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499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电信号传输本体,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均通过隔板分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夹持口,通过设置的收缩气囊,能够在电极插头插入电极端连接孔内部时将收缩气囊内部充气,从而使防滑环包裹电极插头,从而对电极进行固定,在电极插头松动时包裹电极插头的防滑环由电极插头带动向外移动从而使限位板的一端离开第一弹簧的内部,限位板离开第一弹簧的内部时接触口同时移位与隔板一侧的第二接电端接触通电,从而使与接触口电性连接的第一指示灯通电亮起,从而进行亮灯警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防护
,具体是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电极是电子或电器装置、设备中的一种部件,用做导电介质(固体、气体、真空或电解质溶液)中输入或导出电流的两个端。输入电流的一极叫阳极或正极,放出电流的一极叫阴极或负极。电极有各种类型,如阴极、阳极、焊接电极、电炉电极等,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只要能够与电解质溶液交换电子,即成为电极。常规的电极脱落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到接触人体的电极全脱落,但现实操作中,当接触人体的电极在半脱落的情况不能实现断电保护功能的时候电流的强度会是原来的2到3倍,会对患者造成电流过强产生灼痛感,接触人体的电极在半脱落的情况下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电信号传输本体,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弹簧,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之间均通过隔板分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夹持口,所述夹持口的一端与第一弹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防滑垫之间设置有固定外环,所述固定外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电信号传输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极端连接孔,所述电极端连接孔的开口位置与电极插口相对应,所述电极插口位于固定外环的内部,所述电极端连接孔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推板,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推板靠近电极端连接孔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接电端,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接电端均通过导线与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接触口,所述接触口位于隔板的另一侧,所述隔板的前端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电端,所述第二接电端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接触口通过导线与第一指示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位于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接电端与警报器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与控制盒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外环的内部设置有收缩气囊,所述收缩气囊的内部设置有防滑环,所述防滑环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插口,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外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环的内口与收缩气囊固定连接,所述收缩气囊的下方设置有进出气口,所述进出气口与气泵连通,所述电极插口与电极插头的大小相适应,所述电极端连接孔的大小与电极插头内部包裹的电极连接端相适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卡座,所述防滑卡座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滑卡座分别分布在所述外壳的外部四角。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夹片,所述第二夹片与第一弹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位于两侧的第二夹片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板的一端和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第一防滑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板的一侧位于两个第二夹片之间滑动,所述第二推板的另一侧位于两个第一夹片之间滑动,上下两个所述第一夹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推板位于电极端连接孔的上下两端,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推板与电极端连接孔接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电端,上下两个所述第一接电端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推板位于固定外环和电信号传输本体之间且所述第二推板远离固定外环和电信号传输本体,所述电信号传输本体和第一弹簧均位于外壳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的下方设置有断电保护盒,所述断电保护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一侧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控制盒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位于中间的隔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断电保护盒分别与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滑垫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均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开设于第一弹簧的两侧壁,所述第一防滑垫和所述第一夹持板均通过滑块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触口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所述接触口在向第一弹簧的外部滑动时与第二接电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电端位于第一弹簧的一侧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的收缩气囊,能够在电极插头插入电极端连接孔内部时将收缩气囊内部充气,从而使防滑环包裹电极插头,从而对电极进行固定,在电极插头松动时包裹电极插头的防滑环由电极插头带动向外移动从而使限位板的一端离开第一弹簧的内部,限位板离开第一弹簧的内部时接触口同时移位与隔板一侧的第二接电端接触通电,从而使与接触口电性连接的第一指示灯通电亮起,从而进行亮灯警告。2、通过设置的第二推板,将上下两侧的第二推板一侧的第一接电端分别与电极插头的外部接触,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产生向电极端连接孔方向的动力,当电极插头向外移动或松动时,电极插头与插口之间产生缝隙,此时由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限位的第二推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进入缝隙中与电极连接端接触通电,从而使上下两个限位板分别亮起进行预警。3、通过设置的第二推板位于固定外环和电信号传输本体之间,能够避免工作人员接触第一接电端导电造成触电,通过设置的断电保护盒分别与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第三指示灯电性连接,能够在任意一端插头松动导致第一接电端或接触口接通电源时使装置进行断电,最大程度上保证装置的安全性。4、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和滑块,能够对第一夹持板和第一防滑垫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夹持板和第一防滑垫倾斜难以从上下两端夹持固定外环,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滑垫,能够对固定外环进行防滑,从而使固定外环不轻易脱离第一弹簧的内部。5、通过设置的四个防滑卡座,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防滑,避免装置滑动频繁导致电极容易脱落,通过设置的控制盒,能够对电源开关进行控制,方便及时断电。附图说明图1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前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一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另一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B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C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中E结构的放大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包括电信号传输本体(27),所述外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弹簧(2),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2)之间均通过隔板(18)分隔,所述第一弹簧(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夹持口(3),所述夹持口(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口(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4),所述第一夹持板(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5),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防滑垫(5)之间设置有固定外环(10),所述固定外环(1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电信号传输本体(27)的一侧设置有电极端连接孔(14),所述电极端连接孔(14)的开口位置与电极插口(13)相对应,所述电极插口(13)位于固定外环(10)的内部,所述电极端连接孔(14)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推板(7),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推板(7)靠近电极端连接孔(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接电端(8),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接电端(8)均通过导线与第二指示灯(19)和第三指示灯(20)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包括电信号传输本体(27),所述外壳(1)的内部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弹簧(2),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2)之间均通过隔板(18)分隔,所述第一弹簧(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夹持口(3),所述夹持口(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口(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板(4),所述第一夹持板(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滑垫(5),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防滑垫(5)之间设置有固定外环(10),所述固定外环(10)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9),所述电信号传输本体(27)的一侧设置有电极端连接孔(14),所述电极端连接孔(14)的开口位置与电极插口(13)相对应,所述电极插口(13)位于固定外环(10)的内部,所述电极端连接孔(14)一侧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推板(7),上下两个所述第二推板(7)靠近电极端连接孔(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接电端(8),上下两端的所述第一接电端(8)均通过导线与第二指示灯(19)和第三指示灯(2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位于第一弹簧(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9)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接触口(16),所述接触口(16)位于隔板(18)的另一侧,所述隔板(18)的前端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接电端(17),所述第二接电端(17)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接触口(16)通过导线与第一指示灯(1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15)位于限位板(9)的内部设置,所述第二接电端(17)与警报器(26)电性连接,所述警报器(26)与控制盒(2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环(10)的内部设置有收缩气囊(11),所述收缩气囊(11)的内部设置有防滑环(12),所述防滑环(12)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插口(13),所述限位板(9)与固定外环(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环(10)的内口与收缩气囊(11)固定连接,所述收缩气囊(11)的下方设置有进出气口(29),所述进出气口(29)与气泵连通,所述电极插口(13)与电极插头的大小相适应,所述电极端连接孔(14)的大小与电极插头内部包裹的电极连接端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极脱落的电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卡座(28),所述防滑卡座(28)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滑卡座(28)分别分布在所述外壳(1)的外部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业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