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23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部件、一种快拆组件、一种车轮总成、一种前叉总成和一种滑板车。一种滑板车包括快拆组件、前车轮和前叉组件;沿着快拆组件的轴向,卡槽部和卡突部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卡突部和卡槽部可相互连接,当卡接间距大于预设间距时,卡突部和卡槽部可相互分离。卡槽部和卡突部的卡接间距满足预设间距的条件下,卡突部和卡槽部依然保持相互连接状态,避免了产生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现象,从而解决了‘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部件、快拆组件、车轮总成、前叉总成和滑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部件、一种快拆组件、一种车轮总成、一种前叉总成和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一种短途代步工具,通常具有车把、前立杆、前叉、前车轮、脚踏和后车轮等部件。在滑板车的现有技术中,前车轮和前叉的结构比较简单,前车轮通常采用前轮轴设置在前叉上,再通过螺母将前轮轴和前叉锁紧。例如: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滑板车的前叉组装结构,申请号为:201921664822.4,其前车轮通过轴套、固定轴和螺丝设置在前叉上。然而,其中的前车轮和前叉的安装结构,并不具有用户想要的快拆功能。在自行车领域的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快拆装置;例如:自行车轮快拆装置,申请号:201320129210.1,其快拆装置包括有轴杆、螺帽、扳把、垫片等部件。自行车领域的快拆装置,可以实现自行车的前车轮和前叉的快拆功能。虽然可以将自行车领域中的快拆装置应用在滑板车上,使得滑板车的前车轮和前叉实现用户想要的快拆功能,但是,在具有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如果快拆装置出现松动,例如:螺母相对于轴杆出现松动,车轮和前叉之间沿着轴向和径向分别形成的固定状态,转变为沿着轴向形成松动状态且沿着径向形成可分离状态,从而会造成车轮和前叉分离的危险情况。因此,在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成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在用户想要的具备前叉与前车轮快拆功能的滑板车中,在快拆装置出现松动的条件下,如何避免前车轮和前叉分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部件、一种快拆组件、一种车轮总成、一种前叉总成和一种滑板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快拆组件、前车轮和前叉组件;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快拆组件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快拆组件和所述前叉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前叉组件上设置有卡槽部,所述快拆组件至少包括具有卡突部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沿着所述快拆组件的轴向,所述卡槽部和所述卡突部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所述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连接,当所述卡接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和所述卡槽部可相互分离。进一步的,所述快拆组件还包括锁紧螺母、两个轴套、轴和把手;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其中,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铰接于所述铰接端,所述锁紧螺母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螺纹端,所述前车轮可套设在所述轴上,所述前车轮位于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套设在所述轴上,两个所述卡突部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把手之间,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卡突部,所述卡突部和所述连接通孔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两个所述轴套分别套设在所述轴上,其中,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当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上时,所述前车轮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快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包括所述连接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中的所述连接片为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卡突部面对面设置;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还包括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套筒和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锁紧螺母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其中,沿着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可活动的铆接,所述锁紧螺母的内螺纹可所述铆接处的表面形成螺纹孔,沿着所述第一套筒的径向,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第一套筒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一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首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首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末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一套筒外,所述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包括轴、把手、第二螺旋弹簧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所述轴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所述铰接端处设置有挡片和铰接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挡片和所述铰接孔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所述把手呈偏心状的可拆卸的铰接于所述铰接孔,所述轴可分别穿透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挡片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外,所述把手在所述翻转空间内可翻转的接触到所述第二套筒;所述第二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可套设在所述轴上,所述头端可穿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头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且所述头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尾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二套筒外,所述尾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所述轴的所述螺纹端可依次穿透所述第一连接片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螺旋弹簧,所述螺纹端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螺纹端可拆卸的连接。优选,所述快拆组件还包括两个轴套;所述前车轮和两个轴套分别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轴上,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时,所述前车轮设置在两个所述轴套之间,其中一个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车轮之间,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车轮之间;当所述前车轮通过所述快拆组件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上时,所述前车轮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前叉组件包括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所述第一叉状部和所述第二叉状部上分别设置有插槽部和所述卡槽部,其中,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相互平行,两个所述插槽部的开口方向相同,任一个所述插槽部的开口方向与其中一个所述卡槽部的槽口方向相互交叉,两个所述卡槽部分别通过第一叉状部和第二叉状部相互隔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片、螺旋弹簧、套筒和锁紧螺母;所述套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套筒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拆组件(1)、前车轮(2)和前叉组件(3);/n所述前车轮(2)和所述快拆组件(1)可拆卸的连接;/n所述快拆组件(1)和所述前叉组件(3)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卡槽部(301),所述快拆组件(1)至少包括具有卡突部(102)的连接片(101),所述连接片(101)设置有连接通孔(103),所述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连接通孔(103)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n沿着所述快拆组件(1)的轴向,所述卡槽部(301)和所述卡突部(102)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所述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卡槽部(301)可相互连接,当所述卡接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卡槽部(301)可相互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拆组件(1)、前车轮(2)和前叉组件(3);
