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和脱硫脱硝塔,所述锅炉与脱硫脱硝塔之间连接有废气管,所述锅炉一侧设置有氨水罐,所述脱硫脱硝塔内部设置有蜂窝式催化器,所述锅炉内壁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氨水罐相连接,且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贯穿锅炉延伸至外部连接有蒸发器,所述脱硫脱硝塔内部位于废气管和氨气管连接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直角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直角管,有利于使废气和氨气首先进入直角管内部,经过直角管中的第一弧形板、百叶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的通孔进一步进行混合,然后经过均流帽均流,增加废气的脱硫脱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脱硝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净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SO2、NOX是大气污染中影响较大的其他污染物,对人体、环境和生态系统有极大危害。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SO2、NOX排放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SO2、NOX主要源自于煤、石油等石化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的烟气排放。然后现有的设备采用氨水对SO2、NOX进行处理,氨水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喷洒的方式进行,喷洒不充分,导致脱硫脱硝效率较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脱硫脱硝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脱硝装置,通过设有直角管,有利于使废气和氨气首先进入直角管内部,经过直角管中的第一弧形板、百叶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的通孔进一步进行混合,然后经过均流帽均流,增加废气的脱硫脱硝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和脱硫脱硝塔,所述锅炉与脱硫脱硝塔之间连接有废气管,所述锅炉一侧设置有氨水罐,所述脱硫脱硝塔内部设置有蜂窝式催化器,所述锅炉内壁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一端与氨水罐相连接,且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加热盘管另一端贯穿锅炉延伸至外部连接有蒸发器,所述蒸发器一端与脱硫脱硝塔之间连接有氨气管,所述脱硫脱硝塔内部位于废气管和氨气管连接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直角管,所述直角管一端位于废气管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弧形板,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第一弧形板一端设置有透气板,所述透气板一侧设置有百叶扇,所述百叶扇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直角管的另一端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均开设有规则统一的通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的通孔为错开设置,所述直角罐一侧贯通连接有减压管,所述减压管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阀块,所述阀块与减压管内部一端之间贯穿连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泄压管表面开设有泄压孔,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减压管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弧形板。优选的,所述直角管顶部一端设置有均流帽,所述均流帽的外径大于直角管的内径尺寸。优选的,所述直角管顶部一段的中心线位于脱硫脱硝塔的中心线上设置,所述直角管的底部一段的一端为弧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的通孔数量相等,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为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阀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设置,所述阀块与减压管内壁之间为精密偶件配合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直角管,有利于使废气和氨气首先进入直角管内部,经过直角管中的第一弧形板、百叶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表面的通孔进一步进行混合,然后经过均流帽均流,增加废气的脱硫脱硝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有减压管,有利于当直角板内部压力较大时,将减压管的阀块推动,推压至泄压孔位置,经过泄压孔进入脱硫脱硝塔中,从而防止直角管内部压力较大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锅炉;2、脱硫脱硝塔;3、废气管;4、氨水罐;5、蜂窝式催化器;6、导热板;7、加热盘管;8、水泵;9、蒸发器;10、氨气管;11、直角管;12、第一弧形板;13、透气板;14、百叶扇;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通孔;18、减压管;19、阀块;20、T形杆;21、弹簧;22、第二弧形板;23、均流帽;24、泄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1和脱硫脱硝塔2,所述锅炉1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废气管3,所述锅炉1一侧设置有氨水罐4,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设置有蜂窝式催化器5,所述锅炉1内壁设置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7,通过设有加热盘管7,有利于将氨水进行预热,增加氨水的蒸发效率,所述加热盘管7一端与氨水罐4相连接,且之间设置有水泵8,所述加热盘管7另一端贯穿锅炉1延伸至外部连接有蒸发器9,所述蒸发器9一端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氨气管10,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位于废气管3和氨气管10连接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直角管,所述直角管一端位于废气管3