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导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03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导辊开口度大小的滚动导卫,包括箱体机架,箱体机架上由导辊臂支点轴铰接导辊臂,导辊臂的悬置端转动连接有导辊,导辊的辊芯与连接该导辊的导辊臂的导辊臂支点轴平行,各导辊的辊芯共面且轮缘紧邻的导辊的周面轮廓围合成卫护、导引工件通过的物料通路,顶杆的两端分别与导辊臂和活动座铰接连接,各活动座位移时各对应的顶杆、导辊臂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上述方案中,当调节各活动座位移时,活动座带动顶杆移动,顶杆顶推导辊臂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从而实现导辊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节,以最终轧制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滚动导卫
本技术涉及轧机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滚动导卫。
技术介绍
冶金行业中,线材和棒材加工过程中,由于线棒材具有弹性,所以需要在轧辊孔型前后设置导卫,导卫引导线棒材按既定的方向和状态准确、稳定地进入和导出轧辊孔型。名称为一种三辊轧机入口导卫结构(CN2096808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具有安装容腔的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三个可自由转动的导卫轮,该导卫轮装配后形成截面为三角形的空腔,该三角形的边长为弧形,以便于待轧制件穿过并进行限位。借助三个导卫轮并形成三角形的空腔,该空腔更贴切待轧制件的形状,并且利用三个导卫轮自由转动,有效辅助待轧制件的稳定导向,避免出现扭转的情况。但是上述结构中的导卫轮围合的三角形的空腔的大小是确定的、不可调节的,在加工中由于轧件高速通过导卫,往往易于使其导辊臂承受极大外力作用,长时间工作必然导致导辊臂受力变形,最终致使夹持导卫轮围合的孔径产生变化而影响最终轧制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导辊开口度大小的滚动导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动导卫,包括箱体机架,箱体机架上由导辊臂支点轴铰接导辊臂,导辊臂的悬置端转动连接有导辊,导辊的辊芯与连接该导辊的导辊臂的导辊臂支点轴平行,各导辊的辊芯共面且轮缘紧邻的导辊的周面轮廓围合成卫护、导引工件通过的物料通路,顶杆的两端分别与导辊臂和活动座铰接连接,各活动座位移时各对应的顶杆、导辊臂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上述方案中,当调节各活动座位移时,活动座带动顶杆移动,顶杆顶推导辊臂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从而实现导辊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节,以最终轧制成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导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论述。一种滚动导卫,包括箱体机架10,箱体机架10上由导辊臂支点轴20铰接导辊臂30,导辊臂30的悬置端转动连接有导辊40,导辊40的辊芯与连接该导辊40的导辊臂30的导辊臂支点轴20平行,各导辊40的辊芯共面且轮缘紧邻的导辊40的周面轮廓围合成卫护、导引工件通过的物料通路,顶杆511的两端分别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铰接连接,各活动座51位移时各对应的顶杆511、导辊臂3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当调节各活动座51位移时,活动座51带动顶杆511移动,顶杆511顶推导辊臂3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导辊臂30悬置端连接的导辊40便会在其所在平面内平移,从而实现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节,这一过程不仅适用于初装时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整,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导辊40的辊面出现磨损时,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小一点,以最终轧制成品质量。进一步的,所述的顶杆511的至少一端为球冠状,且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适配的导辊臂30或活动座51上的对应部位为球冠状凹部,所述的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或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置于导辊臂30或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内构成转动配合,且两者始终接触配合,保证两者同步动作,进而确保所有的导辊臂30悬置端连接的导辊4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运动,无论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如何变化,三角形的空腔的中心始终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对轧件导向的精度及其轧制成品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顶杆511的两端均为球冠状,且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适配的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对应部位为球冠状凹部,所述的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这样顶杆511和导辊臂30、活动座51均构成转动配合,可调节的范围大。