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及锚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7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锚盘包括底座和围绕底座中心间隔分布的若干活动部;底座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活动部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使活动部能够相对底座中心展开或收拢,其中收拢方向为相对所述第一端面收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锚盘的锚固组件。本申请的锚盘结构有助于增强承载力,提高抗浮效果,简化注浆流程,节约锚固抗浮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及锚固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锚固抗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及锚固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桥隧工程、城市地下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水库高坝、边坡工程、矿山建设等建筑领域,对锚固的要求日益增加。地下工程的开发和使用需要考虑地下水浮力的影响,因此对建筑物锚固的要求不仅需要一定的抗压力,还需要相应的抗拔力。现有的等直径压力型锚杆,在等直径锚杆的底部设置固定形状的承压板,将锚杆承受的拉力转化为承压板承受的压力。这种等直径压力型锚杆配合等孔径的锚孔进行施工,此类锚杆在小孔径和大承载力间无法兼得,在采用较小孔径锚孔时会限制承载板的承载面积,导致承载力低;另外还存在需要施加预应力等问题。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囊式扩体锚杆,锚杆的承载体为可膨胀的囊袋,上部孔径小,下部孔径大,锚杆入孔注浆后囊袋在孔底膨胀充满底部扩大孔,后在囊袋外进行二次注浆,增加锚杆的抗拔力。但此种锚杆存在的问题在于,扩大头为柔性囊袋,承载力较弱;注浆需分为囊内囊外二次注浆,工艺繁琐,而且扩大头成型之后囊内囊外被囊袋分割成两个凝固的浆块,无法整体受力,抗浮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简化锚固装置结构的基础上,增强锚杆的承载力,提高抗浮性能。技术方案: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锚盘包括底座和围绕底座中心间隔分布的若干活动部;底座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活动部分别与底座转动连接,使活动部能够相对底座中心展开或收拢,其中收拢方向为相对所述第一端面收拢。活动部转动可调整锚盘处于展开状态或收拢状态。进一步地,底座包括限位底座和连接底座,限位底座与连接底座层叠固定连接,连接底座包括至少一层连接盘,连接盘之间层叠固定连接。限位底座可限制活动部的转动角度,使其从展开状态向第一端面收拢,防止在展开状态向第二端面一侧旋转。进一步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限位底座依次层叠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为圆柱体,第一连接盘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盘的外径;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内沿圆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道的包围通孔的环形腔。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盘内设有同轴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第一环形空腔和第二环形空腔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环形筋,第一环形腔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腔;第一连接盘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有沿径向方向的若干第一槽口,相邻第一槽口之间开设沿径向方向的第二槽口;第一槽口从第一连接盘边缘开设至环形筋与通孔外壁之间,在环形筋上形成等间隔的第一卡口;第二槽口从第一连接盘边缘开设至第二环形腔外腔面与环形筋之间,在第二环形腔外腔面上形成等间隔的第二卡口。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盘结构相同。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盘内设有第三环形空腔,第二连接盘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有沿径向方向的若干第三槽口,第三槽口从第二连接盘边缘开设至第三环形腔外腔面与通孔外壁之间,在第三通孔腔外腔面上形成等间隔的第三卡口。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层叠固定连接时,第一连接盘上的槽口与第二连接盘上的槽口在周向方向上交错。在圆周方向交错设置的槽口,一方面可以使在下的第二连接盘对连接在第一连接盘上的活动部起到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可使第一连接盘连接的活动部与第二连接盘连接的活动部展开后在俯视方向上部分重叠,使整个锚盘在俯视方向的投影上活动部之间没有空隙。进一步地,活动部包括连接杆以及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片状自由部和卡接部,连接杆可容纳于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槽口中;卡接部包括设置在连接杆两侧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接部可与第一卡口、第二卡口、第三卡口配合,使活动部与第一连接盘或第二连接盘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活动部的连接杆连接有两扭簧,扭簧分别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远连接杆侧;扭簧第一末端固定于连接部的端面,第二末端固定于环形腔体的外腔面。进一步地,连接杆远离自由部的端面以及环形腔体的外腔面分别设有与扭簧末端适配的小孔,使扭簧末端通过插入小孔与连接端及环形腔体的外腔面连接。进一步地,活动部的连接杆、卡接部及自由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限位底座为圆柱体,其外径不小于所述连接座的外径,以对连接座上连接的活动部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底座为一体成型,以增加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承载力。