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61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应用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所述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和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包括准备工作、前处理冻存、灭活、核酸提纯、体系构建、扩增检测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合病毒自动化检测,完成从病毒采样至检测结果的一系统操作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核酸检测过程,从取样、分液、提纯、扩增到最后出检测结果,都要人工全程参与,过程复杂、耗时长。检测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要满足国家对特定区域实现快速大量检测需求,就要配备足够多的人员和相关辅助设备,大大增加了成本和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受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配合病毒自动化检测,完成从病毒采样至检测结果的一系统操作的自动化。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应用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所述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和控制单元,其特征是,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如下步骤:(1)对生物安全柜内的病毒前处理单元进行样品及耗材布置;在核酸提纯仪和PCR仪内进行耗材的布置;保证各设备安全并做好工作准备;(2)对病毒前处理单元内的样品瓶进行振荡;(3)对待处理的样品瓶和三个冻存管进行开盖操作;(4)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溶液向三个冻存管定量转移;(5)将三个冻存管合盖,两个返回,一个送至金属浴;(6)重复步骤(3)-(5),对预定的冻存管全部完成移液;(7)冻存管完成金属浴灭活后,开盖,将灭活样品分装至孔板;(8)孔板输出,送至核酸提纯仪提纯;(9)提纯完成后,送至PCR体系构建,PCR体系构建完成混合液配置;(10)PCR体系构建将混合液与灭活样品进行配置,生成PCR反应板;(11)PCR反应板经离心机离心;(12)将PCR反应板送至PCR仪进行扩增。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样品由样品瓶阵列布置于振荡装置上,步骤(2)中通过振荡装置实现对样品瓶的振荡。进一步,所述步骤(3)至(5)通过转盘单元完成,所述转盘单元同时处理三个冻存管开盖、移液和合盖动作。进一步,所述步骤(4)、(7)中的移液过程,完成一种样品时均更换移液头。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的金属浴灭活温度为56℃、30分钟。进一步,所述步骤(9)中,PCR体系构建中的混合液在步骤(8)操作之时同步完成。进一步,所述步骤(11)中,PCR反应板两块完成一组离心操作。进一步,所述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之间的容器传送通过机器人操作完成。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上位机和下位机,所述病毒前处理单元和体系构建单元通过下位机控制,所述上位机控制生物安全柜、核酸提纯仪、PCR仪以及下位机。进一步,所述生物安全柜、核酸提纯仪、PCR仪的控制通过机器人操作其工作按钮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从样品采集至检测结果,全流程自化动实现;(2)每个样品形成一条检测链,数据可追踪;(3)处理流程配置合理,检测结果精确可靠。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应用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所述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和控制单元,各单元及设备分别完成各阶段的特定功能。生物安全柜用于病毒前处理的安全保障功能,病毒前处理单元完成样品分液冻存和灭活,核酸提纯仪进行核酸提纯,体系统构建单元将提纯后的样品进行混合液处理,再经PCR仪进行扩增,完成检测。配备机器人的智能化操作,将各单元及设备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控制单元完成整个流程的实施。具体步骤如下:(1)对生物安全柜内的病毒前处理单元进行样品及耗材布置,样品预采集后由样品瓶阵列布置在振动装置上。在核酸提纯仪和PCR仪内进行耗材的布置,生物安全柜采用赛默飞世尔品牌的1379型号,核酸提纯仪为罗氏品牌的MagNAPure96型号,PCR仪为罗氏品牌的LightCycler480Ⅱ型号。