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69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涉及结构钢加工技术领域。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为:按照元素比例取相应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惰性气体;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对钢锭进行加热后再热轧,最后再冷却并且进行回火处理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可以使得钢液在注模时减少成品中的气泡,从而提高结构钢的强度,进而提升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冲击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具体是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超高强度钢通常是指屈服强度高于1400MPa,且兼具一定韧性与塑性的高强度结构钢。该类钢材经淬火处理后,其硬度能达到50HR/C以上,是一种典型的以高强度、高硬度为特征的重要钢种。目前,超高强度钢已大量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等航天、军工类重要零部件之中,并且随着超高强度钢工艺性能的不断提高,优异的力学性能使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到机械制造、车辆以及其它民用领域上。在航空制造中常常需要用到高强度的结构钢,且对于结构钢的要求更加严格;由于高强度结构钢的性能优越,所以现有的高强度结构钢的加工过程也较为复杂,虽然人们已经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对于在加工过程中如何减少成品钢结构中的气泡这一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钢结构中的气泡的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火安神助眠茶,包括有柑皮、绞股蓝、当归、远志、木糖醇、蜂蜜、杭白菊、红景天、乳酸钙、金银花,其中的柑皮和绞股蓝两种组分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增强清火安神助眠茶的效果,使得见效时间大大加快。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该高强度航空结构钢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C:0.10~0.15%、Si:0.25~0.45%、Mn:1.4~1.8%、P:0.001~0.010%、S:0.0001~0.001%、Mo:0.12~0.22%、Cr:0.02~0.06%、Nb:0.03~0.07%、Al:0.01~0.02%、余量铁;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屈服强度≥1400Mp,抗拉强度≥1000Mp,延伸率≥18%,0℃冲击≥80J;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元素比例取相应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惰性气体;(1)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3)对钢锭进行加热,初始温度为650℃,时间为4h,升温速度为120℃/h,当温度达到1130℃时,保温8h,温度升至1500℃时保温18h后出钢;(4)热轧,首先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200~1300℃,再进行精轧,其入口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800~850℃;(5)冷却,冷却速度≥10℃/s,终冷温度≤80℃;(6)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180~24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高强度航空结构钢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C:0.11~0.14%、Si:0.30~0.40%、Mn:1.5~1.7%、P:0.003~0.008%、S:0.0002~0.0008%、Mo:0.15~0.20%、Cr:0.03~0.05%、Nb:0.04~0.06%、Al:0.012~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高强度航空结构钢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C:0.13%、Si:0.35%、Mn:1.6%、P:0.005%、S:0.0006%、Mo:0.18%、Cr:0.04%、Nb:0.05%、Al: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粗轧之后,将轧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置换,之后再进行精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冷却方式还可以为空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空冷的终冷温度为室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并且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氩气,使得氩气通过搅拌轴与搅拌杆上的气孔向进行冶炼的钢液进行鼓吹,从而使得钢液中的气泡被吹破,进而使得钢液中的气泡大大减少,可以使得钢液在注模时减少成品中的气泡,从而提高结构钢的强度,进而提升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冲击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并且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氩气,使得氩气通过搅拌轴与搅拌杆上的气孔向进行冶炼的钢液进行鼓吹,从而使得钢液中的气泡被吹破,进而使得钢液中的气泡大大减少,可以使得钢液在注模时减少成品中的气泡,从而提高结构钢的强度,进而提升结构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冲击能。实施例1按质量百分比计准备以下元素组分:C:0.10%、Si:0.25%、Mn:1.4%、P:0.001%、S:0.0001%、Mo:0.12%、Cr:0.02%、Nb:0.03%、Al:0.01%、余量铁;将准备好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氩气;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对钢锭进行加热,初始温度为650℃,时间为4h,升温速度为120℃/h,当温度达到1130℃时,保温8h,温度升至1500℃时保温18h后出钢;出钢后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220℃,粗轧之后,将轧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置换,之后再进行精轧,其入口温度问1020℃,终轧温度为800℃,随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为15℃/s,终冷温度为70℃;冷却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190℃。实施例2按质量百分比计准备以下元素组分:C:0.11%、Si:0.30%、Mn:1.5%、P:0.003%、S:0.0002%、Mo:0.15%、Cr:0.03%、Nb:0.04%、Al:0.012%、余量铁;将准备好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氩气;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对钢锭进行加热,初始温度为650℃,时间为4h,升温速度为120℃/h,当温度达到1130℃时,保温8h,温度升至1500℃时保温18h后出钢;出钢后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240℃,粗轧之后,将轧板的头部和尾部进行置换,之后再进行精轧,其入口温度问1040℃,终轧温度为810℃,随后进行冷却,冷却速度为15℃/s,终冷温度为70℃;冷却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200℃。实施例3按质量百分比计准备以下元素组分:C:0.13%、Si:0.35%、Mn:1.6%、P:0.005%、S:0.0006%、Mo:0.18%、Cr:0.04%、Nb:0.05%、Al:0.015%、余量铁;将准备好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氩气;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航空结构钢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C:0.10~0.15%、Si:0.25~0.45%、Mn:1.4~1.8%、P:0.001~0.010%、S:0.0001~0.001%、Mo:0.12~0.22%、Cr:0.02~0.06%、Nb:0.03~0.07%、Al:0.01~0.02%、余量铁;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屈服强度≥1400Mp,抗拉强度≥1000Mp,延伸率≥18%,0℃冲击≥80J;/n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按照元素比例取相应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惰性气体;/n(1)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n(3)对钢锭进行加热,初始温度为650℃,时间为4h,升温速度为120℃/h,当温度达到1130℃时,保温8h,温度升至1500℃时保温18h后出钢;/n(4)热轧,首先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200~1300℃,再进行精轧,其入口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800~850℃;/n(5)冷却,冷却速度≥10℃/s,终冷温度≤80℃;/n(6)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180~2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强度航空结构钢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元素组分:C:0.10~0.15%、Si:0.25~0.45%、Mn:1.4~1.8%、P:0.001~0.010%、S:0.0001~0.001%、Mo:0.12~0.22%、Cr:0.02~0.06%、Nb:0.03~0.07%、Al:0.01~0.02%、余量铁;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屈服强度≥1400Mp,抗拉强度≥1000Mp,延伸率≥18%,0℃冲击≥80J;
该超高强度航空结构钢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元素比例取相应的原料加入铸钢炉中进行冶炼,并在铸钢炉中设置搅拌机构,在搅拌机构中的搅拌轴与搅拌叶上开设气孔,并向搅拌机构中通入惰性气体;
(1)将冶炼好的钢液浇铸到若干相同的模具中,得到钢锭;
(3)对钢锭进行加热,初始温度为650℃,时间为4h,升温速度为120℃/h,当温度达到1130℃时,保温8h,温度升至1500℃时保温18h后出钢;
(4)热轧,首先进行粗轧,开轧温度为1200~1300℃,再进行精轧,其入口温度为1000~1100℃,终轧温度为800~850℃;
(5)冷却,冷却速度≥10℃/s,终冷温度≤80℃;
(6)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180~240℃。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康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