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明专利>正文

自编程序程控报时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3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编程序程控报时钟,在已有时钟时针管上加一个附加齿轮,该齿轮与一固定在机壳内的程序针齿轮啮合,附加齿轮与程序针齿轮齿数比为1∶2或4、12,程序针齿轮轴驱动一程序针在钟背面的程序盘上扫过;通过程序针上的触点能与程序盘上的多个触点相接触,第一接线点与程序盘触点导通,通过一个连导体可使之与第二接线点导通,由连接若干第二接线点的公用导线及选择开关、报时装置、电源及钟前面板上触点、分针、连接分针和程序针的导线构成一导通的报时电路完成报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按使用者要求自编程序并由程序控制的多点报时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非电子集成电路形成的程序进行报时控制的报时钟。现有的钟,尤其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石英钟是以固定周期进行报时的,一般一次只能在十二小时内设定一个报时点,不能进行多点报时,如果一天内需多次报时,则使用者必须多次进行设定,且必须在前一报时结束后才能对下一报时点作设定,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者经常需要在一天内多次报时,如果钟每次都要重新设定即繁琐也容易遗忘,就起不到应有的报时作用,而对工厂、机关和学校等单位,在工作日中也需进行多次报时,如上下班、工间休息、上下课等都需打铃,而现有技术中除有钟外只能另配一套打铃装置,并设专人负责才能完成此项工作,投入的人力和财力都较大,而且极不方便。而且现有的钟经常发生报时不准或不报的现象,而错过报时点又可能会报时,即耽误事又会影响休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在二十四小时内任意编排和调整的报时钟,它可多次报时,报时准确,操作简单,且具有多种报时方式。本技术的报时钟,可以按使用者要求,在二十四小时内任意编制报时程序,并可完成多点报时,使用者可按一天的活动顺序在钟上编程设定,省时省力,也不会误事或影响休息,还免去了经常看表、盯点记时的麻烦,如使用者可按个人起床、上班、接送孩子等活动规律编程达到报时目的,在工厂、学校、机关等部门可按上下班或上下课、工间休息等的时间编好打铃程序完成到点打铃,省去许多人力财力,而这些是现有钟所不能做到的。为了完成上述功能,本技术的自编程序程控报时钟包括钟壳、钟前面板、机芯,其特征在于在机芯中时针管根部加一个时针附加齿轮,该齿轮与一固定在机壳内的程序针齿轮啮合,时针附加齿轮与程序针齿轮的齿数比为12或4、12;程序针齿轮的轴穿到钟壳背面;设在钟壳背面的带有时间刻度的程序盘,盘上对应于每一时间刻度有一触片;与每个触片导通的第一接线点;及多个第二接线点;可将第一接线点与相对应的第二接线点导通的若干个连导体;连接若干第二接线点的公用导线;由程序针齿轮轴驱动并在程序盘触片上扫过的程序针,针梢上设有一触点;在钟前面板上的12时,3时,9时,6时多处设有触点;钟的分针上也设有一个触点;将程序针与分针导通的导体,以及报时电路及电源。现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已有技术的钟去掉指针后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左示图。图3是本技术内部结构前视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内部结构侧视局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后视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程序针与触片接触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9是图6中所示程序盘上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10是图6中所示程序盘上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接线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图中所示为已有的石英钟,其中包括机壳7,带一凸台的时针管2,分针管3,秒针管4,电池盒5。图3和图4是本申请对已有钟的改进示意图,包括时针附加齿轮6,程序针齿轮7,二者齿数比为12或4、12,就是转速比为12、4或21,压板8用于固定齿轮7,螺钉9将压板8定位,程序针齿轮轴10,它穿过钟壳到达其背面,序盘11,其具体结构后面再详述,程序针12,程序针触点13。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钟的后视图,包括程序盘触点14,第一接线点15,第二接线点16,程序盘触点14与第一接线点15导电连接,喇叭17,电源18,选择开关20,它用于选择报时方式,可以是声音报时,也可以利用声光报时,第一公用导线24,用于将白天的报时点连接在一起,第二公用导线25,将夜间报时点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在夜间以不同于白天的报时方式报时,不必打扰他人。