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吸水地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64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吸水地垫,可置放于浴室门口,供踩踏以吸附脚底或鞋底的水分,包含有一弹性层与一纺织层,该弹性层以具吸水效果的发泡材质制成的连通性多孔发泡体,其发泡材质中还混合有吸水材料,供贴置于地面,该纺织层贴置于弹性层顶侧,为多孔隙的布料,其表面还设有若干个印刷区,以油墨印刷而成,且油墨中还混合有吸水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吸水地垫
本技术是与浴室门口吸水地垫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弹性吸水垫。
技术介绍
早期的浴室门口吸水地垫多为编织布,主要是利用毛细现象吸水,但无止滑效果,踩踏时甚易发生滑倒的情形。为了解决此等缺点,业者研发出编织布与橡胶贴合的吸水地垫,可利用顶侧的编织布吸水、底侧的橡胶底层止滑,兼具适当吸水与止滑效果。虽然前述具橡胶底层的吸水地垫使用功效较传统编织布更佳,而一般人踩踏吸水地垫的时间通常不长,在短暂的接触时间下,编织布很难利用毛细现象迅速将脚底或鞋底的水分吸收完毕,常会发生脚底或鞋底将残留水分带入室内地板的情形。其次,近年来常见的硬式硅藻土吸水地垫,主要利用石膏与硅藻土粉末混合水制成,可利用其多孔隙的材料特性迅速吸收水分,吸水速度较编织布更快,不过,其有踩踏触感不佳、易破裂及易滑移(需搭配止滑垫使用)等问题,显然亦有须改进之处。为此,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中国技术第ZL201921062530.3号专利、中国台湾专利技术第I693909号与中国台湾新型第M582806号“弹性吸水地垫”专利,其是以概呈连通性多孔发泡体的一止滑层与一弹性层所构成,且弹性层的表面更设有概呈破孔、粗糙状的多个破坏区,弹性层的发泡材质中更混合有吸水材料,其可利用弹性层快速吸收脚底或鞋底的水分,且踩踏感柔软、不会滑移,因此,确实可解决现有具橡胶底层的吸水地垫与硬式硅藻土吸水地垫使用上的缺点。不过,该弹性吸水地垫毕竟是多孔发泡体所构成,外形较不美观,因此,弹性层的表面必须再贴设有一布层,且布层需加以染色、印刷图案,较可吸引消费者购买与使用。但,印刷的油墨易阻隔水分被布层吸收(吸收1毫升水的时间由30秒延长至约60秒),反而降低弹性吸水地垫的吸水速度,目前为止,所属
中却无可供解决油墨推迟水分被吸收速度的技术,甚是两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解决前述缺点的弹性吸水地垫,其不仅吸水速度快、踩踏感柔软,且染色、印刷的布层仍可快速吸收、排放水分。缘是,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吸水地垫,包含有一弹性层,是以具吸水效果的发泡材质制成的连通性多孔发泡体,其发泡材质中还混合有预定比例的吸水材料,供贴置于地面;一纺织层,贴置于该弹性层顶侧,为多孔隙的布料,其表面还设有若干印刷区,以油墨印刷而成,且油墨中还混合有预定比例的吸水材料。较佳地,该弹性片的发泡材质中混合有5%至85%的吸水材料。较佳地,该弹性片的底侧还设有多个止滑部。较佳地,各所述止滑部为凹凸状结构。较佳地,各所述印刷区的油墨渗入纺织层。较佳地,各所述印刷区的油墨渗入纺织层并连接弹性层。较佳地,该纺织层表面的印刷区占纺织层表面积的比例5%至100%之间。较佳地,该印刷区的油墨中混合有5%至95%的吸水材料。较佳地,该吸水材料指硅藻土、陶土、粘土、砂等矿石粉或/及棉、寒天等植物粉末或/及淤泥、炉渣、高吸水性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等化学粉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及水分传递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及水分传输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及水分传输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吸水地垫10,可供置放于浴室门口,包含有一弹性层12与一纺织层14。