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以锦专利>正文

一种簸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9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簸箕,包括:一簸箕本体,簸箕本体后挡板开有出风口;一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吸尘仓;以及安装在簸箕本体上的单片机;吸尘仓至少具有一进灰口和一出灰口,出灰口与后挡板上的出风口相连,进灰口设置在一与簸箕本体底面呈15°~45°角的吸尘仓后盖底板上,且吸尘仓后盖底板与簸箕本体的左右侧壁垂直;吸尘仓后盖外壁上设有红外接近传感器;吸尘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空气从进灰口引至出灰口的风机。现有技术的吸尘组件位于簸箕本体的下面,导致簸箕的垃圾收纳空间小,簸箕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吸尘采用手动控制,使用操作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簸箕可以有效彻底地清除地面残留的粉尘、细小垃圾,节省电源,可以单手操作,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簸箕
本技术涉及一种簸箕。
技术介绍
簸箕是一个词语,释义有三种,一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现有的簸箕仅仅只具有盛放垃圾的功能,在打扫卫生的时候通过使用扫把垃圾扫进畚箕里面,然后通过畚箕将垃圾倾倒到垃圾桶中,同时现有的畚箕并不能清扫较小的颗粒状或者粉尘状垃圾,导致使用完畚箕之后还会有残留的粉尘、细小垃圾留在地板或者地面上,极其难以处理,导致不够干净卫生。现有技术的吸尘部件位于簸箕本体的下面,导致簸箕的垃圾收纳空间小,簸箕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使用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能够方便地清洁较小的颗粒状或者粉尘状垃圾。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保证常规簸箕的垃圾收纳空间和轻便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簸箕,可以单手操作,方便使用。实现上述目的的簸箕包括一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后挡板开有出风口;一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仓;以及安装在簸箕本体上的单片机;所述吸尘仓至少具有一进灰口和一出灰口,所述出灰口与所述后挡板上的出风口相连,所述进灰口设置在一与簸箕本体底面呈15°~45°角的吸尘仓后盖底板上,且所述吸尘仓后盖底板与所述簸箕本体的左右侧壁垂直;吸尘仓后盖上设有红外接近传感器;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检测进灰口与地面的距离,传递信号给单片机从而控制风机的工作,节约能源,方便使用。所述吸尘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空气从进灰口引至出灰口的风机,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将吸尘仓内的空气从出灰口排出到簸箕本体的出风口,从而产生负压,进灰口从地面吸入灰尘和空气。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风机的电机分别和单片机相连,单片机接收红外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风机电机的工作。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尘仓前挡板即是所述簸箕本体的后挡板,出风口即是出灰口,结构牢固,轻巧耐用。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在检测到物体接近至1cm~5cm距离内时,输出触发信号给单片机。进一步地,吸尘仓后盖与吸尘仓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卡扣卡接、胶水粘接等。所述簸箕本体上安装有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给所述风机、单片机、倾斜传感器以及红外接近传感器供电。所述簸箕本体内设置有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设置在出风口外,有效降低了出风口气流的速度,阻挡了灰尘的飘散,保证了出风口的灰尘落在簸箕内。所述单片机装有用于唤醒的倾斜传感器,所述倾斜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簸箕本体上。所述倾斜传感器为倾斜开关,所述倾斜开关与所述簸箕本体的底面平行安装,防止误启动,节约了能源,便于操作使用。