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08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包括壳体,它还包括折流组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低部设置有下盖板;壳体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块;壳体与碳化硅换热块之间设置有折流组件;折流组件与碳化硅换热块之间以及折流组件与壳体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与横向折流环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因为四氟横向折流环紧贴碳化硅换热块,可以有效减少碰撞冲击力,所以在壳体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为壳体的碰撞或摩擦直接损坏到碳化硅换热组件,使得装配方便,并且降低了装配产生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是一种耐腐蚀性能强、耐高温的新型换热器。目前,公知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折流焊接在壳体上,但是因为装配工艺的原因,折流与换热块之间必须留有较大的间隙,间隙大会导致壳程介质可能出现偏流现象,特别是当换热块数量较少时,壳程介质很可能从一侧直接产生偏流,导致换热效果不佳,耗能较多,设备也容易损坏。另外在壳体与换热块装配的过程中,钢制折流很容易与碳化硅换热组件发生碰撞或摩擦,极易损坏碳化硅换热组件,造成较大损失。所以急需要一种既解决了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并且装配方便,装配低风险的新型折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它还包括折流组件,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低部设置有下盖板;壳体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块;壳体与碳化硅换热块之间设置有折流组件;折流组件与碳化硅换热块之间以及折流组件与壳体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与横向折流环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折流组件包括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环、底部设置有下支撑环;上支撑环与下支撑环之间匹配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折流柱;上支撑环、下支撑环上对应开设有凹槽,竖向折流柱的顶端、底端分别卡入凹槽里且其表面与壳体贴合相接;支撑立柱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竖向折流柱互相垂直的横向折流环;横向折流环均为中心厚、两侧薄的半圆形;横向折流环的中部与支撑立柱固定相接、两侧弧形边分别与壳体、碳化硅换热块贴合相接,极大地避免了偏流现象的产生。进一步地,上盖板、下盖板上分别设有通孔,碳化硅换热块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上封头、下封头;上封头、下封头分别穿过上盖板、下盖板上的通孔且分别通过上盖板、下盖板压紧。进一步地,壳体靠近上盖板的侧面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冷却水出口/蒸汽入口,壳体靠近下盖板的侧面上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冷却水入口/冷凝液出口。进一步地,支撑立柱为四根,四根支撑立柱等间距设置于上支撑环与下支撑环之间;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撑立柱紧固相接。进一步地,横向折流环为四氟横向折流环;横向折流环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圆孔,支撑立柱由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横向折流环通过凹槽与支撑立柱固定相接,横向折流环的两侧边缘与竖向折流柱接相接。进一步地,上支撑环、下支撑环、支撑立柱的材质为碳钢或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折流组件与碳化硅换热块之间以及折流组件与壳体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与横向折流环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从而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因为四氟横向折流环紧贴碳化硅换热块,可以有效减少碰撞冲击力,所以在壳体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为壳体的碰撞或摩擦直接损坏到碳化硅换热组件,使得装配方便,并且降低了装配产生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横向折流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竖向折流柱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支撑环与支撑立柱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图6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上盖板;3、下盖板;4、上封头;5、下封头;6、碳化硅换热块;7、折流组件;71、上支撑环;72、下支撑环;73、支撑立柱;74、横向折流环;75、竖向折流柱;8、压兰;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碳化硅圆块孔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它还包括折流组件7,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低部设置有下盖板3;壳体1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块6;碳化硅换热块6为圆柱形。壳体1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设置有折流组件7;折流组件7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以及折流组件7与壳体1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75与横向折流环74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如图2、图3所示,折流组件7包括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支撑立柱73;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统称为支撑环;如图6所示,支撑立柱73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环71、底部设置有下支撑环72;上支撑环71与下支撑环72之间匹配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折流柱75;如图5所示,竖向折流柱75的顶端、底端分别插置于支撑环内,竖向折流柱75为竖直状态,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上对应开设有凹槽,竖向折流柱75的顶端、底端分别卡入凹槽里且其表面与壳体1贴合相接;支撑立柱7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竖向折流柱75互相垂直的横向折流环74;如图4所示,横向折流环74均为中心厚、两侧薄的半圆形;横向折流环74的中部与支撑立柱73固定相接、两侧弧形边分别与壳体1、碳化硅换热块6贴合相接,极大地避免了偏流现象的产生。