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28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贮存冷库、烘烤装置、微波杀菌装置和真空包装装置,所述微波杀菌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微波灭菌机,所述壳体两侧开设有用于通行输送带的通道,所述输送带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槽,所述输送带输送前端设有刮料装置;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系统的防霉防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食用菌防霉防虫处理效果,同时使得食用菌呈单层输送至微波杀菌装置内,保证微波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防霉防虫
,具体地指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我公司在食用菌(例如香菇)进行出口时,由于出口目的地处热带,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潮湿,极易引起食用菌的霉变和虫蛀,而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疫要求又非常高,不能使用杀虫剂,不能用化学方式防霉,因此需要通过防霉防虫技术对食用菌进行处理。微波杀虫灭菌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亡,达到食品灭菌、保鲜的目的;目前在微波杀虫灭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食用菌通过输送带送往微波杀菌装置时,食用菌均是成团或成堆进入微波杀菌装置,微波不易穿透厚层的食用菌,这样会导致微波杀虫灭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食用菌防霉防虫处理效果,同时使得食用菌呈单层输送至微波杀菌装置内,保证微波杀菌效果。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贮存冷库、烘烤装置、微波杀菌装置和真空包装装置,所述微波杀菌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微波灭菌机,所述壳体两侧开设有用于通行输送带的通道,所述输送带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槽,所述输送带输送前端设有刮料装置。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两端绕设于传动辊表面,其中一个传动辊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输送带内圈所在的区域设有负压箱体,所述负压箱体顶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孔,所述负压吸附孔与位于上侧的输送带表面接触,负压箱体通过抽真空管道与抽真空泵连接。优选地,所述负压箱体下方设有正压箱体,所述正压箱体底面开设有多个吹气孔,所述正压箱体通过压缩空气管道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吹气孔与位于下侧的输送带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正压箱体安装于支撑板底面,所述负压箱体安装于支撑板顶面,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负压吸附槽包括互相连通的凹槽和柱形槽。优选地,所述刮料装置包括旋转辊筒,所述旋转辊筒表面设有多块刮板,所述旋转辊筒输入端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的防霉防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食用菌放置于贮存冷库内进行低温贮存,抑制食用菌中虫卵孵化和霉菌生长;步骤2):烘烤装置对食用菌进行烘烤,使得食用菌含水量降低,并杀死部分霉菌和虫卵;步骤3):通过微波杀菌装置对食用菌进行微波杀菌过程,使得食用菌中的微生物生长发育延缓或死亡;步骤4):通过真空包装装置对上述步骤处理后的食用菌进行真空包装。优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为:步骤3.1):输送带将成堆的食用菌送往微波杀菌装置内,在输送过程中,开启抽真空泵使得负压箱体内抽真空,其负压吸附孔产生吸力,当输送带的负压吸附槽接触负压吸附孔时,也会产生负压吸附力,从而将最下层食用菌的伞盖或伞柄吸附到负压吸附槽内;步骤3.2):刮料装置工作后,其旋转辊筒转动而带动刮板转动,从而将输送带上成堆的食用菌刮散,由于最下层食用菌被负压吸附在输送带上,最终食用菌呈单层在输送带表面输送,然后通过通道而进入到微波杀菌装置内进行微波杀菌过程,一段时间后,输送带携带食用菌通过另一侧通道出来,然后转动至输送带边侧,此位置的输送带的负压吸附槽已经远离负压吸附孔,没有负压吸附力的作用,部分食用菌由于重力作用会落至下方的收集槽,而被负压吸附槽卡紧的部分食用菌则会随着输送带转至下侧;步骤3.3):开启空气压缩机使得正压箱体内充气,吹气孔处产生向下方喷射的气流,当输送带的负压吸附槽接触吹气孔时,输送带表面的食用菌被压缩空气冲下而落入下方的收集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微波杀菌装置,能够大大提高食用菌防霉防虫处理效果,同时通过刮料装置和负压吸附槽的配合,使得食用菌呈单层输送至微波杀菌装置内,保证微波杀菌效果良好,通过吹气孔可以使得食用菌尽快下料,有效避免粘附在输送带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图1中微波杀菌装置所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支撑板与正压箱体和负压箱体安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食用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贮存冷库1、烘烤装置2、微波杀菌装置3和真空包装装置4,所述微波杀菌装置3包括壳体3.1和位于壳体3.1内的微波灭菌机3.2,所述壳体3.1两侧开设有用于通行输送带5的通道3.3,所述输送带5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槽6,所述输送带5输送前端设有刮料装置7。