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克杨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19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双头丝杆、套筒、斜杆、横板、斜块、防滑垫和滚轮,所述双头丝杆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双头丝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套筒。该汽车横向转移系统,通过底板和横移机构之间的配合,通过斜杆的传动可以使横板和斜块均向上移动,能够使发生车祸的车辆进行顶起,在对车祸车辆车体进行施力,能够使滚轮进行滚动将车祸车辆移至路旁,无需等待较长的时间等待拖车团队前来将车祸车辆移走,可以在车祸定责完成后第一时间将车辆横移至路旁,可以在车祸发生较为快速的恢复交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
,具体为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随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汽车的数量犹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压力,因此发生车祸的几率相比以前也明显增强,在车祸发生后需要等待交警定责,拖车团队前来作业,道路才可恢复顺畅,现阶段车祸发生在交警定责完成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等待拖车团队前来将车祸车辆移走,无法在车祸定责完成后第一时间将车辆横移至路旁,无法在车祸发生较为快速的恢复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车祸发生在交警定责完成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等待拖车团队前来将车祸车辆移走,无法在车祸定责完成后第一时间将车辆横移至路旁,无法在车祸发生较为快速的恢复交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双头丝杆、套筒、斜杆、横板、斜块、防滑垫和滚轮;所述双头丝杆位于底板的上方,所述双头丝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双头丝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套筒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有斜杆,所述斜杆与套筒铰接相连,底端所述斜杆的底端与底板铰接相连,顶端所述斜杆的顶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与斜杆铰接相连,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斜块,所述斜块的内表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斜块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滚轮分别固接在底板的下表面四角。优选的,所述双头丝杆的左侧端部固接有圆环,且圆环与双头丝杆同心安装。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前表面中心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横板的前表面中心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施力机构;所述施力机构包括棘轮头、棱形筒、横筒、卡块、防滑套、横杆和菱形块;所述棘轮头固接在双头丝杆的右侧端部,所述棘轮头的外壁前侧中心设有棱形筒,所述棱形筒与棘轮头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横筒位于横板的前表面右侧,所述横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横筒的外壁卡接相连,所述卡块与横板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横筒外壁右侧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内壁与横筒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横筒的内部横向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与横筒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横杆的左侧端部设有菱形块,所述菱形块与横杆的左侧端部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斜块通过安装机构与横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竖孔、插杆和凸块;多个所述竖孔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横板的上表面,所述竖孔的内部竖向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与斜块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插杆的外壁从下到上依次呈环形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与插杆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凸块与竖孔的内壁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双头丝杆的外壁中心下方设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圆筒、方杆和刻度;所述圆筒套接在双头丝杆的外壁中心,所述圆筒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头丝杆转动相连,所述圆筒的外壁底端设有方杆,所述方杆的一部分贯穿底板,所述方杆的外壁与底板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方杆的外壁前侧喷涂有刻度。