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42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包括布水器、布气管和反冲洗装置以及靠近生物滤池底部设置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其中:布水器通过依次连接的进水泵、进水阀、废水倒流防止器和进水管提供废水;布气管通过依次连接的鼓风机、进气阀、气体倒流防止器和进气管提供冲洗气源;废水倒流防止器和气体倒流防止器分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制成;一个压力感应单元,包括流体筒体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并且流体筒体,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冲洗系统减轻了进水管以及进气管在突然断水或断气情况下形成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防止了水被倒吸进进水泵以及鼓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冲洗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一种集生化降解和过滤功能于一体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高容积负荷、好氧和缺氧微生物共存、耐负荷冲击强的、无须污泥回流且处理设施紧凑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城市污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工业废水等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按流向不同可分为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和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下向流曝气生物滤池在运行过程中污染物主要截留在滤池上部,水头损失小,反冲洗操作简便,但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水质难达标;传统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对进水SS要求较高,容易堵塞甚至板结,存在反冲洗操作复杂,反冲周期短且能耗高等缺点,并且生物滤池在反冲洗过程中,用于冲洗的进水泵以及鼓风机等冲洗以及反冲洗过程中,由于需要经常开机以及停机,经常会出现生物滤池内的水被倒吸进入设备等情况,从而造成进水管的抖动以及鼓风机等设备容易倒吸进水,造成设备寿命降低,甚至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布水器的进水系统和布气管的布气系统均分别设置了废水倒流防止器和气体倒流防止器的反冲洗系统,减轻了进水管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防止了布气系统的进气管倒吸入水,进而保证了鼓风机的正常运行,保护了鼓风机设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用于对生物滤池实现反冲洗,包括布水器、布气管和反冲洗装置,以及靠近生物滤池底部设置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其中:布水器,设置于生物滤池的最低水位下方,通过依次连接的进水泵、进水阀、废水倒流防止器和进水管提供废水;布气管,设置于生物滤池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底部,通过依次连接的鼓风机、进气阀、气体倒流防止器和进气管提供冲洗气源;反冲洗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生物滤池靠近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的底部两个侧面之间的出水阀门、反冲洗蓄水池、反冲洗出水阀门I、反冲洗泵、反冲洗出水阀门II和反冲洗管道,废水倒流防止器和气体倒流防止器分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制成;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包括流体筒体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并且流体筒体,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和下端收口限位部。进一步地,每一个流体筒体内壁位于活动塞球塞住流体筒体时的顶部上方设有阻挡突起。进一步地,流体筒体位于下端收口限位部的一侧还设有下限位卡槽。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压力感应单元通过其顶部或者底部的法兰连接结构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活动塞球由工业橡胶制成,形状为空心或者实心椭球形结构。进一步地,反冲洗泵与冲洗出水阀门之间还连接有自动感应阀门,自动感应阀门感应反冲洗泵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自动打开以及关闭。进一步地,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通过边缘的连接部与流体筒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进一步地,出水阀门与生物滤池之间通过竖直向上弯曲的盘管连接,竖直向上弯曲的盘管的向上流通部与向下流通部之间设有低水位联通阀门,同时低水位联通阀门,靠近出水阀门的上方位置设置,并且位于生物滤池最低水位下部1-3米。进一步地,布水器和布气管由筛管制成,并且布水器和布气管侧壁均开有0.5mm及其以上宽缝隙。进一步地,生物滤池的顶部位置附近还设有溢流堰,该溢流堰为该生物滤池的最高水位。进一步地,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先后依次进行的驱气冲洗模式和脱模反冲洗模式,其中:驱气冲洗模式,开启进水泵和出水阀门,布水器出水水平方向扫洗;随后开启鼓风机加压,冲刷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内的填料;脱模反冲洗模式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开启进水泵、反冲洗泵和鼓风机,布水器出水水平方向扫洗,气体由鼓风机加压,冲刷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内的填料;第二阶段,随着反冲洗的进行,生物滤池的水面上升至最高水位的溢流堰位置时,关闭出水阀门V和反冲洗泵,开启鼓风机;第三阶段,第二阶段进行5分钟后,开启反冲洗泵,关闭鼓风机,进行冲洗;第四阶段,鼓风机C1关闭5分钟后,关闭反冲洗泵,开启出水阀门,关闭进水泵;直至生物滤池到达最低水位后再开启进水泵,随后反冲洗系统进入下一个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冲洗系统,使用布水器、布气管和反冲洗装置结合,同时在布水器的进水系统和布气管的布气系统均分别设置了废水倒流防止器和气体倒流防止器,其目的是减轻进水管在突然断水情况下形成进水泵水锤造成进水管的抖动,以及减轻防止用于布气的气流在突然断气或者气流压力改变时,有水从布气管进入鼓风机,造成设备故障。