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及共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9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的是现有船用发动机运行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对应的外特性曲线和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船用发动机共轨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来启用对应的外特性曲线和控制共轨压力来控制共轨系统运行,可以达到省油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及共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控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及共轨系统。
技术介绍
船用柴油发动机已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舰艇和常规潜艇的主要动力。船用柴油机按其在船舶中的作用可分为主机和辅机。主机用作船舶的推进动力,辅机用来带动发电机等设备。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在车用发动机中应用广泛,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也逐渐应用于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而现有的船用发动机控制方式单一,在不同的工况下运行无法达到省油和节能减排的目的。船用柴油发动机及发电单机因特殊工况需求,设计有超功率运行的功能,但目前未开发有超功率运行的时间保护,有可能在超功率工况下长时间运行,使其受到不可预测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可以达到省油和节能减排的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可以达到省油和节能减排的船用发动机共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所述共轨压力MAP中保存有分别与所述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共轨压力;实时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当所述工作模式为标准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标准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经济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经济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省油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省油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空载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为通过台架试验标定得到。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超功率运行时间、超功率间隔时间;当所述船用发动机进入超功率运行时,开始记录实际运行时间;若所述实际运行时间大于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则退出超功率运行;当所述船用发动机退出超功率运行时,开始记录实际退出时间;若所述实际退出时间小于所述超功率间隔时间,则不满足超功率运行条件,所述船用发动机不能进入超功率运行;否则,满足超功率运行条件,所述船用发动机可以进入超功率运行。进一步地,所述超功率间隔时间为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的1/3倍。进一步地,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为1小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用发动机共轨系统,包括油箱、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还包括ECU、燃油分配器、模式切换开关,所述ECU的底部设有冷却腔,所述油箱通过输油管道依次连接所述冷却腔、高压油泵、共轨管、燃油分配器、喷油器,所述共轨管上设有电子卸荷阀、压力传感器,所述ECU电性连接所述喷油器、电子卸荷阀、压力传感器、模式切换开关;所述ECU保存有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所述ECU获取船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以及通过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并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共轨系统运行。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腔的顶壁设有导热板。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卸荷阀的输出口通过回油管连接所述油箱。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与冷却腔之间的输油管道上设有粗滤清器,所述燃油分配器与喷油器之间的输油管道上设有精滤清器。进一步地,所述模式切换开关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触片,所述第一电阻依次串接所述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后连接于电源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的导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触片一端、ECU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之间的导线设有与所述触片对应的第三触点,所述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之间的导线设有与所述触片对应的第二触点,所述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之间的导线设有与所述触片对应的第一触点。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共轨压力MAP中保存有分别与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共轨压力,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来启用对应的外特性曲线和控制共轨压力来控制共轨系统运行,可以达到省油和节能减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冷却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方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外特性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超功率运行的工作循环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超功率运行的情况一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超功率运行的情况二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超功率运行的情况三示意图。其中:1-油箱、2-高压油泵、3-共轨管、4-喷油器、5-ECU、6-模式切换开关、7-冷却腔、8-输油管道、9-电子卸荷阀、10-导热板、11-粗滤清器、12-精滤清器、13-触片、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1-8,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共轨压力MAP中保存有分别与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共轨压力;标准外特性曲线为通用的外特性曲线,可以应用于各个工况,但应用于各个工况时性能不是最佳的,经济外特性曲线是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是以省油为目标的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是主要应用于空载或低载荷工况的外特性曲线,可能达到经济和省油的目的。实时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船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当工作模式为标准模式时,根据实际转速、标准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共轨系统的压力为共轨压力MAP中与标准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压力;当工作模式为经济模式时,根据实际转速、经济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共轨系统的压力为共轨压力MAP中与经济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压力;当工作模式为省油模式时,根据实际转速、省油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共轨系统的压力为共轨压力MAP中与省油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压力;当工作模式为空载模式时,根据实际转速、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共轨系统的压力为共轨压力MAP中与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所述共轨压力MAP中保存有分别与所述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共轨压力;/n实时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n当所述工作模式为标准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标准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n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经济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经济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n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省油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省油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n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空载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船用发动机不同的工况建立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以及共轨压力MAP,所述共轨压力MAP中保存有分别与所述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对应的共轨压力;
实时获取用户选择的工作模式、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实际转速;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标准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标准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经济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经济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省油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省油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
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空载模式时,根据所述实际转速、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控制所述船用发动机的共轨系统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外特性曲线、经济外特性曲线、省油外特性曲线、空载外特性曲线、共轨压力MAP为通过台架试验标定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超功率运行时间、超功率间隔时间;
当所述船用发动机进入超功率运行时,开始记录实际运行时间;若所述实际运行时间大于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则退出超功率运行;
当所述船用发动机退出超功率运行时,开始记录实际退出时间;若所述实际退出时间小于所述超功率间隔时间,则不满足超功率运行条件,所述船用发动机不能进入超功率运行;否则,满足超功率运行条件,所述船用发动机可以进入超功率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功率间隔时间为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的1/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用发动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功率运行时间为1小时。


6.一种船用发动机共轨系统,包括油箱(1)、高压油泵(2)、共轨管(3)、喷油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第云罗蔼杰毛平安张万枝温芹邵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