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81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7
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小儿口腔护理装置使用受场地和设备限制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且中空的刷柄,刷柄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齿轮,刷柄内设有位于齿轮上方且上下方向的隔板,隔板将刷柄内部分为吸水腔和出水腔,吸水腔和出水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刷柄上端设有矩形盒,矩形盒内设有倒L型板,倒L型板将矩形盒内部分为与吸水腔连通的吸水室和与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室,吸水室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吸水孔,出水室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出水孔;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腔科清器械
,特别是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是病菌入侵人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小儿免疫力较低,更易发生口腔疾病,造成小儿食欲不振等问题,因此对小儿口腔进行清洁护理有益于小儿身心健康,现有的口腔护理装置大多以护理牙刷为主,在使用时常常需外接吸水装置或者负压装置对口腔进行清洗并吸走口腔清洗液,患者只能在医院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小儿口腔护理装置使用受场地和设备限制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下轴向且中空的刷柄,刷柄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齿轮,刷柄内设有位于齿轮上方且上下方向的隔板,隔板将刷柄内部分为吸水腔和出水腔,吸水腔和出水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刷柄上端设有矩形盒,矩形盒内设有倒L型板,倒L型板将矩形盒内部分为与吸水腔连通的吸水室和与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室,吸水室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吸水孔,出水室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出水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无需外接负压装置或者吸水装置,使用不受设备和场地限制,设有的吸水腔,可在口轻护理过程中,将口腔上的清洁液经吸水孔吸入吸水腔内,且不用外接负压装置,方便护理人员使用,设有转轮,可通过转动转轮带动齿轮齿条运动并使活塞移动,改变出水腔与吸水腔体积大小,使出水腔与吸水腔内压强改变,实现吸水腔与出水腔的吸水和出水,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全剖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的右视全剖轴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上下轴向且中空的刷柄1,刷柄1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同轴设有齿轮3,刷柄1内设有位于齿轮3上方且上下方向的隔板4,隔板4将刷柄1内部分为吸水腔5和出水腔6,吸水腔5和出水腔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7,活塞7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3啮合的齿条8,刷柄1上端设有矩形盒9,矩形盒9内设有倒L型板10,倒L型板10将矩形盒9内部分为与吸水腔5连通的吸水室11和与出水腔6连通的出水室12,吸水室11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吸水孔13,出水室12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出水孔14。为了便于转动转轴2,所述的转轴2前端贯穿刷柄1且同轴设有转轮15。为了使齿条8伸出刷柄1,所述的刷柄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16,齿条8可伸出其对应侧的通孔16。为了便于清洁口腔,所述的矩形盒9左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刷毛17。为了增加清洁效果,所述的矩形盒9右端设有多个清洁头18。为了防止活塞脱离,所述的隔板4下端设有限位块19。本技术在使用时,由护理人员将矩形盒9浸没在清洁液中,顺时针转动转轮15,转轮15带动转轴2顺时针转动,转轴2带动齿轮3顺时针转动,齿轮3带动位于右侧的齿条8向下移动,右侧的齿条8带动出水腔6内的活塞7向下移动,在限位块19的作用下,活塞7不会与出水腔6脱离,此时出水腔6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形成负压,清洁液由出水孔14经出水室12进入出水腔6,同时齿轮3带动位于左侧的齿条8向上移动,左侧的齿条8带动吸水腔5内的活塞7向上移动,此时吸水腔5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吸水腔5内的空气经吸水室11有吸水孔13排出;当出水腔6内储存足够的清洁液后,护理人员可将本装置放于患者口腔中使用刷毛17和清洁头18对口腔进行刷洗,刷洗过程中可逆时针转动转轮15,转轮15带动转轴2逆时针转动,转轴2带动齿轮3逆时针转动,齿轮3带动位于右侧的齿条8向上移动,右侧的齿条8带动出水腔6内的活塞7向上移动,此时出水腔6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压迫清洁液由出水腔6经出水室12从出水孔14流出,对刷洗部位进行清洁,同时齿轮3带动位于左侧的齿条8向下移动,左侧的齿条8带动吸水腔5内的活塞7向下移动,在限位块19的作用下,活塞7不会与吸水腔脱离,此时吸水腔5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形成负压,将口腔上的清洁液由吸水孔13经吸水室11吸入吸水腔5;当清洁完毕,护理人员可将矩形盒9对准垃圾桶,顺时针转动转轮15将吸水腔5内的废弃清洁液排出,之后用清水对本装置内部进行清洗,留待下一次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无需外接负压装置或者吸水装置,使用不受设备和场地限制,设有的吸水腔,可在口轻护理过程中,将口腔上的清洁液经吸水孔吸入吸水腔内,且不用外接负压装置,方便护理人员使用,设有转轮,可通过转动转轮带动齿轮齿条运动并使活塞移动,改变出水腔与吸水腔体积大小,使出水腔与吸水腔内压强改变,实现吸水腔与出水腔的吸水和出水,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包括上下轴向且中空的刷柄(1),其特征在于,刷柄(1)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同轴设有齿轮(3),刷柄(1)内设有位于齿轮(3)上方且上下方向的隔板(4),隔板(4)将刷柄(1)内部分为吸水腔(5)和出水腔(6),吸水腔(5)和出水腔(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7),活塞(7)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3)啮合的齿条(8),刷柄(1)上端设有矩形盒(9),矩形盒(9)内设有倒L型板(10),倒L型板(10)将矩形盒(9)内部分为与吸水腔(5)连通的吸水室(11)和与出水腔(6)连通的出水室(12),吸水室(11)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吸水孔(13),出水室(12)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出水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口腔护理装置,包括上下轴向且中空的刷柄(1),其特征在于,刷柄(1)内下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2),转轴(2)上同轴设有齿轮(3),刷柄(1)内设有位于齿轮(3)上方且上下方向的隔板(4),隔板(4)将刷柄(1)内部分为吸水腔(5)和出水腔(6),吸水腔(5)和出水腔(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7),活塞(7)下端设有上下方向且与齿轮(3)啮合的齿条(8),刷柄(1)上端设有矩形盒(9),矩形盒(9)内设有倒L型板(10),倒L型板(10)将矩形盒(9)内部分为与吸水腔(5)连通的吸水室(11)和与出水腔(6)连通的出水室(12),吸水室(11)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吸水孔(13),出水室(12)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出水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