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弧形板12,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第一弧形板12一端设置有透气板13,所述透气板13一侧设置有百叶扇14,所述百叶扇14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直角管的另一端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均开设有规则统一的通孔17,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的通孔17为错开设置,经过氨气管10进入脱硫脱硝塔2中的直角管内部,经过直角管中的第一弧形板12,使第一弧形板12将废气管3进入的废气进行阻挡改变方向,与氨气进行结合,并且在进入的过程中经过透气板13吹动百叶扇14,使百叶扇14转动,从而使废气和氨气进行混合并加速,增加废气的脱硫脱硝效率,然后经过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的通孔17进一步进行混合,然后经过均流帽23均流增加氨气和废气的混合效率,所述直角罐一侧贯通连接有减压管18,所述减压管18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阀块19,所述阀块19与减压管18内部一端之间贯穿连接有T形杆20,所述T形杆20表面套接有弹簧21,所述泄压管表面开设有泄压孔24,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减压管18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弧形板22,通过设有减压管18,有利于当直角板内部压力较大时,将减压管18的阀块19推动,推压至泄压孔位置,经过泄压孔进入脱硫脱硝塔2中,从而防止直角管内部压力较大损坏。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角管顶部一端设置有均流帽23,所述均流帽23的外径大于直角管的内径尺寸;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直角管顶部一段的中心线位于脱硫脱硝塔2的中心线上设置,所述直角管的底部一段的一端为弧形设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的通孔17数量相等,且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之间为平行设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块19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设置,所述阀块19与减压管18内壁之间为精密偶件配合设置。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3,当锅炉1产生废气经过废气管3进入脱硫脱硝塔2中,并且锅炉1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水泵8抽取氨水罐4中的氨水加入加热盘管7中,经过加热盘管7位于锅炉1内部设置,使锅炉1产生的热量对加热盘管7内部流过的氨水进行预加热,使加热后的氨水进入蒸发器9中进行蒸发为氨气,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1)和脱硫脱硝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废气管(3),所述锅炉(1)一侧设置有氨水罐(4),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设置有蜂窝式催化器(5),所述锅炉(1)内壁设置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7),所述加热盘管(7)一端与氨水罐(4)相连接,且之间设置有水泵(8),所述加热盘管(7)另一端贯穿锅炉(1)延伸至外部连接有蒸发器(9),所述蒸发器(9)一端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氨气管(10),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位于废气管(3)和氨气管(10)连接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直角管,所述直角管一端位于废气管(3)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弧形板(12),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第一弧形板(12)一端设置有透气板(13),所述透气板(13)一侧设置有百叶扇(14),所述百叶扇(14)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直角管的另一端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均开设有规则统一的通孔(17),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的通孔(17)为错开设置,所述直角管一侧贯通连接有减压管(18),所述减压管(18)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阀块(19),所述阀块(19)与减压管(18)内部一端之间贯穿连接有T形杆(20),所述T形杆(20)表面套接有弹簧(21),所述减压管表面开设有泄压孔(24),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减压管(18)连接位置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弧形板(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包括锅炉(1)和脱硫脱硝塔(2),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废气管(3),所述锅炉(1)一侧设置有氨水罐(4),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设置有蜂窝式催化器(5),所述锅炉(1)内壁设置有导热板(6),所述导热板(6)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7),所述加热盘管(7)一端与氨水罐(4)相连接,且之间设置有水泵(8),所述加热盘管(7)另一端贯穿锅炉(1)延伸至外部连接有蒸发器(9),所述蒸发器(9)一端与脱硫脱硝塔(2)之间连接有氨气管(10),所述脱硫脱硝塔(2)内部位于废气管(3)和氨气管(10)连接位置设置有同一个直角管,所述直角管一端位于废气管(3)顶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弧形板(12),所述直角管内部位于第一弧形板(12)一端设置有透气板(13),所述透气板(13)一侧设置有百叶扇(14),所述百叶扇(14)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直角管的另一端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均开设有规则统一的通孔(17),所述第一挡板(15)和第二挡板(16)表面的通孔(17)为错开设置,所述直角管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李超,卫超,杨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