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华明专利>正文

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4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器,特征是将集油室沉放到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下方,用排油管下端连通集油室上端,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上方,减小排油管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在工作中,排油管更快以油液充满自身容积空间,建立在排油管中的油层厚度,在排油管及集油室内积累的油层厚度越大,排放平衡时,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到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距离越大,越利于油液的完全收集、油液分离及防止泉涌排放所造成的分离不清现象出现;再设置预排水装置,清空进水管积液及放空连通器空间,延长新进入的混合液在集油室内的滞留时间,提高分离效果及防止进水时的分离不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力分离法分离不同密度的混合液体,具体是一种油水分离器,但它可对任何不同密度的可用重力分离的混合液体进行分离处理。属于环保或液体分离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重力分离法油水分离器按分离室设置分类有:单室共集及双室分集二种,单室共集是在同一容器内让混合液中小密度油液自由上浮到液面,完成自然分离,由于搜集的油液量不确定,注入的混合液量与净水排量加油液排放量不平衡,不能定位最低水平面排油口位置进行实时连续排放,因此,此类油水分离器多是等截面容器搜集,油液上浮摊平在容器液面,在等待油层较厚时,经过检测,控制间歇式排放,如专利号为:CN201710394309.7的专利,用油位检测器检测油层,当油位检测器检测到第一集油室中油液层达到一定位置时,启动自动排油阀将油从出油管中排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控制系统复杂,故障率高;二、在控制排油液的工作期间如果不断注入新混合液,会使液面波动提升,出油口会漫入水层,导致分离不清,因此,排油时不注液,注液时不排油,油水分离器非连续工作形式;三、对薄油层很难排放完全,致使分离不全,不便于无油清理搜集容器。其他专利也有用钢带机提油方法提取容器油液,但也提取不完全。再一种是双室分集,设置有集油室与集水室,两室在底部连通,形成连通器,集水室内的液体全部是分离出的可排放净水,可定位排放,使均匀进水及脉冲进水对水位影响较小,由此就可设置一个位置稳定并高于排水口的最低临界排油位置,对净水与油液都可以无需控制的有水排水,有油排油,无量静止的自动排放,油水分离器也可以连续注入混合液,实现连续工作。如专利号为:CN201820091843.0、CN200810100777.X、CN106277183A及CN202510667865.8的专利,都是双室分集的油水分离器,但现实中单室共集的应用比双室分集的应用更多更广泛,这是由于使用双室分集时,对双室内的相对位置设置、距离选择及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设置、排油管的大小选择、排水口的形式选择、混合液在进水管内产生累积、油水分离并难于注入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双室分集法的应用,例如:专利CN201820091843.0对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设置,排油管的大小选择不太合理;专利CN200810100777.X对排油管与出水管的截面比例搞反了;专利CN106277183A“所述水管在所述第三腔室的一端开口的高度与所述通孔平齐”,导致出油口比出水口的出水阻力更小;专利CN202510667865.8也只有一个原理图,没有实施案例,对进水口的压差保持及混合液在进液管内累积分离成油与水,并且油液浮在进水管的上部,不进入集油室的问题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室分集的重力分离法油水分离器,首先是将搜集小密度油液的集油室设置在大密度液体排放平面的下面,即集油室上端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下方,使上浮集中在集油室上端的油液仍然有上浮升高到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以上的浮力;其次是改进排油管设置位置,将排油管的排油管下端连通集油室上端,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上方,利用油液的浮力,让油液从排油管上浮,而充满排油管的油液形成相当于沉浸在净水内的油层厚度;再进一步改进排油管的结构:减小排油管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3,S3越小,充满排油管的所用油液也越少,油层厚度提升越快;提升油层厚度的结果是提升油液液面位置,最终使油液达到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附近排放,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到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之间的高差是H3;提高H3高度,不仅可提高油水分离的可靠性,也可有效防止脉冲进水时所造成的油水分离不清的情况发生;在本油水分离器结构中,混合液入口必须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的下方,这样,在实际运行中,混合液在进水管内就已经分离,其中,净水可注入集油室,油液却上浮并驻留进水管内,为解决这一问题,改进了油水分离器总体结构,设置了预排水装置,预排水装置由接入连通器的预排管道及水阀所组成,进一步限定连通连通器的预排管道设置在集水室内,并且预排管道的最低临界排水位置高于连通器的最低分隔位置,在无混合液注入时,开启预排水装置,使其排放净水,让集水室的水平面下降到混合液入口以下,让驻留在进水管内的油液注入集油室;同时,提前预排放净水,预留出集水室、集油室容积空间,也是防止脉冲进水时所造成的油水分离不清的情况发生的方法;进一步,按限定预排到位时,集油室的液体,特别是油液并不能流入集水室,保证油液不从排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的油水分离器可实现自动抬高油液位置分离排放,还可防止脉冲进水时在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的排油管上端排水所造成的分离不清的现象发生,同时不用去检测控制排放,实现油液有量排放,无量静止的自动排放状态,也可用于含油量低,液体量小的混合液的分离回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1是实施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方案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方案四、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方案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方案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