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5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饮水设备,包括外壳、水路系统及控制系统,水路系统与控制系统均设置于外壳内;控制系统向水路系统中发射信号,通过判断信号的传输是否导通来检测水路系统中是否有水流;当信号的传输导通时,判断为水路系统中无水流;当信号的传输被阻断时,判断为水路系统中有水流。通过在透明的进水管上安装一个检测装置,利用阻挡物在饮水设备倾斜时能够挡住信号的传输路径,使得信号接收器无法接收到信号,通过控制板切断水泵和发热器的电源,以使饮水设备在倾斜时就会停止出水,很好地提高了饮水设备的安全性能。而且,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成本低,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饮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饮水设备。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即热式无水箱饮水机由于“即热即饮,三秒出热水”的口号,受到很多人喜欢,但即热即饮不仅要求整机的发热部件功率大,且要求其转换热效能高以满足能快速加热液体到设定温度的目的。发热部件大功率和高转化效能虽然提高了加热管加热时的快速升温能力,但也对整机提出新的技术要求,要求加热时能快速检测缺水情况防止加热部件因缺水干烧将发热部件烧毁,同时由于即热式饮水机小体积,重量轻,容易在操作时被碰翻。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即热水壶采用液体流量计来检测缺水状态,但液体流量计价格比较高,同时即热饮水机小体积,重量轻,容易在操作时被碰翻,碰翻后整机仍旧会正常工作,继续出热水,容易热水飞溅到用户身上,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即热式无水箱饮水机容易在操作时被碰翻,碰翻后饮水机会继续出热水,导致用户被热水烫伤造成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设备,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外壳、水路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水路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水路系统中发射信号,通过判断所述信号的传输是否导通来检测所述水路系统中是否有水流;当所述信号的传输导通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无水流;当所述信号的传输被阻断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有水流。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控制系统通过发射信号来检测水路系统中是否有水流。这种控制系统和检测方法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还能通过信号在水路系统中传输的导通和阻断来判断饮水设备是否发生倾倒事故,一旦发现饮水设备发生倾倒事故,就立刻控制水泵停止出水,能有效避免因倾斜而导致热水烫伤用户的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口、进水管、水泵和出水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和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及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且在所述进水管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设置,所述支架内设有可活动的阻挡物;当所述阻挡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穿过所述进水管被所述信号接收器所接收;当所述阻挡物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被所述阻挡物所阻挡;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水泵出水。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进水管上安装检测装置,通过信号发射器向信号接收器发射的信号是否被阻挡物所阻挡来判断饮水设备是否倾斜,控制板把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判断水路系统中是否缺水,来控制水泵是否出水。这种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在判断进水管中是否有水时很有效、很灵敏,进一步降低饮水设备倾斜时热水飞溅的危险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具有互相连接的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具有顶板和自所述顶板的边缘朝所述下支架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围设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信号的传输空间;所述下支架具有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朝所述上支架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径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径,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支架分为用于固定信号发射器以及传输信号的上支架,和用于在饮水设备不倾斜时容纳阻挡物的下支架,将传输信号的第一空间和容纳阻挡物的第二空间分开,使得只有当饮水设备倾斜的角度较大时,阻挡物才会从第二空间运动到第一空间将信号阻挡,避免了饮水设备微微倾斜时不出水的问题。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沿所述底板向所述顶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径逐渐增大。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第二侧板形成自下而上、自内向外的坡度,便于阻挡物在饮水设备发生倾斜时顺利地从第二空间滚至第一空间,从而使得控制板能够及时控制水泵停止出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朝所述第二空间的内部弯曲。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第二侧板的坡度为弧面,更利于阻挡物的运动,使得饮水设备的倾斜判断更加灵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位于所述第二侧板所围形成的空间中,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物固定在所述托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上端,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物与所述托架分离。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托架用于当饮水设备不倾斜时,使阻挡物固定在第二空间中,同时利用托架的高度,当饮水设备发生倾斜时,阻挡物的运动路径更短,从而使得饮水设备能够做到发生倾斜时瞬时停水的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托架的形状为管状体,所述管状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上端为斜坡面,在沿所述顶板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斜坡面的内径逐渐变小,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物被定位在所述斜坡面所形成的管口处。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托架的上端利用斜坡面形成一个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的定位处,使得阻挡物在饮水设备轻微晃动或者轻微倾斜的时候不会发生运动,避免了由于过于灵敏的倾斜检测功能而导致误停水的使用不便的情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阻挡物相对于所述底板的最高点距离所述底板的距离小于所述信号的传输路径所在的平面距离所述底板的距离。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饮水设备不倾斜时,信号能够顺利通过第一空间被信号接收器所接收,控制板不会停止水泵出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形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一端的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信号接收器卡合在所述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的形状与所述上支架的轮廓形状相匹配,所述上支架卡合在所述第二缺口中。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利用第一缺口固定信号接收器,利用第二缺口固定支架,使得当饮水设备发生倾斜时,信号接收器和支架相对于进水管不会发生运动,避免因支架和信号接收器松动影响倾斜检测的准确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信号为红外信号,所述进水管的管壁透明。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套设在所述水泵之外且固定在所述外壳内。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发射接收红外信号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的成本低,有利于控制生产制造成本。进水管的管壁透明是为了方便透过红外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饮水设备,通过在透明的进水管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n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外壳、水路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水路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n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水路系统中发射信号,通过判断所述信号的传输是否导通来检测所述水路系统中是否有水流;/n当所述信号的传输导通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无水流;/n当所述信号的传输被阻断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有水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水设备包括外壳、水路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水路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水路系统中发射信号,通过判断所述信号的传输是否导通来检测所述水路系统中是否有水流;
当所述信号的传输导通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无水流;
当所述信号的传输被阻断时,判断为所述水路系统中有水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口、进水管、水泵和出水头;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板和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及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进水管上,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端,所述信号接收器固定于所述进水管的外壁且在所述进水管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设置,所述支架内设有可活动的阻挡物;
当所述阻挡物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穿过所述进水管被所述信号接收器所接收;
当所述阻挡物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被所述阻挡物所阻挡;
所述控制板根据所述信号接收器是否接收到所述信号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来控制所述水泵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具有互相连接的上支架和下支架;
所述上支架具有顶板和自所述顶板的边缘朝所述下支架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所述信号发射器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围设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所述信号的传输空间;
所述下支架具有底板和自所述底板的边缘朝所述上支架向上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形成第二空间;
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边缘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内径的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径,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连通;
当所述阻挡物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阻挡物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坚强王国栋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