为了保证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箱体机架10与导辊臂30之间设置有弹簧31,弹簧31提供的弹力拉紧导辊臂30,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所述的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区域小于或等于半球区域,防止在转动的过程中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从球冠状凹面区域内脱出。具体的,导辊臂30为折杆状,导辊臂支点轴20位于导辊臂30的折弯处,远离导辊40所在处的导辊支臂32端部设置球冠状凹面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配合。以导辊臂30的折弯处为转动点,球冠状凹面和导辊40分置于导辊支臂32的两端,这样只要活动座51移动很短的距离,导辊40在其所在平面内便可移动大段距离,进而减小整个导卫的体积。至于如何调节活动座51动作,这里在箱体机架10上设置有螺母座52,螺纹主轴53的外螺纹与螺母座52的内螺纹构成螺纹配合,螺纹主轴53的中空内腔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小径段内设置有推杆531,大径段内设置有活动座51,推杆531的端部与活动座51固定连接。螺母座52是固定不动的,通过旋动螺纹主轴53使得螺纹主轴53在轴向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推杆531在轴向移动,推杆531推动或拉动顶杆511动作,顶杆511顶推导辊臂3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导辊臂30悬置端连接的导辊40便会在其所在平面内平移,从而实现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的调节。由于顶杆511的端部与球冠状凹面之间存在间隙,如果杂质进入该间隙内,顶杆511的端部与球冠状凹面的转动动作就会不顺畅甚至是无法转动,为了防止杂物进入顶杆511与球冠状凹面之间的间隙内,顶杆511的外部罩设有防尘罩512,防尘罩512为软质材料,一端嵌于导辊臂30内、另一端嵌于箱体机架10内。为了达到各螺纹主轴53是同步转动且转动速度相同的目的,螺纹主轴53远离导辊臂30的一端固定有小齿轮54,各小齿轮54均与箱体机架10上设置的大齿轮55啮合传动,大齿轮55和小齿轮54的轮芯与物料通路的方向一致,箱体机架10内设置有驱动轴56,驱动轴56的轴芯与螺纹主轴53的轴芯平行布置,驱动轴56上同轴固定有驱动齿轮57和第一伞齿轮58,驱动齿轮57与大齿轮55啮合传动。这样动力驱动驱动齿轮57转动,驱动齿轮57带动大齿轮55同步转动,由于各个小齿轮54均与大齿轮55啮合传动,所以各个小齿轮54的转动起始时间点、停止时间点以及转动速度都是同步的。进一步的,箱体机架10上还设置有扭矩调节器60,扭矩调节器60包括壳体61,壳体61内设置有转轴62,转轴62的轴芯垂直于驱动轴56的轴芯布置,转轴6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伞齿轮63,第二伞齿轮63与第一伞齿轮58啮合传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62动作带动第二伞齿轮63转动。扭矩调节器60调整活动座51作直线运动,三个导辊臂30同步开合从而调节导辊40围合成的三角形的空腔大小。对于三辊导卫来说,导辊臂30、导辊40以及螺纹主轴53共设置有3组,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动导卫,包括箱体机架(10),箱体机架(10)上由导辊臂支点轴(20)铰接导辊臂(30),导辊臂(30)的悬置端转动连接有导辊(40),导辊(40)的辊芯与连接该导辊(40)的导辊臂(30)的导辊臂支点轴(20)平行,各导辊(40)的辊芯共面且轮缘紧邻的导辊(40)的周面轮廓围合成卫护、导引工件通过的物料通路,其特征在于:顶杆(511)的两端分别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铰接连接,各活动座(51)位移时各对应的顶杆(511)、导辊臂(3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导卫,包括箱体机架(10),箱体机架(10)上由导辊臂支点轴(20)铰接导辊臂(30),导辊臂(30)的悬置端转动连接有导辊(40),导辊(40)的辊芯与连接该导辊(40)的导辊臂(30)的导辊臂支点轴(20)平行,各导辊(40)的辊芯共面且轮缘紧邻的导辊(40)的周面轮廓围合成卫护、导引工件通过的物料通路,其特征在于:顶杆(511)的两端分别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铰接连接,各活动座(51)位移时各对应的顶杆(511)、导辊臂(30)同步、等角度向外或向内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511)的至少一端为球冠状,且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适配的导辊臂(30)或活动座(51)上的对应部位为球冠状凹部,所述的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或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导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511)的两端均为球冠状,且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适配的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对应部位为球冠状凹部,所述的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滚动导卫,其特征在于:箱体机架(10)与导辊臂(30)之间设置有弹簧(31),弹簧(31)提供的弹力拉紧导辊臂(30),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与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始终接触配合,所述的导辊臂(30)和活动座(51)上的球冠状凹面区域小于或等于半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滚动导卫,其特征在于:导辊臂(30)为折杆状,导辊臂支点轴(20)位于导辊臂(30)的折弯处,远离导辊(40)所在处的导辊支臂(32)端部设置球冠状凹面与顶杆(511)的球冠状的杆端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霆桂芳王俊申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百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