优选地,所述输送带5两端绕设于传动辊8表面,其中一个传动辊8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输送带5内圈所在的区域设有负压箱体9,所述负压箱体9顶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孔10,所述负压吸附孔10与位于上侧的输送带5表面接触,负压箱体9通过抽真空管道11与抽真空泵12连接。优选地,所述负压箱体9下方设有正压箱体13,所述正压箱体13底面开设有多个吹气孔14,所述正压箱体13通过压缩空气管道15与空气压缩机16连接,所述吹气孔14与位于下侧的输送带5表面接触。优选地,所述正压箱体13安装于支撑板17底面,所述负压箱体9安装于支撑板17顶面,所述支撑板17固定于支撑架18上。这种布置方式刚好可以利用输送带5内部的空间,支撑板17刚好位于正压箱体13和负压箱体9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负压吸附槽6包括互相连通的凹槽6.1和柱形槽6.2。本实施例中凹槽6.1的曲面结构与食用菌的伞盖19伞面的曲面结构类似或吻合,这样在凹槽6.1与伞盖19伞面接触时,能够形成较强的负压吸附力,不容易漏气,可以牢牢将食用菌吸附住,可以防止食用菌散落到输送带5外侧,或者被刮料装置7的刮板7.2刮走;而柱形槽6.2的柱状结构则是与食用菌伞柄20的柱体结构类似或吻合,这样在伞柄20与柱形槽6.2接触时,也能够形成较强的负压吸附力,可以牢牢将食用菌吸附住;本实施例之所以设置这种凹槽6.1和柱形槽6.2结合的槽体结构,是根据食用菌本身的形状结构来确定的,因为食用菌堆放到输送带5表面时,可能是伞柄20朝下,也可能是伞盖19朝下,为了无论哪种姿态均能够使得食用菌被吸附到负压吸附槽6内,所以设置这种凹槽6.1+柱形槽6.2的形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刮料装置7包括旋转辊筒7.1,所述旋转辊筒7.1表面设有多块刮板7.2,所述旋转辊筒7.1输入端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当伺服电机工作时,会带动旋转辊筒7.1转动,进而使得多块刮板7.2随之转动,如图2所示,刮板7.2转动时的方向为顺时针,而输送带5的输送方向是向右,刮板7.2刮过时,可以将输送带5上成堆的食用菌刮散,并刮薄成单层。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的防霉防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贮存冷库(1)、烘烤装置(2)、微波杀菌装置(3)和真空包装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杀菌装置(3)包括壳体(3.1)和位于壳体(3.1)内的微波灭菌机(3.2),所述壳体(3.1)两侧开设有用于通行输送带(5)的通道(3.3),所述输送带(5)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槽(6),所述输送带(5)输送前端设有刮料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贮存冷库(1)、烘烤装置(2)、微波杀菌装置(3)和真空包装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杀菌装置(3)包括壳体(3.1)和位于壳体(3.1)内的微波灭菌机(3.2),所述壳体(3.1)两侧开设有用于通行输送带(5)的通道(3.3),所述输送带(5)表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槽(6),所述输送带(5)输送前端设有刮料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5)两端绕设于传动辊(8)表面,其中一个传动辊(8)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输送带(5)内圈所在的区域设有负压箱体(9),所述负压箱体(9)顶面开设有多个负压吸附孔(10),所述负压吸附孔(10)与位于上侧的输送带(5)表面接触,负压箱体(9)通过抽真空管道(11)与抽真空泵(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箱体(9)下方设有正压箱体(13),所述正压箱体(13)底面开设有多个吹气孔(14),所述正压箱体(13)通过压缩空气管道(15)与空气压缩机(16)连接,所述吹气孔(14)与位于下侧的输送带(5)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箱体(13)安装于支撑板(17)底面,所述负压箱体(9)安装于支撑板(17)顶面,所述支撑板(17)固定于支撑架(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槽(6)包括互相连通的凹槽(6.1)和柱形槽(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防霉防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装置(7)包括旋转辊筒(7.1),所述旋转辊筒(7.1)表面设有多块刮板(7.2),所述旋转辊筒(7.1)输入端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礼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泰生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