该弹性层12,是以具吸水效果的发泡材质所制成的多孔发泡体,如天然橡胶(NR)、合成橡胶(PU)、聚氨乙烯(PVC)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发泡材质,前述均为本领域所公知的材料,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为合成橡胶,其发泡材质中添加有5%至85%的吸水材料(比例越高则弹性层14的柔软性逐渐降低),该吸水材料是指现有硅藻土、陶土、粘土、砂等矿石粉或/及棉、寒天等植物粉末或/及淤泥、炉渣、高吸水性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等化学粉末,其底侧还设有多个凹凸状结构的止滑部22。该纺织层14,为无纺布或三明治网布等具多孔隙的布料,利用该弹性层12发泡时所产生的力量及原料中所含发泡剂起化学变化时所产生的气体压力无胶贴合于该弹性层12顶侧,其表面还以油墨印刷出若干印刷区24,各该印刷区24约占纺织层14表面积的比例5%至100%之间,且印刷的油墨可以采用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吸水材料制成,作为优选,该印刷区的油墨中可混合有5%至95%的吸水材料,该吸水材料可以是硅藻土粉末、陶土、粘土、砂等矿石粉或/及棉、寒天等植物粉末或/及淤泥、炉渣、高吸水性树脂、尼龙、聚丙烯酸盐等化学粉末。借此,本技术该弹性吸水地垫10通过多孔发泡弹性体构成的弹性层12及纺织层14表面所设的若干印刷区24,可供沐浴者走出浴室时踩踏,不仅踩踏感甚为柔软,且该纺织层14表面设有多个印刷区24,由于各所述印刷区24的油墨中含有吸水材料,因此,各所述印刷区24可快速吸收鞋底或脚底的水分,再通过该纺织层14吸收水分并导入弹性层12,如图2所示,而该纺织层14的立体、疏松布料结构除了可吸水、导水与排水至弹性层12,更有助于将所吸收的水分风干,并通过该弹性层12底侧止滑部22相对地面的止滑性,使该弹性吸水地垫10于受踩踏的际不会于地面滑动,避免发生脚扭伤或滑倒的情形。虽然现有以发泡材质制成的多孔发泡垫体(例如瑜珈垫)本来即具有吸水的效果,不过,吸水速度甚慢,本技术该弹性吸水地垫10的吸水速度则甚快,经实际测试,当水滴于该纺织层14表面的印刷区24时,吸收1毫升的水仅约需1秒以下,亦即,吸水速度约为现有多孔发泡垫体的15-30倍,因此,各该印刷区24确实可提升纺织层14吸水的效果。又,各该印刷区24占纺织层14整体表面积的比例越高,可使鞋或脚踩踏于该弹性吸水地垫10上时,接触到各该印刷区24的机率更高,可确保鞋或脚底的水被完全快速吸收,当然,若各该印刷区24占纺织层14整体表面积的比例值较低时,可设置于该纺织层14顶侧的中间部位、较易受到鞋或脚踩踏。换言之,当各该印刷区24的油墨及弹性层12所添加吸水材料的比例均越高时,该弹性吸水地垫10的吸水速度将快速提高。再者,该弹性层12底侧的止滑部22除了可产生相对地面的止滑性外,还可使该弹性层12底侧产生多个空隙、供空气流通,提升该弹性吸水地垫10底侧风干的效果。其次,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吸水地垫30,其构成大体上与该弹性吸水地垫10相同,不同处在于:其各印刷区32的油墨渗入纺织层34,亦即,各该印刷区32的部分底部还延伸进入该纺织层34的内部,此等结构可增加各该印刷区32与纺织层34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该纺织层34将各印刷区32所吸收水分导入弹性层36的速度。至于各该印刷区32的油墨渗入纺织层3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吸水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弹性层,是以具有吸水效果的发泡材质制成的连通性多孔发泡体,供贴置于地面;及/n一纺织层,贴置于该弹性层的顶侧,为多孔隙的布料,其表面还设有若干印刷区,该印刷区是以具有吸水性的油墨印刷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吸水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弹性层,是以具有吸水效果的发泡材质制成的连通性多孔发泡体,供贴置于地面;及
一纺织层,贴置于该弹性层的顶侧,为多孔隙的布料,其表面还设有若干印刷区,该印刷区是以具有吸水性的油墨印刷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吸水地垫,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层的底侧还设有多个止滑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吸水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益高上杰潘裕仁高雪芳唐吉弘赖永彬施咏瀚张宪光张宇呈柯胜钦
申请(专利权)人: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