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包含有一用于发射光线的讯号发射装置、一第一转动体、以及一第一讯号反射件;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转动体上设至少一穿孔,该第一讯号反射件贴设至该第一转动体的背面,使得由讯号发射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或通过转动体的穿孔而由第一讯号反射件反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光组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的时钟或手表等钟表类产品或时间装置均设有一时针和一分针,有的还会设有一秒针,而且目前的时钟或手表等钟表类产品均已是完全自动化。例如,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发展出一种时钟可以经由无线接收的方式去接收例如电台或电视台等所发出的格林威志标准时间信息,而且能够利用该所接收到的标准时间信息而自动地校正其时间,或分针或时针或秒针等。目前时钟的自动侦测或校正装置的结构均设有多相互转动的转盘,而且在这些转盘上面均会设有一个以上的孔洞以供光线穿过,而且在这些转盘上面还会设有一个以上的镜子或反射组件,以供反射光线之用。然而,目前的时钟的镜子或反射组件必需很仔细地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和尺寸以及形状,并且必需很小心地贴设至转盘上,所以这些镜子或反射组件的切割及贴设的过程相当困难,而且又必需很小心仔细地贴设至转盘上,才不会有错误动作产生。可是,这些工作的进行均需依赖人工才能进行,因此制造成本相当高,所以到目前为止一直无法达到量产阶段,均只能少量生产,如此造成其售价一直居高不下,以致于只能应用于少数价格高昂的时钟。并且无法装入或适用于轻、薄、短、小的手表里面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常用时间装置的诸多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设置结构,该反光组件设置结构既可以方便制造组装又使其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时间装置的转动体的反光组件设置结构,其中在转盘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孔洞,然后将反光组件贴设至转盘的背面上,使得光线可以经由孔洞内的反光组件而达到反射光线的功效。本技术的主要结构设计,包含有一讯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线,一第一转动体,以及一第一讯号反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转动体上设一穿孔,该第一讯号反射件贴设至第一转动体的背面而背对该讯号发射装置,从而使得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该穿孔而由该第一讯号反射件反射。所述的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其中还可包括一第二转动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讯号反射件,该第二转动体含有至少一穿孔,而第二讯号反射件贴设至该第二转动体背面,从而经由或通过所述穿孔而面对该讯号发射装置,使得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该穿孔而由该第二讯号反射件反射,该第一转动体具有至少一孔洞,以供光线或讯号穿过第一转动体而到达第二转动体。所述的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其中还包括一第三转动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三讯号反射件,该第三转动体含有至少一穿孔,而第三讯号反射件贴设至该第三转动体的背面,而可经由或透过该穿孔而面对该讯号发射装置,使得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该穿孔而由该第三讯号反射件反射,该第二转动体具有至少一孔洞,以供光线或讯号穿过第二转动体而到达第三转动体。所述的时间装置转动体的反光组件,其中还包括一第四转动体以及至少一个第四讯号反射件,该第四转动体含有至少一穿孔,而第四讯号反射件贴设至该第四转动体的背面,而可经由或透过该穿孔而面对该讯号发射装置,使得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该穿孔而由该第四讯号反射件反射,该第三转动体具有至少一孔洞,以供光线或讯号穿过第三转动体而到达第四转动体。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实用的目的,以下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仰视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A,4B,4C,4D为本技术的一些转动体的仰视立体示意图;以及,图5A,5B,5C,5D为本技术的这些转动体的仰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到3示出本技术的时间装置的转动体的反光组件,整个时间装置主要包括一或一个以上的转动体20,21,22,23,其可以分别为例如分针、时针、秒针或甚至是其它的转盘,分别利用一些轴心25,26,27而可转动地架设在该时间装置的一个板体10上,并设置成同轴状态,而且可以相对转动,即并非固定在一起。例如,这些转动体20-23可利用一或一个以上的连接机构71,72予以连接在一起,并连接至一或一个以上的驱动器70,例如步进马达等的驱动器70,以便用来转动这些转动体20-23。其中,转动体23可以例如为连接机构71或72中一连接机构的其中一个转动体23。这些转动体20-23的轴心25-27各连接至一指针73,74,75,使得转动体20-23和指针73-75可以被该驱动器70驱动而转动。一种侦测装置80可供用光线之发射和反射或接收而进行侦测或校正之工作者,其包括例如一讯号发射装置81,以便用来发射出光线之用,以及一讯号接收装置83可用来接收反射的光线。其中这些转动体20-23和该侦测装置80系为传统的零组件,在此不多赘述。接着,敬请参考第四A、四B、四C、四D图以及第五A、五B、五C、五D图所示,转动体20,23,21各包括一或一个以上的孔洞30,31,32可分别供讯号发射装置81所发射的光线穿过之用。这些转动体20-23各更分别设置一或一个以上的讯号反射件33,34,35,36,例如反光组件,以供反射讯号或反射光线之用者。其中,这些转动体20-23最好系由不会反射光线或讯号的材料所制成者,而讯号反射件33,34,35,36则可以用来将讯号发射装置81所发射的光线反射到讯号接收装置83。这些转动体20-23各具有一或一个以上的穿孔37,38,39,40,这些穿孔37-40可以快速精确地在转动体20-23例如模制成型时亦同时精确地形成。而当这些转动体20-23的这些穿孔37-40例如模制成型之后,可以很快速地将这些讯号反射件33,34,35,36贴设至这些转动体20-23的背面41处,或者是使得这些穿孔37-40面向讯号发射装置81,而使光线或讯号可以经由或通过转动体20-23的这些穿孔37-40而由这些讯号反射件33,34,35,36将这些光线或讯号予以反射回讯号接收装置83处。其中,必需注意的是,这些讯号反射件33-36并不需要很精确地切割成形,而且可以很快速又方便地贴在这些转动体20-23的背面41处,这样即可很快速又精确地贴在这些转动体20-23上靠近或封住这些穿孔37-40的地方,并使得光线可以经由或通过这些穿孔37-40而被讯号反射件33-36反射回去。另外,还可以在讯号反射件33-36上希望粘黏贴至转动体20-23的表面上涂覆一层透明或半透明粘胶层,这样使用者可以类似自粘的方式将讯号反射件33-36很快速又方便地粘结至转动体20-23。再者,讯号反射件33-36只要够长或够宽,或是长和宽均大于这些转动体20-23的这些穿孔37-40的尺寸,只要让这些讯号反射件33-36能够粘贴至转动体20-23的表面上即可,也不必一定要全部封住这些转动体20-23的这些穿孔37-40,而只是需要让这些讯号反射件33-36能够反射光线或讯号即可。操作时,如第三图所示,驱动器70和连接机构71可以将该转动体20转动到使其孔洞30或穿孔37而分别和讯号发射装置81对齐,以便可供讯号发射装置81所发射的光线穿过,或可由其讯号反射件33将光线反射到讯号接收装置83。而当由讯号发射装置81所发射的光线穿过该转动体20的孔洞30时,转动体23可以被驱动器70和连接机构72驱动而转动到使其孔洞31或穿孔40分别和讯号发射装置81对齐的位置,以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游志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