最终保证了布水器进水管遭遇水泵水锤时的稳定性,以及保证了鼓风机的正常运行,提高了鼓风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之后防止水流或者气流倒吸时的结构图;图3为两个压力感应单元串联之后水流以及气流正常流动时活动塞球的位置状态图;图4为压力感应单元的结构图;其中:1-进水管,2-反冲洗蓄水池,21-溢流水出水口;3-布水器,4-进气管,5-布水管,6-单管布气头,7-反冲洗管道,8-过滤喷头,9-溢流堰,10-反冲洗装置,11-竖直向上弯曲的盘管,111-向上流通部,112-向下流通部;12-生物滤池,13-填料,14-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5-压力感应单元,151-上端收口限位部,152-流体筒体,153-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1531-边缘的连接部;154-下端收口限位部,155-阻挡突起,156-下限位卡槽,157-活动塞球;P1-进水泵,P2-反冲洗泵;C1-鼓风机;V1-供水阀门,V2-进水阀,V3-废水倒流防止器,V4-进气阀,V5-气体倒流防止器,V6-低水位联通阀门,V7-出水阀,V8-反冲洗出水阀I,V9-自动感应阀门,V10-反冲洗出水阀II。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用于对生物滤池12实现反冲洗,包括布水器3、布气管5和反冲洗装置10,以及靠近生物滤池12底部设置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其中:布水器3,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最低水位下方,通过依次连接的进水泵P1、进水阀V2、废水倒流防止器V3和进水管1提供废水,进水泵P1进水端还连接有供水阀门V1;布气管5,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底部,通过依次连接的鼓风机C1、进气阀V4、气体倒流防止器V5和进气管4提供冲洗气源,同时布气管5还连接若干单管布气头6进而向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喷气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器(3)、布气管(5)和反冲洗装置(10),以及靠近生物滤池(12)底部设置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其中:/n布水器(3),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最低水位下方,通过依次连接的进水泵(P1)、进水阀(V2)、废水倒流防止器(V3)和进水管(1)提供废水;/n布气管(5),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底部,通过依次连接的鼓风机(C1)、进气阀(V4)、气体倒流防止器(V5)和进气管(4)提供冲洗气源;/n反冲洗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在生物滤池(12)靠近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的底部两个侧面之间的出水阀门(V7)、反冲洗蓄水池(2)、反冲洗出水阀I(V8)、反冲洗泵(P2)、反冲洗出水阀II(V10)和反冲洗管道(7);/n废水倒流防止器(V3)和气体倒流防止器(V5)分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15)串联制成;/n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15),包括流体筒体(152)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157),/n并且流体筒体(152),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153),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15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151)和下端收口限位部(1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向流固定床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水器(3)、布气管(5)和反冲洗装置(10),以及靠近生物滤池(12)底部设置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其中:
布水器(3),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最低水位下方,通过依次连接的进水泵(P1)、进水阀(V2)、废水倒流防止器(V3)和进水管(1)提供废水;
布气管(5),设置于生物滤池(12)的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底部,通过依次连接的鼓风机(C1)、进气阀(V4)、气体倒流防止器(V5)和进气管(4)提供冲洗气源;
反冲洗装置(10),包括依次连接在生物滤池(12)靠近固定床反硝化反应器(14)的底部两个侧面之间的出水阀门(V7)、反冲洗蓄水池(2)、反冲洗出水阀I(V8)、反冲洗泵(P2)、反冲洗出水阀II(V10)和反冲洗管道(7);
废水倒流防止器(V3)和气体倒流防止器(V5)分别由至少两个压力感应单元(15)串联制成;
每一个压力感应单元(15),包括流体筒体(152)以及置于流体筒体内部的活动塞球(157),
并且流体筒体(152),侧面设有突出的活动塞球容纳部(153),以容纳完全容纳整个活动塞球(15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端收口限位部(151)和下端收口限位部(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流体筒体(152)内壁位于活动塞球(157)塞住流体筒体(152)时的顶部上方设有阻挡突起(1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流体筒体(152)位于下端收口限位部(154)的一侧还设有下限位卡槽(15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压力感应单元(15)通过其顶部或者底部的法兰连接结构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球(157)由工业橡胶制成,形状为空心或者实心椭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冲洗泵(P2)与反冲洗出水阀II(V10)之间还连接有自动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碧波蔡健明陈亮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清生态环境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