所述前车轮(2)和所述快拆组件(1)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快拆组件(1)和所述前叉组件(3)可拆卸的连接,其中,所述前叉组件(3)上设置有卡槽部(301),所述快拆组件(1)至少包括具有卡突部(102)的连接片(101),所述连接片(101)设置有连接通孔(103),所述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连接通孔(103)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沿着所述快拆组件(1)的轴向,所述卡槽部(301)和所述卡突部(102)之间的间距为卡接间距,其中,当所述卡接间距小于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卡槽部(301)可相互连接,当所述卡接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时,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卡槽部(301)可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1)还包括锁紧螺母(104)、两个轴套(105)、轴(106)和把手(107);
所述轴(106)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其中,所述把手(107)呈偏心状的铰接于所述铰接端,所述锁紧螺母(104)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螺纹端,所述前车轮(2)可套设在所述轴(106)上,所述前车轮(2)位于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
所述连接片(10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101)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通孔(103)套设在所述轴(106)上,两个所述卡突部(102)面对面设置,其中,所述连接片(101)位于所述锁紧螺母(104)和所述把手(107)之间,所述连接片(101)上设置有卡突部(102),所述卡突部(102)和所述连接通孔(103)的轮廓之间留有间距;
两个所述轴套(105)分别套设在所述轴(106)上,其中,两个所述轴套(105)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片(101)之间,当所述前车轮(2)通过所述快拆组件(1)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3)上时,所述前车轮(2)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105)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1)和第二连接部件(12);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分别包括所述连接片(10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中的所述连接片(101)为第一连接片(101),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中的所述连接片(101)为第二连接片(101);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可拆卸的连接,其中,两个所述卡突部(102)面对面设置。
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还包括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10)、所述第一套筒(111)和锁紧螺母(104);
所述第一套筒(111)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一套筒(111)的表面形成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11)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所述锁紧螺母(104)的一部分可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且所述锁紧螺母(104)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其中,沿着所述第一套筒(111)的轴向,所述锁紧螺母(104)和所述第一套筒(111)可活动的铆接,所述锁紧螺母(104)的内螺纹可所述铆接处的表面形成螺纹孔,沿着所述第一套筒(111)的径向,所述锁紧螺母(104)和所述第一套筒(111)可转动的连接,所述锁紧螺母(104)和所述第一套筒(11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10)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可穿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首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且所述首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末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一套筒(111)外,所述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01);
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还包括轴(106)、把手(107)、第二螺旋弹簧(121)和第二套筒(122);
所述第二套筒(122)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二套筒(122)的表面形成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套筒(122)的轴向两端,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心线和所述第四通孔的孔心线共线,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
所述轴(106)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螺纹端,所述铰接端处设置有挡片(123)和铰接孔,所述挡片(123)设置在所述铰接端和所述螺纹端之间,所述挡片(123)和所述铰接孔之间留有翻转空间,所述把手(107)呈偏心状的可拆卸的铰接于所述铰接孔,所述轴(106)可分别穿透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所述挡片(123)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挡片(123)和所述第二套筒(122)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把手(107)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外,所述把手(107)在所述翻转空间内可翻转的接触到所述第二套筒(122);
所述第二螺旋弹簧(121)的两端分别为头端和尾端,所述头端可套设在所述轴(106)上,所述头端可穿透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头端可设置在所述第二间隙内,且所述头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内腔中,所述尾端可裸露于所述第二套筒(122)外,所述尾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01);
所述轴(106)的所述螺纹端可依次穿透所述第一连接片(101)的连接通孔(103)、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10),所述螺纹端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螺母(104)和所述螺纹端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所述快拆组件(1)还包括两个轴套(105);
所述前车轮(2)和两个轴套(105)分别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轴(106)上,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2)连接时,所述前车轮(2)设置在两个所述轴套(105)之间,其中一个所述轴套(105)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01)和所述车轮之间,其中另一个所述轴套(105)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片(101)和所述车轮之间;
当所述前车轮(2)通过所述快拆组件(1)设置在所述前叉组件(3)上时,所述前车轮(2)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轴套(105)接触到所述前叉组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组件(3)包括第一叉状部(31)和第二叉状部(32);
所述第一叉状部(31)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侯茜
申请(专利权)人:芸芸物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