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94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包括括传送带、存储车头安装杆毛坯料、锁件毛坯料的储箱、车头安装杆出料箱、锁件出料箱、第一车床、第二车床、第三车床、第四车床以及第五车床,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五车床的一侧设置有可同时对车头安装杆以及锁件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这种生产线可对特定结构的车头安装杆以及锁件进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以提升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零配件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
技术介绍
目前,折叠式自行车为了能减轻重量、且能快捷地拆卸并调整长度,进而采用了较多的快拆装置。但是,作为折叠式自行车重要组成部分的折叠车把手,在现有技术中还存在有结构较复杂、折叠和展开过程操作较繁琐、折叠和展开速度较慢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我司研发并生产出一种可折叠的自行车把手。如图1-4所示,该把手包括车头安装杆4,所述车头安装杆4的两端均铰接有锁件6,每个所述锁件6远离车头安装杆4的一端均可拆卸连接有把手45,每个所述锁件6与车头安装杆4的连接处均套设有同一个解锁套环46;当收叠所述可折叠把手时,所述解锁套环46朝向远离车头安装杆4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解锁套环46仅与锁件6相套接,此时所述锁件6绕其铰接处转动收叠。在自动化生产制造时,还需要对锁件6进行穿孔以形成弹簧孔47。弹簧孔47内置有两个钢珠(附图未示出),两个钢珠之间设置有弹簧(附图未示出)。通过弹簧的作用,可使得两端的钢珠始终与解锁套环46的内壁相抵触。以保证解锁套环46不会轻易的在锁件6上进行相对滑动。此外,在自动化生产制造时还需要对车头安装杆4的中部进行打孔,以形成安装孔48。车头安装杆4的两端相较于安装孔48对称设置。通过安装孔48,可将车头安装杆4固定在自行车前轮架上,进而实现折叠把手安装在自行车前轮架上。尽管我司研发出上述产品,但市场上并没有针对上述产品进行生产的流水线。因此,我司又研发出可针对车头安装杆以及锁件进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流水线,以期所生产的折叠把手可大规模在市场上流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这种流水线可对车头安装杆以及锁件进行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以提升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初始端设置有用以存储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储箱,所述传送带的末尾端分别设置有车头安装杆出料箱以及锁件出料箱;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车头安装杆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一车床以及第二车床,所述传送带的另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锁件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三车床、第四车床以及第五车床,所述传送带远离第五车床的一侧设置有可同时对车头安装杆以及锁件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以存放待加工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中转台,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可将中转台上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送至传送带两侧的加工车床上进行加工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还可以将加工车床上已经加工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夹取回中转台处,随着所述传送带的移动由机械臂转运至下一加工车床进行加工,最终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都由打孔装置进行打孔操作,并由所述机械臂将已经打孔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或锁件分别置于车头安装杆出料箱以及锁件出料箱处;所述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为一柱状金属杆,所述柱状金属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车床与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用以调整车头安装杆毛坯料的三维位置以及角度的棒料寻位装置;所述机械臂先将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从储箱内夹取并置于棒料寻位装置上调整三维位置以及角度,接着再由所述机械臂夹取已经调整好位置以及角度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夹取放置于第一车床上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棒料寻位装置包括有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以放置同一个圆柱状棒料的弧形槽,两个所述支撑块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可对棒料三维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以及固定棒料至所需工件角度的定位件,所述支撑块的上方设置有可带动棒料进行转动的驱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的一端与棒料内的定位孔配合卡接以实现对工件角度的调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有固定于支撑块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支撑块远离定位件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输出端上套设有可对棒料一端进行抵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气缸输出端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于架体上,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套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以及转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板与转轮轴心处相连接;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定位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可与棒料内定位孔配合卡接的卡舌,所述移动块的外部套设有用以限定移动块移动方向的固定壳。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打孔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打孔器以及第二打孔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对车头安装杆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件、以及可对锁件进行夹持的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打孔器与第一夹持件相配合且可对车头安装杆进行打孔,所述第二打孔器与第二夹持件相配合且可对锁件进行打孔;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移动板、固定座以及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端穿过固定座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可供车头安装杆轴向放置的容纳槽,所述固定座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位于容纳槽的正上方,当所述驱动气缸带动移动板朝着固定座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顶板垂直投影至容纳槽内的投影面积逐渐增大;所述支撑板于容纳槽的正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可与车头安装杆相配合的插块,所述车头安装杆的一端轴向设置有可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插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可对车头安装杆进行支撑的支撑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可供第一打孔器上的钻头穿过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准车头安装杆上待穿孔的部位。