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83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弯管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热穿孔、酸洗、中间品冷轧、去油、热处理、成品冷轧、去油、成品热处理、标记、调整、弯制及检验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高效弯制质量好、成材率高的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弯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U形弯管制造
,具体地说是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N06600镍基管的弯管方法。
技术介绍
U形管式换热器等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承压能力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使得U形弯管需求量非常大。但在U形弯管生产过程中,因小弯曲半径的U形弯管的弯头区域变形量大,从而很难制造。目前虽有不少企业可以生产,但都是半经验式的,成材率低、效率低,需要大量的试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弯制质量好且成品率高的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N06600镍基管管坯依次经热穿孔、酸洗、中间品冷轧、去油、热处理、成品冷轧与去油工序得到N06600镍基管;步骤二、采用氢气保护连续辊底炉对N06600镍基管进行退火热处理,在管材排布时,N06600镍基管呈单排放置,每排N06600镍基管的支数相同,在待退火的N06600镍基管的头排前面和尾排后面放置有一排同牌号、同规格且长度超过10m的工艺试验管,相邻两排管材的前排后端和后排前端之间距离控制在10~20cm;退火热处理时,热处理温度控制在880~900℃,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在:对应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4~6min,热处理保温后进行水隔套冷却,2~4分钟将N06600镍基管冷却至400~500℃,接下来N06600镍基管进行空气冷却至15~25℃;步骤三、取每排N06600镍基管的中间及两边的三支管材分别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且三支管材的头、中、尾均需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应满足650~700MPa,屈服强度应满足250~300MPa;步骤四、将拉伸试验合格的N06600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用记号笔标记;根据所需弯管的弯曲半径R计算弯头长度L,标记起弯点、终弯点,起弯点、终弯点位置距离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均为L/2;步骤五、将完成标记的N06600镍基管装夹在弯管机的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内,使起弯点的位置位于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之间;步骤六、启动弯管机进行弯管操作,由弯制模具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夹模机构缓慢转动进行弯制,弯制时需托着N06600镍基管的转动端,弯制模具的转动角速度控制在2~4°/秒,弯制模具转过的角度控制在181~185°;步骤七、检验合格入库。作为优选,步骤一中,热穿孔管坯加热温度为1050~1150℃,保温时间为90~120min;中间品冷轧和成品冷轧的延伸系数均控制在1.8~2.5;酸洗溶液为氢氟酸、硝酸水溶液,其中氢氟酸体积分数为5~9%,硝酸体积分数为9~15%,剩余为水;去油溶液为氢氟酸、硝酸水溶液,其中氢氟酸体积分数为0.5~1.5%,硝酸体积分数为10~15%,剩余为水;中间品热处理温度为880~900℃,保温时间为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2~3min。作为优选,步骤五中,在夹模机构上与N06600镍基管所接触区域的硬度至少为56HRC、粗糙度Ra为0.3~0.6μm。作为优选,步骤四中,弯曲半径R为N06600镍基管外径的2~4倍。本专利技术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高效弯制质量好、成材率高的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弯管。采用首排及末排工艺试验管的布置,确保首末排镍基管产品力学性能的均匀性:头部工艺试验管能够保证正式产品第一排的的性能,因为正常热处理后面连续的每一排都是稳定,而第一排前面是空的,会造成第一排管子受热温度过高(管子在炉内会带走一部分温度,如果连续的进炉每一排就一样了,只是第一排和最后一排不一样,前后没有管子带走同样的温度);尾部工艺试验管能够保证正式产品最后一排的的性能,因为正常热处理后面连续的每一排都是稳定,而最后一排前面是空的,会造成最后一排管子受热温度过高。成品热处理采用的是低温长时的方式,得到均匀细小的晶粒,抗拉强度高、屈服强度低及延伸率高的组织性能,高的塑性和低而稳定的屈强比为后续弯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低弯管速度的精确控制,让金属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延展,从而有效解决了圆弧外侧管壁减薄量过大、圆弧外侧弯裂等问题;利用补偿法过弯,弥补了U形管回弹,使得管腿间距尺寸得到有效控制;采用光滑且高硬度的弯管模具,将管材压紧部位压实,使得小弯曲半径U形管最大难题即弧内侧起皱得到解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制造规格为Φ19×2mm的N06600镍基直管进行弯制,弯曲半径为76mm。