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22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装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包括车厢本体和底板,所述车厢本体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装卸板,所述车厢本体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装卸板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装卸板,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栓接有防护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能够自动根据装卸设备的大小,对凹槽的大小进行调节适配,有效提高其实用性,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厢式货车厢底凹槽的大小为固定设置,当遇到不同型号的装卸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装卸设备无法进入凹槽内部进行装卸操作,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装卸
,具体为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
技术介绍
厢式货车是目前物流业中重要的运输工具,具有独立的封闭结构车厢,或与驾驶室联成一体的整体式封闭结构车厢,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的商用车;厢式货车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厢式货车的内部通常设置有凹槽,方便工作人员使用装卸设备进入凹槽,将货车内的货物一次性托出,但是现有的厢式货车厢底凹槽的大小为固定设置,当遇到不同型号的装卸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装卸设备无法进入凹槽内部进行装卸操作,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带来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自动根据装卸设备的大小,对凹槽的大小进行调节适配,有效提高其实用性,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提供便利的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具备能够自动根据装卸设备的大小,对凹槽的大小进行调节适配,有效提高其实用性,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厢式货车厢底凹槽的大小为固定设置,当遇到不同型号的装卸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装卸设备无法进入凹槽内部进行装卸操作,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包括车厢本体和底板,所述车厢本体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装卸板,所述车厢本体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装卸板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装卸板,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栓接有防护盒,所述车厢本体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车厢本体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车厢本体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且固定杆的顶端贯穿第一固定槽并与第二装卸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卸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车厢本体内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且固定架贯穿第二固定槽并与第二固定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螺纹杆和螺纹套,所述电机安装在防护盒的内壁,且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防护盒并延伸至防护盒的外部,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左侧,且螺纹杆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表面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套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分别设置在螺纹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套的顶部与固定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呈L型设置,且固定架由硬质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螺纹套的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位于第二固定槽内部的前后两侧均栓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壁的四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安装有滚轮,且滚轮与限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装卸板相向一侧的表面均粘接有缓冲垫,且缓冲垫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具备能够自动根据装卸设备的大小,对凹槽的大小进行调节适配,有效提高其实用性,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厢式货车厢底凹槽的大小为固定设置,当遇到不同型号的装卸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装卸设备无法进入凹槽内部进行装卸操作,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左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车厢本体;2、第一装卸板;3、第二装卸板;4、固定板;5、防护盒;6、连接板;7、驱动结构;71、电机;72、螺纹杆;73、螺纹套;8、固定杆;9、第一固定槽;10、固定架;11、第二固定槽;12、限位杆;13、限位槽;14、滚轮;15、缓冲垫;16、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和底板16,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装卸板2,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装卸板2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装卸板3,车厢本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底部栓接有防护盒5,车厢本体1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车厢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7,驱动结构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8,车厢本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9,且固定杆8的顶端贯穿第一固定槽9并与第二装卸板3固定连接,第二装卸板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1,且固定架10贯穿第二固定槽11并与第二固定槽11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具备能够自动根据装卸设备的大小,对凹槽的大小进行调节适配,有效提高其实用性,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提供便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厢式货车厢底凹槽的大小为固定设置,当遇到不同型号的装卸设备时,可能会导致装卸设备无法进入凹槽内部进行装卸操作,给工作人员的装卸工作带来麻烦的问题。请参阅图1-3所示,驱动结构7包括电机71、螺纹杆72和螺纹套73,电机71安装在防护盒5的内壁,且电机71的输出轴贯穿防护盒5并延伸至防护盒5的外部,螺纹杆72转动连接在连接板6的左侧,且螺纹杆72的右端与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套73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2的表面,通过电机71、螺纹杆72和螺纹套73的设置,使第二装卸板3在车厢本体1内壁的底部进行左右方向移动。请参阅图1所示,螺纹杆72表面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螺纹套73的数量为两个,且它们分别设置在螺纹杆72的左右两侧,螺纹套73的顶部与固定杆8固定连接,通过对螺纹杆72和螺纹套73的设置,使得两侧的第二装卸板3能够进行相向或者相反方向移动,以便调节凹槽的大小。请参阅图2和3所示,固定架10呈L型设置,且固定架10由硬质合金材质制成,固定架10的一端与螺纹套73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对固定架10的设置,有效提高固定架1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2和4所示,固定架10位于第二固定槽1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栓接有限位杆12,第二固定槽11内壁的四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杆12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13的内部并安装有滚轮14,且滚轮14与限位槽13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2、限位槽13和滚轮14的设置,对螺纹套7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有效提高螺纹套73左右移动时的稳定性。请参阅图1所示,第二装卸板3相向一侧的表面均粘接有缓冲垫15,且缓冲垫15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通过缓冲垫15的设置,当两侧的第二装卸板3相向移动至最大距离时,能够对其进行缓冲保护,防止第二装卸板3之间发生碰撞出现磨损。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厢底的凹槽进行调节,工作人员启动电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和底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装卸板(2),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装卸板(2)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装卸板(3),所述车厢本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栓接有防护盒(5),所述车厢本体(1)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车厢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7),所述驱动结构(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9),且固定杆(8)的顶端贯穿第一固定槽(9)并与第二装卸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卸板(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1),且固定架(10)贯穿第二固定槽(11)并与第二固定槽(1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包括车厢本体(1)和底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装卸板(2),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装卸板(2)之间均滑动连接有第二装卸板(3),所述车厢本体(1)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底部栓接有防护盒(5),所述车厢本体(1)底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所述车厢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结构(7),所述驱动结构(7)的上方设置有固定杆(8),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固定槽(9),且固定杆(8)的顶端贯穿第一固定槽(9)并与第二装卸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装卸板(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所述车厢本体(1)内壁底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1),且固定架(10)贯穿第二固定槽(11)并与第二固定槽(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货车智能装卸用厢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电机(71)、螺纹杆(72)和螺纹套(73),所述电机(71)安装在防护盒(5)的内壁,且电机(71)的输出轴贯穿防护盒(5)并延伸至防护盒(5)的外部,所述螺纹杆(72)转动连接在连接板(6)的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顺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