因为四氟横向折流环紧贴碳化硅换热块6,可以减少碰撞冲击力,所以在壳体1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为壳体1的碰撞或摩擦直接损坏到碳化硅换热组件。如图7所示,支撑立柱73是由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凹槽的长形立柱。横向折流环74为四氟横向折流环;横向折流环74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圆孔,支撑立柱73由上向下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两个圆孔边缘用工具割裂,沿着割裂面将圆孔套置于凹槽外,横向折流环74通过凹槽与支撑立柱73固定相接,横向折流环74的两侧边缘与竖向折流柱75插接相接。竖向折流柱75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二号凹槽,横向折流环74的两侧外边缘插入竖向折流柱75的二号凹槽内。横向折流环74通过二号凹槽与竖向折流柱75相连通。壳程介质沿竖向折流柱75即竖直方向流动,遇到横向折流环74后,改变流动方向进行横向流动,然后经由碳化硅换热块6的横向孔横向流动至下一个竖向折流柱75的入口处,继续沿竖直方向流动,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由于横向折流环74的边缘插入竖向折流柱75的二号凹槽内,因此,输入的介质通过横向折流环以及竖向折流柱75强制对流,进入碳化硅换热块6的横向孔内,经由横向孔流动至下一通道,总体呈现弓形流通。上盖板2、下盖板3上分别设有通孔,碳化硅换热块6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上封头4、下封头5;上封头4、下封头5分别穿过上盖板2、下盖板3上的通孔且分别通过上盖板2、下盖板3压紧。上封头4、下封头5的材料均为碳化硅。上盖板2的下端设置有筒体,筒体套接在壳体1外,筒体通过压兰8与壳体1相连接。筒体与壳体1之间匹配设置有密封圈9。壳体1靠近上盖板2的侧面上设有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冷却水出口/蒸汽入口,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折流组件(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低部设置有下盖板(3);壳体(1)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块(6);壳体(1)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设置有折流组件(7);所述折流组件(7)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以及折流组件(7)与壳体(1)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75)与横向折流环(74)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n所述折流组件(7)包括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支撑立柱(73);所述支撑立柱(73)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环(71)、底部设置有下支撑环(72);所述上支撑环(71)与下支撑环(72)之间匹配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折流柱(75);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上对应开设有凹槽,竖向折流柱(75)的顶端、底端分别卡入凹槽里且其表面与壳体(1)贴合相接;/n所述支撑立柱(7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竖向折流柱(75)互相垂直的横向折流环(74);所述横向折流环(74)均为中心厚、两侧薄的半圆形;横向折流环(74)的中部与支撑立柱(73)固定相接、两侧弧形边分别与壳体(1)、碳化硅换热块(6)贴合相接,极大地避免了偏流现象的产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偏流、低能耗的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折流组件(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低部设置有下盖板(3);壳体(1)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块(6);壳体(1)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设置有折流组件(7);所述折流组件(7)与碳化硅换热块(6)之间以及折流组件(7)与壳体(1)之间均没有间隙,壳程介质强制按照竖向折流柱(75)与横向折流环(74)的方向呈弓字状流通,壳程介质不会产生偏流现象,保证换热效果,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折流组件(7)包括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支撑立柱(73);所述支撑立柱(73)的顶部设置有上支撑环(71)、底部设置有下支撑环(72);所述上支撑环(71)与下支撑环(72)之间匹配设置有若干个竖向折流柱(75);上支撑环(71)、下支撑环(72)上对应开设有凹槽,竖向折流柱(75)的顶端、底端分别卡入凹槽里且其表面与壳体(1)贴合相接;
所述支撑立柱(7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竖向折流柱(75)互相垂直的横向折流环(74);所述横向折流环(74)均为中心厚、两侧薄的半圆形;横向折流环(74)的中部与支撑立柱(73)固定相接、两侧弧形边分别与壳体(1)、碳化硅换热块(6)贴合相接,极大地避免了偏流现象的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流、低能耗的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2)、下盖板(3)上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钱蔡远航管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圣石墨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