具体弯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N06600镍基管管坯依次经热穿孔、酸洗、中间品冷轧、去油、热处理、成品冷轧与去油工序得到N06600镍基管;其中热穿孔管坯加热温度为1080℃,保温时间为100min;中间品冷轧和成品冷轧的延伸系数均控制在1.8~2.5;酸洗溶液为氢氟酸、硝酸水溶液,其中氢氟酸体积分数为6%,硝酸体积分数为12%,剩余为水;去油溶液为氢氟酸、硝酸水溶液,其中氢氟酸体积分数为1%,硝酸体积分数为12%,剩余为水;中间品热处理温度为890℃,保温时间为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2min;变形工艺为Φ50mm管坯热穿孔至Φ51×4.5mm→轧至Φ38×3.8mm→轧至Φ27×2.7mm→轧至Φ18.97~19.04×2.01~2.07mm;步骤二、采用氢气保护连续辊底炉对N06600镍基管进行退火热处理,在管材排布时,N06600镍基管呈单排放置,共5排,每排N06600镍基管20支,在待退火的N06600镍基管的头排前面和尾排后面放置有一排同牌号、同规格且长度超过10m的工艺试验管,相邻两排管材的前排后端和后排前端之间距离控制在10~20cm;退火热处理时,热处理温度控制在890℃,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在:对应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6min,由于壁厚为2mm,所以总的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在12min,热处理保温后进行水隔套冷却,3分钟将N06600镍基管冷却至400~500℃,接下来N06600镍基管进行空气冷却至15~25℃;步骤三、5排N06600镍基管每排的中间及两边的三支管材分别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且三支管材的头、中、尾均需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最小值为668MPa,最大值为682MPa,平均值为672MPa;屈服强度最小值为258MPa,最大值为279MPa,平均值为270MPa;步骤四、将N06600镍基管切成9000mm定尺待弯,然后待弯N06600镍基管距管头4500mm用记号笔标记B;根据所需弯管的弯曲半径76mm计算弯头长度238.8mm,标记起弯点A、终弯点C,起弯点、终弯点位置距离N06600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均为119.4mm;步骤五、将完成标记的N06600镍基管装夹在弯管机的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内,使起弯点的位置位于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之间;调整好压紧机构的松紧程度,在不压扁管材的前提下,应尽量使压紧机构压紧管材,将步骤四所标记的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N06600镍基管管坯依次经热穿孔、酸洗、中间品冷轧、去油、热处理、成品冷轧与去油工序得到N06600镍基管;/n步骤二、采用氢气保护连续辊底炉对N06600镍基管进行退火热处理,在管材排布时,N06600镍基管呈单排放置,每排N06600镍基管的支数相同,在待退火的N06600镍基管的头排前面和尾排后面放置有一排同牌号、同规格且长度超过10m的工艺试验管,相邻两排管材的前排后端和后排前端之间距离控制在10~20cm;退火热处理时,热处理温度控制在880~900℃,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在:对应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4~6min,热处理保温后进行水隔套冷却,2~4分钟将N06600镍基管冷却至400~500℃,接下来N06600镍基管进行空气冷却至15~25℃;/n步骤三、取每排N06600镍基管的中间及两边的三支管材分别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且三支管材的头、中、尾均需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应满足650~700MPa,屈服强度应满足250~300MPa;/n步骤四、将拉伸试验合格的N06600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用记号笔标记;根据所需弯管的弯曲半径R计算弯头长度L,标记起弯点、终弯点,起弯点、终弯点位置距离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均为L/2;/n步骤五、将完成标记的N06600镍基管装夹在弯管机的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内,使起弯点的位置位于压紧机构与夹模机构之间;/n步骤六、启动弯管机进行弯管操作,由弯制模具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夹模机构缓慢转动进行弯制,弯制时需托着N06600镍基管的转动端,弯制模具的转动角速度控制在2~4°/秒,弯制模具转过的角度控制在181~185°;/n步骤七、检验合格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弯曲半径U形镍基管的弯管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N06600镍基管管坯依次经热穿孔、酸洗、中间品冷轧、去油、热处理、成品冷轧与去油工序得到N06600镍基管;
步骤二、采用氢气保护连续辊底炉对N06600镍基管进行退火热处理,在管材排布时,N06600镍基管呈单排放置,每排N06600镍基管的支数相同,在待退火的N06600镍基管的头排前面和尾排后面放置有一排同牌号、同规格且长度超过10m的工艺试验管,相邻两排管材的前排后端和后排前端之间距离控制在10~20cm;退火热处理时,热处理温度控制在880~900℃,热处理保温时间控制在:对应每毫米管壁厚需要保温4~6min,热处理保温后进行水隔套冷却,2~4分钟将N06600镍基管冷却至400~500℃,接下来N06600镍基管进行空气冷却至15~25℃;
步骤三、取每排N06600镍基管的中间及两边的三支管材分别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且三支管材的头、中、尾均需取样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应满足650~700MPa,屈服强度应满足250~300MPa;
步骤四、将拉伸试验合格的N06600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用记号笔标记;根据所需弯管的弯曲半径R计算弯头长度L,标记起弯点、终弯点,起弯点、终弯点位置距离镍基管长度方向上中心点均为L/2;
步骤五、将完成标记的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植栋浦益龙周向东高云龙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隆达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