图6是图5所示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有连导件26,当使用者想在某一时间报时时,则可将连导件26把第一、第二接线点连通,连导件26可以有多种形式。图7、图8的程序针与程序盘触片接触的示意图,其中程序针上的触点可选用多种形式,图中所示为一滚轮。图9、图10分别是连导件的两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9中连导件26是一可绕第一或第二接线点中的一个转动并可使两个接线点导通的簧片27,它也可使两个接线点不导通,当导通时,则可报时,图10中连导件26是一双插头的导体,可插入第一和第二接线点15、16中并与之接触,其上有一手柄,便于使用者操作。图11为本实施例的电路图,其中有分针3′,前盘31,多个前盘触点32,前后盘轴心连线30,蜂鸣器17,电源18,光报时器19,选择开关20,程序盘11,程序针12。图12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中调整盘上不再设第二接线点16,并将第一接线点15用多根导线以两个为一组分别引到若干调整器上的第三接线点15A上,调整器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多叉形触片37,如果以三个一组将第一接线点接到一个调整器上,则多叉触片为四个叉,以此类推,图中所示为T形触片中心引出一根导线,并与公用导线连接,为区分白天与夜间的不同报时方式,可用两根公用导线,通过旋转T形触片,则可使两接线点所代表的时间上同时报时,同时不报时或有选择地使其中一个报时,触片旋钮可装在钟壳面板上,标好刻度,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方便地作调整和编报时程序。虽然以上只是给出了示意性的实施例,但本专业人员可在此基础上作出各种改进和变型,如接线点15、16的个数及相应在前盘上安装的触点数,都是可以作相应变化的,以达到不同报时间隔要求,而且程序针触点13及连导体26和多叉触片37的形式是可变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编程序程控报时钟,包括钟壳、钟面板、前盘和钟机芯,其特征在于在钟时针管根部加一时钟附加齿轮,并与一固定在机壳内的程序齿轮啮合,时针附加齿轮与程序齿轮的齿数比为1∶2或4;程序齿轮轴穿过钟壳到达其背面,在钟背面上设一程序盘,程序齿轮轴驱动一程序针在盘上设的多个触点上扫过,并通过针梢上触点与上述多个触点中的任一个接触,对应于每一触点且与之导通的第一接线点,多个第二接线点,将第一接线点与第二接线点有选择地导通的连导体,将第二接线点连接在一起的公用导线,公用导线接通至报时电路,在钟前盘上若干点上设有触点,由触点引出导线与报时电路另一端接通,钟的分针上设有一触点,分针与程序针之间有导体使它们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报时钟,特征是第二接线点与第一接线点数目上相等,并且对应地配置在程序盘的相应刻度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报时钟,特征是连导体是一可绕第一接线点或第二接线点转动的簧片触片。4.如权利要求2所述报时钟,特征是连导体是一叉形导体,可同时插入第一和第二接线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报时钟,特征是第一接线点可由导线引到与之数目相等的第三接线点处,并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一组,每组对应于一个第二接线点,在第三接线点和第二接线点之间的连导体为一可绕第二接线点转动的多叉导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报时钟,特征是第一接线点两个为一组,由导线引导到与第一接线点数目相等的第三接线点上,并且每组对应一个第二接线点,而连接第二接线点和第三接线点之间的连导体为T形触片。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报时钟,特征是公用导线为两根,分别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编程序程控报时钟,包括钟壳、钟面板、前盘和钟机芯,其特征在于:在钟时针管根部加一时钟附加齿轮,并与一固定在机壳内的程序齿轮啮合,时针附加齿轮与程序齿轮的齿数比为1∶2或4;程序齿轮轴穿过钟壳到达其背面,在钟背面上设一程序盘,程序齿轮轴驱动一程序针在盘上设的多个触点上扫过,并通过针梢上触点与上述多个触点中的任一个接触,对应于每一触点且与之导通的第一接线点,多个第二接线点,将第一接线点与第二接线点有选择地导通的连导体,将第二接线点连接在一起的公用导线,公用导线接通至报时电路,在钟前盘上若干点上设有触点,由触点引出导线与报时电路另一端接通,钟的分针上设有一触点,分针与程序针之间有导体使它们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