量计400所监测的COD/BOD、NH3N、TP、TN、pH/T、SS和非满管水量的实时数据,也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210对各种水质分析仪输入控制指令进行参数设定。本专利技术将水质和水量监测仪器集成安装在市政排水系统的污水管路300中,整个系统不会占用地面面积;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测量部位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监测数据随水质情况实时变化,不存在时间差;流量计400采用电磁和超声对污水管路300中的流量、流速和页面高度进行监测,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采用光学分析方法,监测过程不会耗费测量用试剂;监测时不受外部环境和天气变化影响,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高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流量计400的具体参数如下:公称通径:圆形管道DN100~DN6000mm,矩形管道宽度≤32m测量精度:水位±2mm,流速±1.0%,流量±2.5%测量范围:流速0.01-10m/s被测介质电导率:≥20s/cm被测介质最高温度:≤60℃电流输出信号:4~20mA/DC(负载电阻≤500Ω)脉冲输出信号:1~2000HZ数字通讯接口:RS485、脉冲可选无线数据远传:GSM和GPRS可选供电电源:220V/AC或12V/DC、24V/DC、3.6V。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COD/BOD分析仪的具体参数如下:测量范围:COD(使用KHP进行标定):0~2000mg/lCOD(2mm光程),0~1000mg/lCOD(5mm光程),0~90mg/lCOD(50mm光程);BOD(使用KHP进行标定):0~1500mg/lBOD(2mm光程),0~750mg/lBOD(5mm光程),0~60mg/lBOD(50mm光程)测量精度:±5%重复性:±2%分辨率:0.01mg/l压力范围:≤0.4Mpa传感器材质:机身:SUS316L(普通版),钛合金(海水版);线缆:PUR电源:交流供电:85~500V/AC(50/60HZ);直流供电:9~36V/DC输出:3路4~20mA继电器:三路继电器,程序设定响应参数及响应值通讯协议:MODBUSRS485存储温度:-15到50℃工作温度:0到45℃(不结冰)尺寸:传感器:直径69mm×长度380mm;变送器:长度145mm×宽度125mm×高度162mm重量:传感器:3.2KG;变送器:1.35KG防护等级:传感器:IP68/NEMA6P;变送器:IP65/NEMA4X电缆长度:标配10米电缆,可延长至100米。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氨氮分析仪的具体参数如下:测量范围:NH4N:0.1~1000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罐体(100)和控制柜体(200),所述监测罐体(100)与污水管路(300)连通,控制柜体(200)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210);监测罐体(100)内设置有与人机交互界面(210)电气连接的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污水管路(300)内设有与人机交互界面(210)电气连接的流量计(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罐体(100)和控制柜体(200),所述监测罐体(100)与污水管路(300)连通,控制柜体(200)上设有人机交互界面(210);监测罐体(100)内设置有与人机交互界面(210)电气连接的COD/BOD分析仪、氨氮分析仪、浊度分析仪和pH/T分析仪;污水管路(300)内设有与人机交互界面(210)电气连接的流量计(4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罐体(100)为结构层、内衬和内表层组成的多层罐体结构,内表层、内衬和结构层从内至外依次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层的材质为缠绕树脂,内衬的材质为乙烯基酯树脂,内表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路(300)悬空设置,污水管路(300)上固定有多个对污水管路(300)进行支撑的筋板(3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唐祥海叶钟灵何高平唐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宇绿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