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志鹏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00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灯罩,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LED灯,所述后壳体的后端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筒的内侧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气腔、进气腔,所述安装筒的封闭端开设有上下设置的出气口、进气口,所述出气口、进气口分别与出气腔、进气腔连通,所述出气口内安装有排气扇,所述进气口内安装有进气扇,所述后壳体内侧设有液冷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大灯内部热量快速导出,通过液冷、风冷散热方式结合散热效果更好,同时可对空气进行吸湿干燥,防止潮湿空气进入大灯内部,影响大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大灯越来越多的使用LED汽车灯,是指车内外光源均采用LED技术,用来外部与内部照明。LED的结构坚固,不容易受振动影响,使用过程中光输出亮度也不会明显下降。但是随着LED灯在汽车前大灯组越发多的使用后,随之而来的散热问题成了制约大功率LED发展的瓶颈。LED灯在功率转化方面,只有约15%~20%的能量转化为光能,而其余多达80%的能量都转换成了热能,因此散热问题成为一个长期存在并且制约发展的问题。散热问题直接影响汽车大灯的使用,容易造成使用故障,同时现有的汽车大灯为了散热一般在后方留有通风孔,因此,容易使得流通的潮湿空气进入大灯内部,容易在大灯内部产生水雾,影响照明且影响大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包括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灯罩,所述后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灯座,所述灯座上设有LED灯,所述后壳体的后端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内侧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安装筒的内侧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气腔、进气腔,所述安装筒的封闭端开设有上下设置的出气口、进气口,所述出气口、进气口分别与出气腔、进气腔连通,所述出气口内安装有排气扇,所述进气口内安装有进气扇,所述后壳体内侧设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安装筒内侧设有循环吸湿干燥装置。优选地,所述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在灯座背面的螺旋中空吸热片,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内填充有传热油,所述隔板的内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微型泵,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的一端连接有循环出管,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进管,所述循环出管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的一端延伸至出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远离循环出管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的输出端,所述循环进管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远离循环进管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蛇形管分别正对出气口、进气口。优选地,所述循环吸湿干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筒的封板,所述封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套接有转筒,所述转筒有外筒、内筒构成,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为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内沿周向排列有倾斜设置的扇叶片,所述扇叶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筒、外筒上,所述内筒的封闭端均布通孔,所述内筒内侧装有吸湿剂,所述转筒与封板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封板上侧开设有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圆孔,所述封板下侧开设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圆孔。优选地,所述出气圆孔的直径大于进气圆孔。优选地,所述转筒由轻型塑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扇叶片与外筒、内筒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灯罩与后壳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吸湿剂可采用活性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液冷散热装置,通过螺旋中空吸热片将灯座上聚集的热量可直接吸收,进而加热内部传热油,通过启动进气扇、排气扇、微型泵,驱动后壳体内部气体流动,快速将热量导出散热,且同时可驱动螺旋中空吸热片内的传热油进行循环流动,通过排气扇对蛇形管内的热传热油进行散热,再将降温后的传热油循环流动回螺旋中空吸热片内,实现热量快速导出,液冷、风冷结合快速散热。通过设置循环吸湿干燥装置,通过在转筒内筒侧填充吸湿剂,即可对进气口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吸湿,进而保证进入后壳体内空气的干燥,且排气扇排出的气流吹在倾斜设置的扇叶片上,即可驱动转筒转动,进而循环利用转筒内各部分的吸湿剂进行吸湿,且出气口一侧,排出的热空气可对吸湿剂物理加热干燥,实现吸湿剂的循环使用,延长吸湿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的转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的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的螺旋中空吸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的蛇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壳体、2接线端、3灯罩、4灯座、5LED灯、6密封圈、7螺旋中空吸热片、8循环出管、9出气口、10排气扇、11蛇形管、12微型泵、13进气口、14进气扇、15安装筒、16出气圆孔、17封板、18转轴、19转筒、20吸湿剂、21通气槽、22扇叶片、23进气圆孔、24循环进管、25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包括后壳体1,后壳体1的前端安装有灯罩3,灯罩3与后壳体1连接处设有密封圈6,在连接处进行密封,有效阻隔外界潮湿空气进入,后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灯座4,灯座4上设有LED灯5,后壳体1的后端设有安装筒15,安装筒15的内侧设有隔板25,隔板25将安装筒15的内侧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气腔、进气腔,安装筒15的封闭端开设有上下设置的出气口9、进气口13,出气口9、进气口13分别与出气腔、进气腔连通,出气口9内安装有排气扇10,进气口13内安装有进气扇14,后壳体1内侧设有液冷散热装置,安装筒15内侧设有循环吸湿干燥装置。本专利技术中,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在灯座4背面的螺旋中空吸热片7,螺旋中空吸热片7内填充有传热油,隔板25的内侧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微型泵12,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连接有循环出管8,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进管24,循环出管8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延伸至出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11,蛇形管11远离循环出管8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12的输出端,循环进管24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11,蛇形管11远离循环进管24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12的输出端上,两个蛇形管11分别正对出气口9、进气口13。具体的,循环吸湿干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筒15的封板17,封板17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上转动套接有转筒19,转筒19有外筒、内筒构成,内筒与外筒之间为通气槽21,通气槽21内沿周向排列有倾斜设置的扇叶片22,扇叶片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筒、外筒上,扇叶片22与外筒、内筒一体成型,转筒19由轻型塑料制成,内筒的封闭端均布通孔,内筒内侧装有吸湿剂20,吸湿剂20可采用活性炭,活性炭通过物理吸附的作用吸附水汽,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包括后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的前端安装有灯罩(3),所述后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灯座(4),所述灯座(4)上设有LED灯(5),所述后壳体(1)的后端设有安装筒(15),所述安装筒(15)的内侧设有隔板(25),所述隔板(25)将安装筒(15)的内侧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气腔、进气腔,所述安装筒(15)的封闭端开设有上下设置的出气口(9)、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9)、进气口(13)分别与出气腔、进气腔连通,所述出气口(9)内安装有排气扇(10),所述进气口(13)内安装有进气扇(14),所述后壳体(1)内侧设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安装筒(15)内侧设有循环吸湿干燥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包括后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1)的前端安装有灯罩(3),所述后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灯座(4),所述灯座(4)上设有LED灯(5),所述后壳体(1)的后端设有安装筒(15),所述安装筒(15)的内侧设有隔板(25),所述隔板(25)将安装筒(15)的内侧分隔成上下设置的出气腔、进气腔,所述安装筒(15)的封闭端开设有上下设置的出气口(9)、进气口(13),所述出气口(9)、进气口(13)分别与出气腔、进气腔连通,所述出气口(9)内安装有排气扇(10),所述进气口(13)内安装有进气扇(14),所述后壳体(1)内侧设有液冷散热装置,所述安装筒(15)内侧设有循环吸湿干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LED大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在灯座(4)背面的螺旋中空吸热片(7),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7)内填充有传热油,所述隔板(25)的内侧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微型泵(12),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连接有循环出管(8),所述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另一端连接有循环进管(24),所述循环出管(8)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延伸至出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11),所述蛇形管(11)远离循环出管(8)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12)的输出端,所述循环进管(24)远离螺旋中空吸热片(7)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并连接有蛇形管(11),所述蛇形管(11)远离循环进管(24)的一端连接在微型泵(12)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蛇形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万志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