所述吸尘仓包括前仓和后盖,所述后盖和前仓活动连接,连接接缝处一周均安装有密封条,增强吸尘仓的气密性,减小震动,防止灰尘从接缝泄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彻底地清除地面残留的粉尘、细小垃圾,节省电源,可以单手操作,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簸箕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簸箕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簸箕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簸箕的半剖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簸箕的俯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簸箕的前视图;图中:1.簸箕本体,2.出风口,3.出灰口,4.吸尘仓,5.风机安装支架,6.吸尘仓后盖,7.进灰口,8.无线充电线圈,9.风机,10.倾斜传感器,11.红外接近传感器,12.过滤网板,13.单片机,14.充电电池,15.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单片机采用ArduinonanoV3.0,倾斜传感器采用SW-520D角度倾斜传感模块,红外接近传感器采用TCRT5000循迹模块,风机电机采用130直流强磁电机,电池采用GP超霸9V碳性电池,无线充电线圈采用SeeedStudio无线充电模块,具体的控制程序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参考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1和图2,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包括簸箕本体和吸尘组件,吸尘组件设置于簸箕本体的后面,簸箕本体1后挡板上有出风口2,过滤网板12安装在出风口外,风机9安装在吸尘仓4内,吸尘仓上有出灰口3,吸尘仓后盖6有一与地面呈15°~45°的底板,底板上有进灰口7,倾斜传感器10和充电电池14安装在簸箕本体外壁上,红外接近传感器11安装在吸尘仓外壁上。参考图1图2吸尘仓4安装在簸箕本体1的挡板后面,出风口2和出灰口3直接对接,风机9倾斜向下对着进灰口7,将灰尘和空气吸入吸尘仓4内。参考本技术的说明书附图3至图6,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包括簸箕本体和吸尘组件,吸尘组件设置于簸箕本体的后面,簸箕本体1包括出风口2、出灰口3、吸尘仓4和风机安装支架5,四者一体成型,过滤网板12安装在出风口外,风机9安装在风机安装支架5上,吸尘仓后盖6安装在吸尘仓外,连接接缝处一周均安装有密封条15,无线充电线圈8安装在后盖6顶部的槽缝内,倾斜传感器10和充电电池14安装在簸箕本体外壁上,红外接近传感器11安装在吸尘仓后盖上,单片机13放置在簸箕本体顶部的凹槽内。参考图4,风机9安装在吸尘仓4内的风机安装支架5上,风机扇叶倾斜向下,对着进灰口7,将灰尘和空气吸入吸尘仓4内。参考图4至图6,过滤网板12安装在出风口2外,有效降低了出风口气流的速度,阻挡了灰尘的飘散,保证了出风口的灰尘落在簸箕内。参考图3至图5,无线充电线圈安装在吸尘仓后盖顶部的槽缝内。参考图4和图5,密封条15安装在吸尘仓与吸尘仓后盖接缝处,将接缝的一周密合,增强吸尘仓的气密性,减小震动,防止灰尘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簸箕本体(1),所述簸箕本体(1)后挡板开有出风口(2);/n一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仓(4);/n以及安装在簸箕本体(1)上的单片机(13);/n所述吸尘仓(4)至少具有一进灰口(7)和一出灰口(3),所述出灰口(3)与所述后挡板上的出风口(2)相连,所述进灰口(7)设置在一与簸箕本体底面呈15°~45°角的吸尘仓后盖(6)底板上,且所述吸尘仓后盖(6)底板与所述簸箕本体的左右侧壁垂直;吸尘仓后盖(6)外壁上设有红外接近传感器(11);所述吸尘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空气从进灰口(7)引至出灰口(3)的风机(9);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11)、风机(9)的电机分别和单片机(13)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簸箕本体(1),所述簸箕本体(1)后挡板开有出风口(2);
一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仓(4);
以及安装在簸箕本体(1)上的单片机(13);
所述吸尘仓(4)至少具有一进灰口(7)和一出灰口(3),所述出灰口(3)与所述后挡板上的出风口(2)相连,所述进灰口(7)设置在一与簸箕本体底面呈15°~45°角的吸尘仓后盖(6)底板上,且所述吸尘仓后盖(6)底板与所述簸箕本体的左右侧壁垂直;吸尘仓后盖(6)外壁上设有红外接近传感器(11);所述吸尘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空气从进灰口(7)引至出灰口(3)的风机(9);所述红外接近传感器(11)、风机(9)的电机分别和单片机(1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簸箕本体上的电源组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锦
申请(专利权)人:张以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