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54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内为反应腔室,反应罐体上转动设置搅拌加料轴,搅拌加料轴上端贯穿超出反应罐体上表面,反应罐体上表面设有加料口,搅拌加料轴位于反应罐体内的下端部一体设有搅拌叶,搅拌加料轴内设有液腔,搅拌加料轴上设置与液腔相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由上至下设置若干个,出液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与搅拌加料轴适配插设有加料瓶,加料瓶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加料瓶的表面设置标示加料瓶容积的标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滴加处药剂浓度较高导致在滴加处容易出现副反应从而造成产品收率和纯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药物合成时,有些反应需要随着反应的进行持续地进行pH值的调节或不同反应阶段需要不同的pH值反应条件,因此在药物化学合成领域,经常需要采取滴加的方式来调节反应罐体内反应母液的pH值,还有一些药物合成需要某种特定反应物达到设计的浓度,就需要持续或断续地滴加相应药剂或其他与该特定反应物反应的药剂,而目前的滴加方式,会出现滴加处的药剂浓度较高导致在滴加处容易出现副反应从而造成了产品收率和纯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方便操作人员控制加液量,还可以针对一些可以直接通过颜色辨别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能够非常明确设计加液量与实际加液量的差别具体差了多少,方便实验记录以及对于加液量差别其可能原因的查找提供数据;能够避免滴加处药剂浓度较高导致在滴加处容易出现副反应从而造成产品收率和纯度下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内为反应腔室,反应罐体上转动设置搅拌加料轴,搅拌加料轴上端贯穿超出反应罐体上表面,反应罐体上表面设有加料口,搅拌加料轴位于反应罐体内的下端部一体设有搅拌叶,搅拌加料轴内设有液腔,搅拌加料轴上设置与液腔相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由上至下设置若干个,出液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与搅拌加料轴适配插设有加料瓶,加料瓶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加料瓶的表面设置标示加料瓶容积的标识层。加料口用于加入待反应液体,而搅拌轴液腔则是用于调节pH值或某一种药液浓度的加料口;加料瓶可以是100ml或200ml或500ml等不同容量的,只需加料瓶的瓶口与搅拌加料轴上端的液腔口尺寸大小相适配,加料瓶能够插入到搅拌加料轴上即可。加料瓶的表面设置类似量筒或量杯表面的示数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没有合适的加料瓶时控制加液量,还可以针对一些可以直接通过颜色辨别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能够非常明确理论上设计加液量与实际加液量的差别具体差了多少,方便实验记录以及对于加液量差别其可能原因的查找提供数据。出液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可以使得几乎每个出液孔在相同单位时间内出液量基本保持一致(因为相同单位时间内液体的出液量跟流速和孔径大小有关,即单位时间内相同出液量的情况下孔径越大流速越小,孔径越小流速越大;而液体的流速跟压强有关系,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系,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最下面的出液孔受到液体的压强最大,即比空气大气压的差值最大,所以最下面的出液孔出液速度最大,因此孔径要最小才能使得几乎每个出液孔相同单位时间的出液量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局部反应浓度过大导致出现副反应的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加料瓶外设置透明材质制成的绝热套,绝热套与加料瓶之间设置保温电热丝。透明材质制成的绝热套可以是中空玻璃等材质,电热丝的设置需稀疏一些,以不影响加料瓶表面的示数为准,更为优选的方案可以将标识层设置在绝热套的外表面,避免由于电热丝其高温作用使得标识层被熔化而示数不清晰。保温电热丝的设置可以使得本技术能够适用一些非连续性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对于过段时间需要加药液的情况,如果又是冬季或低温环境下,保温电热丝能够防止加料瓶内的药液凝固,保证非连续性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的正常进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液腔包括上段腔、中段腔以及下段腔,上段腔通过中段腔与下段腔相连通,出液孔位于下段腔的下部;加料瓶的瓶口适配设有紧固套,紧固套的侧面设有出口,上段腔其形状与紧固套的形状相适配,中段腔与上段腔的连接口位于上段腔的底部,连接口与紧固套出口相适配,中段腔与下段腔的连接孔位于下段腔的上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加料瓶其瓶口封闭,在加料瓶的瓶体侧面设有液口,液口与紧固套其侧面的出口相适配。