可根据具体的产品配置相应的耗材,配合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执行。保证各设备安全并做好其它相应工作准备。(2)对病毒前处理单元内的样品瓶进行振荡,振荡过程在振荡装置上完成,根据采集样品的来源、种类设定振荡的频率和时间,以使样品中的有效物质充分混合溶解于样品瓶的溶液中。(3)对待处理的样品瓶和三个冻存管进行开盖操作,冻存管在病毒前处理单元内预布置,通过机械臂以及布置的转盘单元完成每次三个冻存管的开盖动作。(4)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溶液向三个冻存管定量转移,转盘单元在一个工位上进行开盖,一个工位上进行移液。移液过程中根据流程需要进行对移液头的更换。(5)移液完成后,依次将三个冻存管合盖,通过机械臂两个冻存管返回,一个送至金属浴。(6)重复步骤(3)-(5),对预定的冻存管全部完成移液。每次移液时对样品瓶开盖前,对样品瓶进行扫码,将数据传送至后台数据库中。移液后的样品瓶合盖后放回原位。(7)冻存管完成金属浴灭活后,开盖,将灭活样品分装至孔板;灭活过程金属浴灭活温度为56℃,时间为30分钟。同样,移液过程中根据流程需要进行对移液头的更换。(8)灭活完成后,在转盘单元上对灭活后的冻存管进行开盖,并将灭活样品转移至孔板输出,送至核酸提纯仪提纯。同时,PCR体系统构建提前进行混合液的配置。(9)提纯完成后,送至PCR体系构建,PCR体系构建此时完成混合液配置。(10)PCR体系构建将混合液与灭活样品进行配置,生成PCR反应板,反应板进行封装后输出。PCR反应板中注有灭活样品及混合液,通过注液排枪实现液体转移,转移过程遵循样品间不交叉的原则准备更换移液头。(11)PCR反应板经离心机离心,使PCR反应板中的液滴处理孔板的最下方位置,离心操作时,实现双板一组离心。(12)将PCR反应板送至PCR仪进行扩增,完成检测。完成后,各耗材和废弃部件进行回收,数据链数据补充完整。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之间的容器传送通过机器人操作完成。各设备的下位机连接至控制台的上位机进行控制。由于生物安全柜、核酸提纯仪、PCR仪为现有外购设备,无法通过下位机实现系统接入,使用机器人通过硬接口实现对设备的指令传送,即通过模拟人工操作,对设备的按键进行操作实现设备的控制。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应用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所述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如下步骤:/n(1)对生物安全柜内的病毒前处理单元进行样品及耗材布置;在核酸提纯仪和PCR仪内进行耗材的布置;保证各设备安全并做好工作准备;/n(2)对病毒前处理单元内的样品瓶进行振荡;/n(3)对待处理的样品瓶和三个冻存管进行开盖操作;/n(4)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溶液向三个冻存管定量转移;/n(5)将三个冻存管合盖,两个返回,一个送至金属浴;/n(6)重复步骤(3)-(5),对预定的冻存管全部完成移液;/n(7)冻存管完成金属浴灭活后,开盖,将灭活样品分装至孔板;/n(8)孔板输出,送至核酸提纯仪提纯;/n(9)提纯完成后,送至PCR体系构建,PCR体系构建完成混合液配置;/n(10)PCR体系构建将混合液与灭活样品进行配置,生成PCR反应板;/n(11)PCR反应板经离心机离心;/n(12)将PCR反应板送至PCR仪进行扩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应用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所述病毒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生物安全柜、病毒前处理单元、核酸提纯仪、体系构建单元、PCR仪和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单元实现如下步骤:
(1)对生物安全柜内的病毒前处理单元进行样品及耗材布置;在核酸提纯仪和PCR仪内进行耗材的布置;保证各设备安全并做好工作准备;
(2)对病毒前处理单元内的样品瓶进行振荡;
(3)对待处理的样品瓶和三个冻存管进行开盖操作;
(4)将样品瓶中的样品溶液向三个冻存管定量转移;
(5)将三个冻存管合盖,两个返回,一个送至金属浴;
(6)重复步骤(3)-(5),对预定的冻存管全部完成移液;
(7)冻存管完成金属浴灭活后,开盖,将灭活样品分装至孔板;
(8)孔板输出,送至核酸提纯仪提纯;
(9)提纯完成后,送至PCR体系构建,PCR体系构建完成混合液配置;
(10)PCR体系构建将混合液与灭活样品进行配置,生成PCR反应板;
(11)PCR反应板经离心机离心;
(12)将PCR反应板送至PCR仪进行扩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样品由样品瓶阵列布置于振荡装置上,步骤(2)中通过振荡装置实现对样品瓶的振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自动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昕吴晨龙刘美津刘家朋
申请(专利权)人:倍仪昇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