方案八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方案九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方案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文中名称对应关系是:油水分离器(1)、集油室(2)、集水室(3)、排油管(4)、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排油管下端(6)、集油室上端(7)、集油室下端(8)、混合液入口(9)、进水管(10)、预排水装置(11)、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预排管口(12)、实际排油口(13)、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排水管(15)、集油室油层下线(16)、水阀(18)、预排管道(19)、连通器(20)、最低分隔位置(21)、油液(22)、净水(24)、混合液(25)、进水管的平衡液位(26)、排尽油管(27)、气压清管系统(28)、隔离阀(29)、进气管(30)、泉涌截止装置(31),堵截器(32)、堵截器复位机构(33)、杠杆机构(34)、支点(35)、泉涌驱动板(36)、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到集油室油层下线(16)高差H1、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到集油室油层下线(16)高差H2、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高差H3、实际排油口(13)到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高差H4、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到排水时的泉涌顶端高差H5、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预排管口(12)到最低分隔位置(21)高差H6、集油室(2)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2、排油管(4)的内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3、ρ1是净水(24)的密度、ρ2是油液(22)的密度。实施方案一的油水分离器(1),它由集油室(2)、与集油室(2)的集油室下端(8)连通并一起构成连通器(20)的集水室(3)、与集油室(2)连通的进水管(10)、与集油室(2)连通的排油管(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分离器(1),它由集油室(2)、与集油室(2)的集油室下端(8)连通并一起构成连通器(20)的集水室(3)、与集油室(2)连通的进水管(10)、与集油室(2)连通的排油管(4)、与集水室(3)连通排水管(1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室(2)包括集油室上端(7)及混合液入口(9),所述的排水管(15)包括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并且集油室上端(7)设置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的下方,所述的排油管(4)包括排油管下端(6)、实际排油口(13)及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所述的排油管下端(6)连通集油室上端(7),所述的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的上方,高差为H3,所述的实际排油口(13)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的高差为H4,实际排油口(13)的位置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位置同高,或按实际情况调整其高度,实际排油口(13)位置低于或高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所述的排油管(4)的内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3小于集油室(2)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1),它由集油室(2)、与集油室(2)的集油室下端(8)连通并一起构成连通器(20)的集水室(3)、与集油室(2)连通的进水管(10)、与集油室(2)连通的排油管(4)、与集水室(3)连通排水管(15)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室(2)包括集油室上端(7)及混合液入口(9),所述的排水管(15)包括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并且集油室上端(7)设置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的下方,所述的排油管(4)包括排油管下端(6)、实际排油口(13)及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所述的排油管下端(6)连通集油室上端(7),所述的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位于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的上方,高差为H3,所述的实际排油口(13)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的高差为H4,实际排油口(13)的位置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位置同高,或按实际情况调整其高度,实际排油口(13)位置低于或高于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所述的排油管(4)的内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3小于集油室(2)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油管(4)的内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3与集油室(2)的平均水平截面面积S2的比值S3/S2=0.00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油管(4),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理论最低临界排油位置(5)到最低临界排水位置的排水管下端(14)的高差H3的取值范围为5--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连通排油管(4),并且位置低于实际排油口(13)的排尽油管(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分离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连通排油管(4),并且位置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何华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