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49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2‑5%、贝壳粉1‑2%、聚氨酸5‑9%、NBPT0.06‑0.6%、ATC0.6‑1%、尿素30‑45%、磷酸二铵9‑15%、氯化钾21‑30%、膨润土3‑16%,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植物根系微域pH、促进作物养分吸收、一次性施肥免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人工投入的、营养全面的增效肥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肥料
,具体来说是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施用过量化学肥料来增效,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壤酸化现象逐渐加剧,酸化对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平衡均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板结和透气性差等问题,另外不利于土壤中水、气、热、肥的调节,使得土壤中Fe、Al、P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和根系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导致作物产量降低;除此之外,土壤pH降低使得硝化抑制剂起效时间推迟,影响了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使得氮肥逐渐以硝态氮的形式损失。因此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来提升微域土壤的pH值,继而促进作物对养分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和人工投入、促进增产增收,以及减轻农业污染等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常通过施用石灰来缓解土壤酸害作用、促进作物养分吸收和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但是石灰施用量大且作用时间短,需多次施用才能达到效果,同时大量施用不仅逐渐导致土壤板结,而且加重农民劳作负担,因此石灰被逐渐取代;近几年,生物炭在改良酸性土壤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生物炭成本高还带来重金属风险,另外不同的生物炭性质差异很大,有促进土壤发生硝化作用的可能,继而导致土壤pH降低;综上所述,急需一种增效肥料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肥料存在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植物根系微域pH、促进作物养分吸收、一次性施肥免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人工投入、营养全面的增效肥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2-5%、贝壳粉1-2%、聚氨酸5-9%、NBPT0.06-0.6%、ATC0.6-1%、尿素30-45%、磷酸二铵9-15%、氯化钾21-30%、膨润土3-16%,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的,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3-4%、贝壳粉1.2-2%、聚氨酸5-8%、NBPT0.1-0.4%、ATC0.7-0.9%、尿素35-42%、磷酸二铵10-13%、氯化钾22-28%、膨润土9-13%,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的,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4%、贝壳粉2%、聚氨酸6%、NBPT0.3%、ATC0.8%、尿素40%、磷酸二铵10%、氯化钾22%、膨润土14.9%。本发名还保护了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2-5%、贝壳粉1-2%、聚氨酸5-9%、NBPT0.06-0.6%、ATC0.6-1%、尿素30-45%、磷酸二铵9-15%、氯化钾21-30%、膨润土3-16%,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备用;(2)将步骤(1)中除膨润土之外的所述各原料经分别研磨后混合均匀,再加入膨润土并搅拌均匀,造粒,得到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优选的,所述步骤(2)研磨后过粒度50-100目筛。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造粒过程为:将混合均匀后的原料粉末和膨润土置于挤压造粒机内,并制成粒径为3.0-3.4mm的增效肥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种材料的筛选和验证,集成各组分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在于:硅钙钾镁和贝壳粉为两种碱性材料,其OH-不仅与近根区域土壤内的H+发生中和反应,而且其盐基离子取代原本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致酸离子(H+和Al3+),导致土壤胶体表面盐基离子含量增多,降低土壤交换性氢与交换性铝的含量;一方面提升土壤pH,另一方面补充中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脲酶抑制剂NBPT调控氮素转化,减少氨挥发损失,硝化抑制剂ATC不仅减少氮肥淋溶而且反硝化损失,反硝化作用下铵态氮的含量逐渐增加,铵态氮促进吸收阴离子,消耗有机酸,不仅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而且辅助提升土壤pH、提高氮肥利用率,节省人工投入;尿素、磷酸二铵和氯化钾提供N、P、K营养,聚氨酸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改善由于土壤酸化造成的根系发育受阻等问题,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和聚氨酸共同用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的增效肥料相互作用降低植物根系微域pH、促进作物养分吸收、一次性施肥免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人工投入且营养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3%,贝壳粉1.5%、聚氨酸8%、NBPT0.6%、ATC1%,尿素43%、磷酸二铵9%、氯化钾30%,膨润土3.9%,备用;(2)将步骤(1)中除膨润土之外的所述各原料分别研磨后过50目筛制得原料粉末,然后混合均匀,再加入膨润土并搅拌均匀,置于挤压造粒机内,并制成粒径为3.0-3.4mm的增效肥料。实施例2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4%,贝壳粉2%、聚氨酸6%、NBPT0.3%、ATC0.8%,尿素40%、磷酸二铵10%、氯化钾22%,膨润土14.9%,备用;(2)将步骤(1)中除膨润土之外的所述各原料分别研磨后过60目筛制得原料粉末,然后混合均匀,再加入膨润土并搅拌均匀,置于挤压造粒机内,并制成粒径为3.0-3.4mm的增效肥料。实施例3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2%,贝壳粉1%、聚氨酸8%、NBPT0.1%、ATC0.6%,尿素30%、磷酸二铵15%、氯化钾30%,膨润土13.3%,备用;(2)将步骤(1)中除膨润土之外的所述各原料分别研磨后过60目筛制得原料粉末,然后混合均匀,再加入膨润土并搅拌均匀,置于挤压造粒机内,并制成粒径为3.0-3.4mm的增效肥料。实施例4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5%,贝壳粉1.5%、聚氨酸9%、NBPT0.2%、ATC0.9%,尿素45%、磷酸二铵12%、氯化钾23.4%,膨润土3%,备用;(2)将步骤(1)中除膨润土之外的所述各原料分别研磨后过60目筛制得原料粉末,然后混合均匀,再加入膨润土并搅拌均匀,置于挤压造粒机内,并制成粒径为3.0-3.4mm的增效肥料。实施例5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量: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称取原料:硅钙钾镁5%,贝壳粉2%、聚氨酸5%、NBPT0.06%、ATC1%,尿素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2-5%、贝壳粉1-2%、聚氨酸5-9%、NBPT0.06-0.6%、ATC0.6-1%、尿素30-45%、磷酸二铵9-15%、氯化钾21-30%、膨润土3-16%,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2-5%、贝壳粉1-2%、聚氨酸5-9%、NBPT0.06-0.6%、ATC0.6-1%、尿素30-45%、磷酸二铵9-15%、氯化钾21-30%、膨润土3-16%,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3-4%、贝壳粉1.2-2%、聚氨酸5-8%、NBPT0.1-0.4%、ATC0.7-0.9%、尿素35-42%、磷酸二铵10-13%、氯化钾22-28%、膨润土9-13%,上述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提升土壤微域pH的增效肥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硅钙钾镁4%、贝壳粉2%、聚氨酸6%、NBPT0.3%、ATC0.8%、尿素40%、磷酸二铵10%、氯化钾22%、膨润土1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莉石元亮魏占波李忠张蕾孙毅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