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802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包括框架、两个前轮组件和两个后轮组件;所述框架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围合而成;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轴、调心球轴承和前行走轮,所述前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前轮轴的外端与调心球轴承的内圈相适配,调心球轴承的外圈与前行走轮相配合;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轴、圆柱滚子轴承和后行走轮,所述后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后轮轴的外端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相适配,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后行走轮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前轮组件配置调心球轴承,当前轮轴受力弯曲或倾斜时,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保证整个行走装置运行平稳顺畅,各构件之间磨损较小,行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轧钢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五辊矫直机是冶金行业进行金属加工过程中轧钢机械的重要设备,主要包括轧辊8、磁力辊2、移行框架、支座5、油缸6、固定座7、磁力辊的行走装置3等,如图1所示,其中磁力辊的行走装置是五辊矫直机的主要部件。磁力辊固定在该行走装置上,通过液压缸驱动其在移行框架轨道上依靠四个行走轮进行前后运动,移动到钢卷的合适位置,利用磁力辊产生的磁吸力将钢卷1的带头抬起到适当的准备位置,再将带头送到五辊轧辊之间进行轧制。现有行走轮是由一根固定轴、外轮和内部铜衬套及外端压盖组成,行走装置由油缸驱动其进行前后移动。油缸作用在行走装置的前端传动侧的两个行走轮上的一侧,不在这两个行走轮的中心位置,使传动侧的前面两个行走轮在往复运行中会受到一个不对称力矩的影响,这个偏心力造成原来的内置铜衬套易磨损;由于受力不均匀,受径向力的同时还收到轴向力,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内部铜衬套、轴发生磨损,外轮与内套脱离,移动不顺,易发生卡阻,出现滑落的安全隐患事故;行走轮使用寿命短,影响正常的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平稳、使用寿命长的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包括框架、两个前轮组件和两个后轮组件;所述框架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围合而成,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轴、调心球轴承和前行走轮,所述前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前轮轴的外端与调心球轴承的内圈相适配,调心球轴承的外圈与前行走轮相配合;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轴、圆柱滚子轴承和后行走轮,所述后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后轮轴的外端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相适配,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后行走轮相适配。按上述方案,所述前轮组件还包括设于调心球轴承外端面上的前垫片、前端面螺母和前丝堵,前丝堵穿过前端面螺母和前垫片,与前轮轴连接固定。按上述方案,所述前轮组件还包括前隔环和前透盖,所述前隔环设于调心球轴承的内侧,所述前透盖通过前螺栓与前行走轮相连。按上述方案,所述后轮组件还包括设于圆柱滚子轴承外端面上的后垫片、后端面螺母和后丝堵,后丝堵穿过后端面螺母和后垫片,与后轮轴连接固定。按上述方案,所述后轮组件还包括后隔环和后透盖,所述后隔环设于调心球轴承的内侧,所述后透盖通过后螺栓与后行走轮相连。按上述方案,前轮轴和后轮轴的内端均分别开设有槽口,槽口与一固定卡板相适配,固定卡板插入槽口内;所述固定卡板通过连接螺栓和螺母与纵梁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行走装置的两个前轮组件配置调心球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当前轮轴受力弯曲或倾斜时,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调心球轴承能够正常工作,进而确保整个行走装置运行平稳、顺畅,各构件之间磨损较小,行走装置的使用寿命长;所述行走装置的两个后轮不易受到这种轴向载荷不均匀的受力,配置圆柱滚子轴承,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保证整个行走装置运行平稳;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平稳,无卡阻,使用寿命长,提高了五辊矫直机的工作效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五辊矫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前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后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5中:1、横梁;2、纵梁;3、前轮组件;3.1、前端面螺母;3.2、前丝堵;3.3、前行走轮;3.4、前垫片;3.5、调心球轴承;3.6、前螺栓;3.7、前透盖;3.8、前隔环;3.9、前轮轴;4、固定卡板;5、后轮组件;5.1、后端面螺母;5.2、后丝堵;5.3、后行走轮;5.4、后垫片;5.5