优选的,所述方杆的底端固接有圆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横向转移系统,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底板和横移机构之间的配合,车祸发生交警定责完成后,操作人员使用千斤顶将车祸车辆顶起,在将两个斜块放置在车轮的外壁两侧,或是在没有千斤顶时将斜块位于车祸车辆底板的下方,然后在对双头丝杆进行施力转动,能够使两个套筒均向外侧移动,通过斜杆的传动可以使横板和斜块均向上移动,能够使发生车祸的车辆进行顶起,在对车祸车辆车体进行施力,能够使滚轮进行滚动将车祸车辆移至路旁,无需等待较长的时间等待拖车团队前来将车祸车辆移走,可以在车祸定责完成后第一时间将车辆横移至路旁,可以在车祸发生较为快速的恢复交通;通过双头丝杆和施力机构之间的配合,需要对双头丝杆进行施力转动时,操作人员将横筒与卡块相分离,在将菱形块插入到棱形筒的内部,在握住防滑套使横筒进行上下往复摆动,通过棘轮头的传动即可使双头丝杆进行转动,可以使操作人员较为省力的对双头丝杆进行转动,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便捷;通过横板、斜块和安装机构之间的配合,操作人员可以对斜块向上施力,使插杆与竖孔相分离,能够便于操作人员选取是否将斜块与横板之间进行安装,且可以根据插杆插入不同的竖孔,可以调节两个斜块之间的距离关系,便于两个斜块可以与车辆车轮相贴合抵紧;通过底板、横移机构和辅助机构之间的配合,双头丝杆转动过程中,方杆能够在底板的内部进行上下滑动,期间操作人员可以观看刻度与底板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知晓横板发生位移量,便于使用多个横移机构使车祸车辆平整升起,使得后续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得以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横板、斜块和安装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底板、双头丝杆和辅助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横板、横筒和菱形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双头丝杆、棘轮头和棱形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方杆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底板,2、横移机构,201、双头丝杆,202、套筒,203、斜杆,204、横板,205、斜块,206、防滑垫,207、滚轮,3、施力机构,301、棘轮头,302、棱形筒,303、横筒,304、卡块,305、防滑套,306、横杆,307、菱形块,4、安装机构,401、竖孔,402、插杆,403、凸块,5、辅助机构,501、圆筒,502、方杆,503、刻度,6、圆环,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2,横移机构2包括双头丝杆201、套筒202、斜杆203、横板204、斜块205、防滑垫206和滚轮207,双头丝杆201位于底板1的上方,双头丝杆2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套筒202,套筒202的内壁与双头丝杆201的外壁螺纹相连,套筒20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有斜杆203,斜杆203与套筒202铰接相连,底端斜杆203的底端与底板1铰接相连,顶端斜杆203的顶端设有横板204,横板204与斜杆203铰接相连,横板20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斜块205,斜块205的内表面设有防滑垫206,防滑垫206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可增强斜块205内侧表面的摩擦力,防滑垫206与斜块2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多个滚轮207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双头丝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2);/n所述横移机构(2)包括双头丝杆(201)、套筒(202)、斜杆(203)、横板(204)、斜块(205)、防滑垫(206)和滚轮(207);/n所述双头丝杆(201)位于底板(1)的上方,所述双头丝杆(2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套筒(202),所述套筒(202)的内壁与双头丝杆(201)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套筒(20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有斜杆(203),所述斜杆(203)与套筒(202)铰接相连,底端所述斜杆(203)的底端与底板(1)铰接相连,顶端所述斜杆(203)的顶端设有横板(204),所述横板(204)与斜杆(203)铰接相连,所述横板(20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斜块(205),所述斜块(205)的内表面设有防滑垫(206),所述防滑垫(206)与斜块(2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滚轮(207)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横移机构(2);
所述横移机构(2)包括双头丝杆(201)、套筒(202)、斜杆(203)、横板(204)、斜块(205)、防滑垫(206)和滚轮(207);
所述双头丝杆(201)位于底板(1)的上方,所述双头丝杆(201)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套筒(202),所述套筒(202)的内壁与双头丝杆(201)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套筒(202)的外壁上下两端均设有斜杆(203),所述斜杆(203)与套筒(202)铰接相连,底端所述斜杆(203)的底端与底板(1)铰接相连,顶端所述斜杆(203)的顶端设有横板(204),所述横板(204)与斜杆(203)铰接相连,所述横板(204)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斜块(205),所述斜块(205)的内表面设有防滑垫(206),所述防滑垫(206)与斜块(205)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多个所述滚轮(207)分别固接在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丝杆(201)的左侧端部固接有圆环(6),且圆环(6)与双头丝杆(201)同心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04)的前表面中心设有把手(7),所述把手(7)与横板(204)的前表面中心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横向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204)的前表面右侧设有施力机构(3);
所述施力机构(3)包括棘轮头(301)、棱形筒(302)、横筒(303)、卡块(304)、防滑套(305)、横杆(306)和菱形块(307);
所述棘轮头(301)固接在双头丝杆(201)的右侧端部,所述棘轮头(301)的外壁前侧中心设有棱形筒(302),所述棱形筒(302)与棘轮头(301)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横筒(303)位于横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夏克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