这样在加料瓶插入搅拌加料轴之前,先将紧固套转动至其出口与加料瓶瓶体侧面的液口错开,然后插入加料瓶后,通过转动加料瓶使得加料瓶瓶体侧面的液口与紧固套的出口对齐后继续转动也即紧固套和加料瓶整体转动(或者说紧固套和加料瓶一起转动)(可以在紧固套与瓶体转动的转动面设置限位凸起以保证继续转动不会造成加料瓶瓶体侧面的液口与紧固套的出口又错开)使得紧固套的出口对齐上段腔与中段腔的连接口,针对一些可以直接通过颜色辨别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一旦出现颜色变化立即反转加料瓶使得紧固套与上段腔连接孔不连通或紧固套与加料瓶瓶体侧面液口错开,能够迅速阻止药液的进一步加入,确保加入药剂的量的准确,不会加入药剂过量。另一种技术方案为,搅拌加料轴其位于出液孔旁的表面上设置标示液腔容积的标识层,搅拌加料轴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反应罐体的上半段采用透明材质。这种方案可以对于一些反应时整体母液(反应液)一直都是透明的这种反应,这样可以通过液面上升的高度直观地看到加入到反应罐体内的加液量。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出液孔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可以使得几乎每个出液孔的出液量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局部反应浓度过大容易出现副反应的问题。加料瓶的表面设置类似量筒或量杯表面的示数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在没有合适的加料瓶时控制加液量,还可以针对一些可以直接通过颜色辨别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能够非常明确设计加液量与实际加液量的差别具体差了多少,方便实验记录以及对于加液量差别其可能原因的查找提供数据。保温电热丝的设置可以使得本技术能够适用一些非连续性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对于过段时间需要加药液的情况,如果又是冬季或低温环境下,保温电热丝能够防止加料瓶内的药液凝固,保证非连续性的药物化学合成反应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加料瓶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加料瓶与紧固套配合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中搅拌加料轴的示意图。图中:1、反应罐体;2、搅拌加料轴;3、加料口;4、搅拌叶;5、出液孔;6、加料瓶;7、标识层;8、绝热套;9、电热丝;10、上段腔;11、中段腔;12、下段腔;13、紧固套;14、出口;15、连接口;16、连接孔;17、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其启动方式可以是电机带动搅拌加料轴旋转搅拌或者采用人工转动搅拌轴搅拌的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采用的反应罐体整体呈圆柱形,图1是剖面图;为便于图示,图1中未示出绝热套、紧固套;图2未示出紧固套;图1未示出液腔),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包括反应罐体1,反应罐体1内为反应腔室,反应罐体1上转动设置搅拌加料轴2,搅拌加料轴2上端贯穿超出反应罐体1上表面,反应罐体1上表面设有加料口3(反应罐体1下端侧面一般还设有出料口),搅拌加料轴2位于反应罐体1内的下端部一体设有搅拌叶4,搅拌加料轴2内设有液腔,搅拌加料轴2上设置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内为反应腔室,反应罐体上转动设置搅拌加料轴,搅拌加料轴上端贯穿超出反应罐体上表面,反应罐体上表面设有加料口,搅拌加料轴位于反应罐体内的下端部一体设有搅拌叶,搅拌加料轴内设有液腔,搅拌加料轴上设置与液腔相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由上至下设置若干个,出液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与搅拌加料轴适配插设有加料瓶,加料瓶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加料瓶的表面设置标示加料瓶容积的标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体,反应罐体内为反应腔室,反应罐体上转动设置搅拌加料轴,搅拌加料轴上端贯穿超出反应罐体上表面,反应罐体上表面设有加料口,搅拌加料轴位于反应罐体内的下端部一体设有搅拌叶,搅拌加料轴内设有液腔,搅拌加料轴上设置与液腔相连通的出液孔,出液孔由上至下设置若干个,出液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与搅拌加料轴适配插设有加料瓶,加料瓶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加料瓶的表面设置标示加料瓶容积的标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瓶外设置透明材质制成的绝热套,绝热套与加料瓶之间设置保温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药物化学合成的加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宝卢珍兰蔡杰慧郑广进曾振芳许丹妮张海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