、圆柱滚子轴承;5.6、后螺栓;5.7、后透盖;5.8、后隔环;5.9、后轮轴;6、螺母;7、连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如图2~3所示的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包括框架、两个前轮组件3和两个后轮组件5;所述框架由两根横梁1和两根纵梁2围合而成,形成整体结构,由油缸驱动在框架的轨道上前后移动,实现磁力辊将钢卷的带头送进五辊矫直机的轧辊之间进行矫直的作用;所述前轮组件3包括前轮轴3.9、调心球轴承3.5和前行走轮3.3,所述前轮轴3.9的内端与纵梁2连接固定,前轮轴3.9的外端与调心球轴承3.5的内圈相适配,调心球轴承3.5的外圈与前行走轮3.3相配合;所述后轮组件5包括后轮轴5.9、圆柱滚子轴承5.5和后行走轮5.3,所述后轮轴5.9的内端与纵梁2连接固定,后轮轴5.9的外端与圆柱滚子轴承5.5的内圈相适配,圆柱滚子轴承5.5的外圈与后行走轮5.3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前轮轴3.9和后轮轴5.9的内端均分别开设有槽口,槽口与一固定卡板4相适配,固定卡板4插入槽口内;所述固定卡板4通过连接螺栓7和螺母6与纵梁2相连。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前轮组件3还包括设于调心球轴承3.5外端面上的前垫片3.4、前端面螺母3.1和前丝堵3.2,前丝堵3.2穿过前端面螺母3.1和前垫片3.4,与前轮轴3.9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前轮组件3还包括前隔环3.8和前透盖3.7,所述前隔环3.8设于调心球轴承3.5的内侧,所述前透盖3.7通过前螺栓3.6与前行走轮3.3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轴3.9为变径轴,所述调心球轴承3.5和前隔环3.8均装配于前轮轴3.9的小口径段,所述前隔环3.8分隔调心球轴承3.5和前轮轴3.9的大口径段。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后轮组件5还包括设于圆柱滚子轴承5.5外端面上的后垫片5.4、后端面螺母5.1和后丝堵5.2,后丝堵5.2穿过后端面螺母5.1和后垫片5.4,与后轮轴5.9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后轮组件5还包括后隔环5.8和后透盖5.7,所述后隔环5.8设于圆柱滚子轴承5.5的内侧,所述后透盖5.7通过后螺栓5.6与后行走轮5.3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轮轴5.9为变径轴,所述圆柱滚子轴承5.5和后隔环5.8均装配于后轮轴5.9的小口径段,所述后隔环5.8分隔圆柱滚子轴承5.5和后轮轴5.9的大口径段。本技术中,所述行走装置通过油缸驱动在框架的轨道上前后移动至钢卷附近的合适位置,利用磁力辊产生的磁吸力将钢卷带头抬起到适当的准备位置,将钢卷带头送到五辊轧辊之间进行矫直轧制。所述行走装置的前轮组件3配置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同时也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的调心球轴承3.5,该调心球轴承3.5具有调心性能,当轮轴受力弯曲或倾斜时,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调心球轴承3.5能够正常工作,进而确保整个行走装置运行平稳、顺畅。后行走轮5.3相对来说不易受到这种轴向载荷不均匀的受力,主要受到径向载荷,为了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两个前轮组件和两个后轮组件;所述框架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围合而成,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轴、调心球轴承和前行走轮,所述前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前轮轴的外端与调心球轴承的内圈相适配,调心球轴承的外圈与前行走轮相配合;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轴、圆柱滚子轴承和后行走轮,所述后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后轮轴的外端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相适配,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后行走轮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两个前轮组件和两个后轮组件;所述框架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围合而成,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轴、调心球轴承和前行走轮,所述前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前轮轴的外端与调心球轴承的内圈相适配,调心球轴承的外圈与前行走轮相配合;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轴、圆柱滚子轴承和后行走轮,所述后轮轴的内端与纵梁连接固定,后轮轴的外端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相适配,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后行走轮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件还包括设于调心球轴承外端面上的前垫片、前端面螺母和前丝堵,前丝堵穿过前端面螺母和前垫片,与前轮轴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五辊矫直机磁力辊的行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敏李宏伟麦舟文杨小汉李恒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