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定位孔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车头安装杆长度的一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靠近支撑板的一端横截面积大于插块远离支撑板一端的横截面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相互配合以形成U形缺口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U形缺口与锁件相配合,所述锁件上设置有可与车头安装杆转动连接的铰接孔,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穿设有可与锁件上的铰接孔配合卡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一夹持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气缸。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于U形缺口内,所述挡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气缸;当所述伸缩杆朝向远离第二限位气缸的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挡板绕与第一夹持块的铰接点转动,使位于所述U形缺口内的一端的挡板对锁件相挤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40),所述传送带(40)的初始端设置有用以存储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储箱(41),所述传送带(40)的末尾端分别设置有车头安装杆出料箱(42)以及锁件出料箱(43);/n所述传送带(40)的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车头安装杆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一车床(44)以及第二车床(45),所述传送带(40)的另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锁件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三车床(46)、第四车床(47)以及第五车床(48),所述传送带(40)远离第五车床(48)的一侧设置有可同时对车头安装杆(4)以及锁件(6)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49);/n所述传送带(40)上设置有固定块(50),所述固定块(50)上设置有用以存放待加工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中转台(51),所述支撑板(8)上还设置有可将中转台(51)上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送至传送带(40)两侧的加工车床上进行加工的机械臂(52),所述机械臂(52)还可以将加工车床上已经加工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夹取回中转台(51)处,随着所述传送带(40)的移动由机械臂(52)转运至下一加工车床进行加工,最终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都由打孔装置(49)进行打孔操作,并由所述机械臂(52)将已经打孔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4)或锁件(6)分别置于车头安装杆出料箱(42)以及锁件出料箱(43)处;/n所述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为一柱状金属杆,所述柱状金属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孔(55),所述第一车床(36)与传送带(32)之间设置有用以调整车头安装杆毛坯料的三维位置以及角度的棒料寻位装置;所述机械臂(44)先将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从储箱(33)内夹取并置于棒料寻位装置上调整三维位置以及角度,接着再由所述机械臂(44)夹取已经调整好位置以及角度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夹取放置于第一车床(36)上进行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40),所述传送带(40)的初始端设置有用以存储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储箱(41),所述传送带(40)的末尾端分别设置有车头安装杆出料箱(42)以及锁件出料箱(43);
所述传送带(40)的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车头安装杆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一车床(44)以及第二车床(45),所述传送带(40)的另一侧沿其初始端向末尾端的方向设置有可对锁件毛坯料进行依次加工的第三车床(46)、第四车床(47)以及第五车床(48),所述传送带(40)远离第五车床(48)的一侧设置有可同时对车头安装杆(4)以及锁件(6)进行打孔的打孔装置(49);
所述传送带(40)上设置有固定块(50),所述固定块(50)上设置有用以存放待加工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以及锁件毛坯料的中转台(51),所述支撑板(8)上还设置有可将中转台(51)上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送至传送带(40)两侧的加工车床上进行加工的机械臂(52),所述机械臂(52)还可以将加工车床上已经加工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夹取回中转台(51)处,随着所述传送带(40)的移动由机械臂(52)转运至下一加工车床进行加工,最终车头安装杆毛坯料或锁件毛坯料都由打孔装置(49)进行打孔操作,并由所述机械臂(52)将已经打孔完毕后的车头安装杆(4)或锁件(6)分别置于车头安装杆出料箱(42)以及锁件出料箱(43)处;
所述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为一柱状金属杆,所述柱状金属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定位孔(55),所述第一车床(36)与传送带(32)之间设置有用以调整车头安装杆毛坯料的三维位置以及角度的棒料寻位装置;所述机械臂(44)先将车头安装杆毛坯料从储箱(33)内夹取并置于棒料寻位装置上调整三维位置以及角度,接着再由所述机械臂(44)夹取已经调整好位置以及角度的车头安装杆毛坯料夹取放置于第一车床(36)上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寻位装置包括有架体(49),所述架体(49)上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支撑块(50),两个所述支撑块(50)的上端面均设置有用以放置同一个圆柱状棒料的弧形槽(51),两个所述支撑块(50)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可对棒料三维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52),以及固定棒料至所需工件角度的定位件(53),所述支撑块(50)的上方设置有可带动棒料进行转动的驱动件(54),在所述驱动件(54)的作用下,所述定位件(53)的一端与棒料内的定位孔(55)配合卡接以实现对工件角度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座的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2)包括有固定于支撑块(50)一侧的安装板(56),所述安装板(56)设置于支撑块(50)远离定位件(53)的一侧,所述安装板(56)上设置有限位气缸(57),所述限位气缸(57)的输出端上套设有可对棒料一端进行抵接的限位块(58),所述限位块(58)与限位气缸(57)输出端之间通过轴承(59)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54)包括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杆(60),两个所述固定杆(60)的下端固定于架体(49)上,两个所述固定杆(60)均套接有同一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气缸(62),所述控制气缸(6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3),所述连接板(6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64)以及转轮(65),所述驱动电机(64)的输出轴穿过连接板(63)与转轮(65)轴心处相连接;
所述定位件(53)包括定位气缸(66),所述定位气缸(66)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移动块(67),所述移动块(67)远离定位气缸(66)的一端设置有可与棒料内定位孔(55)配合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灿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卓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