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锚盘制作的锚固组件,锚固组件包括锚盘、约束环和锚杆;约束环套设于活动部外侧,将活动部固定于收拢状态;锚杆穿过通孔并与锚盘在第二端面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约束环包括柔性金属带和销轴,柔性金属带两末端分别设有圆环孔,销轴穿过两圆环孔使金属带末端连接成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锚盘和锚固组件,一方面在扩大孔内形成整体的扩大头,增强锚杆的承载力,提高抗浮效果;另一方面锚盘及锚固组件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另外利用本申请的锚盘和锚固组件进行下孔注浆时,仅需要一次注浆即可完成,无需二次注浆,操作步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锚盘展开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的锚盘展开状态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的锚盘展开状态仰视图;图4为本申请的锚盘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锚盘第一连接盘内部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申请的锚盘第二连接盘替代方案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的第一连接盘内部连接结构立体图;图8为本申请的第一连接盘内部连接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申请的锚盘活动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的锚固组件收拢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的锚固组件的约束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的锚固组件展开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如图1~3所示,锚盘包括底座1和围绕底座中心间隔分布的16个活动部2。如图4所示,底座1包括限位底座13和连接底座,连接底座包括两层连接盘,分别为第一连接盘11和第二连接盘12;第一连接盘11和第二连接盘12为圆柱体,且第一连接盘11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盘12的外径。第一连接盘11、第二连接盘12和限位底座13依次层叠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连接盘11、第二连接盘12和限位底座13三者一体成型。第一连接盘11的上表面为底座1的第一端面,限位底座13的下表面为底座1的第二端面。底座1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14;即通孔14贯穿第一连接盘11、第二连接盘12和限位底座13。通孔14开设于底座中部,通孔14可用于穿设锚杆,也可在钻孔过程中穿设钻杆。通孔14的数量可根据施工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通孔数量为一个,开设于底座1的中央位置。活动部2分别与底座1转动连接,使活动部2能够相对底座中心展开或收拢,其中收拢方向为相对第一端面收拢。优选地,在展开状态时,活动部转动至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盘包括底座和围绕所述底座中心间隔分布的若干活动部;/n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n所述活动部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使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底座中心展开或收拢,其中收拢方向为相对所述第一端面收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开式压力型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盘包括底座和围绕所述底座中心间隔分布的若干活动部;
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通孔;
所述活动部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使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底座中心展开或收拢,其中收拢方向为相对所述第一端面收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限位底座和连接底座,所述限位底座与所述连接底座层叠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包括至少一层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之间层叠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包括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所述限位底座依次层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盘与所述第二连接盘为圆柱体,第一连接盘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盘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内沿圆周向方向至少设有一道的包围通孔的环形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内设有同轴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空腔和所述第二环形空腔之间设有将二者隔开的环形筋,所述第一环形腔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环形腔;
所述第一连接盘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有沿径向方向的若干第一槽口,相邻第一槽口之间开设沿径向方向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从第一连接盘边缘开设至所述环形筋与通孔外壁之间,在所述环形筋上形成等间隔分布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槽口从第一连接盘边缘开设至所述第二环形腔外腔面与所述环形筋之间,在第二环形腔外腔面上形成等间隔分布的第二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盘与所述第一连接盘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盘内设有第三环形空腔,所述第二连接盘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有沿径向方向的若干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从第二连接盘边缘开设至所述第三环形腔外腔面与所述通孔外壁之间,在第三通孔腔外腔面上形成等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畏蒋后羿王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