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玄旱蔚专利>正文

防尘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39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尘口罩。所公开的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耳带通过超声波熔接到口罩主体的结合部件而可滑动地结合到口罩主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如下效果:可视需要调节耳带的状态来容易且便利地选择符合佩戴者的喜好的口罩密接感,并且可稳定地保持密接在佩戴者的脸部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尘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以阻断空气中的微尘等通过呼吸器官进入到人体内部的防尘口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造纸厂或纺织厂、采石场等的车间产生较多的粉尘。尤其,在化工厂及执行焊接、冶炼、镀覆等的金属加工厂的车间产生大量的有毒性气体。最近,频繁地发生微尘与黄沙而成为又一社会性话题。另外,与过去相比,地铁或道路等也呈各种有害灰尘大幅增加的趋势。在吸入这种粉尘、黄沙或有害灰尘等的情况下,不仅会对肺等带来致命性的疾病,而且还成为哮喘等的原因。因此,为了在各种产业现场等以及进行运动及登山时防止这种灰尘或有害物质进入到呼吸器官,佩戴防尘口罩的情况变多。防尘口罩可根据尺寸分为幼儿用、儿童用及成人用。这是根据与佩戴者的年龄对应的基本脸部尺寸进行的分类,但即便为同龄,人的脸部尺寸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增大防尘口罩的效果,重要的是防尘口罩与脸部的密接程度。佩戴防尘口罩的目的在于过滤外部的污染空气而最大限度地吸入新鲜空气。因此,不仅改善滤纸的品质来提高过滤性能非常重要,而且最终使防尘口罩可良好地密接到佩戴者的弯曲的脸部轮廓线,即无缝隙地密接到鼻子、脸颊、下巴等的弯曲面也非常重要。为了增大防尘口罩与脸部间的密接力,需要适当地调节耳带的长度。耳带发挥勾挂到佩戴者的耳部而将防尘口罩固定到佩戴者的脸部的作用,防尘口罩与脸部的密接程度会受耳带长度的大幅影响。然而,在以往的防尘口罩中,耳带大部分呈将伸缩性原材料的绳子切断成固定长度而结合在口罩的两侧的形态。这种以往的防尘口罩的耳带因伸缩性而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长度。然而,以往的防尘口罩的耳带存在如下缺点:仅可实现因伸缩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长度的长度调节,无法实现耳带长度变短的形态的长度调节。另外,在耳带的长度过度增加的情况下,会产生过度压迫佩戴者的脸部而降低佩戴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可有效地调节耳带的长度的方式改善构造的防尘口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可调节耳带的长度且耳带可稳定地固定到口罩的方式改善构造的防尘口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耳带可稳定地固定到口罩且抑制产生因耳带固定部分引起的皮肤刺激的方式改善构造的防尘口罩。[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特征在于:耳带通过超声波熔接到口罩主体的结合部件而可滑动地结合到口罩主体。由此,耳带能够以可调节长度的方式设置到口罩主体上,只有施加特定水准以上的力才能调节长度,否则会稳定地保持固定在口罩主体上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具备至少一个滤纸;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以及耳带结合部,与所述耳带连接而将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且所述耳带结合部包括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特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所述耳带的不同的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从而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所述耳带包括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内侧区段以及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侧的外侧区段,所述内侧区段与所述外侧区段以如下方式连接,即,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增加,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增加,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至少任一结合部包括以使所述耳带可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耳带连接的滑动结合部,所述滑动结合部包括的第一结合部件,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以在其与所述口罩主体之间配置所述耳带的方式覆盖所述耳带且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所述第一结合部件隔以所述耳带而分别在横向两侧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口罩主体间的结合部位之间形成供所述耳带可滑动地插入的移动通路。另外,优选为所述耳带由粗细度可较基本状态减小而长度可增加的伸缩性材质形成,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以形成宽度窄于所述耳带在所述基本状态的粗细度的所述移动通路的方式结合到所述口罩主体。另外,优选为将所述第一结合部件超声波熔接到所述口罩主体而形成所述滑动结合部。另外,优选为在所述滑动结合部的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口罩主体间的熔接部位形成格纹。另外,优选为所述第一结合部件由强度高于所述口罩主体的材质形成。另外,优选为还包括将所述耳带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口罩主体的固定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任一结合部包括滑动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另一结合部包括固定结合部。另外,优选为所述耳带形成为具有特定长度的绳子形态,所述耳带在其长度方向一侧端部与长度方向另一侧端部彼此邻接地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一个固定结合部固定到所述口罩主体。另外,优选为所述固定结合部包括覆盖所述耳带的长度方向一侧端部与长度方向另一侧端部且与所述耳带及所述口罩主体结合的第二结合部件,将所述第二结合部件超声波熔接到所述耳带及所述口罩主体而形成所述固定结合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防尘口罩,可提供如下效果:可视需要调节耳带的状态来容易且便利地选择符合佩戴者的喜好的口罩密接感,并且可稳定地保持密接在佩戴者的脸部的状态。另外,本专利技术仅通过在拉拽耳带的状态下将第一结合部件超声波熔接到口罩主体的简单制程来设置耳带,由此可提供如下优点:容易且便利地调节密接感并稳定地保持这种密接状态,并且能够以较少的制造费用容易地制造。另外,本专利技术利用超声波熔接方法代替化学成分的接着剂来设置耳带,由此可有效地减少因防尘口罩引起的皮肤刺激。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前视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防尘口罩展开的状态的后视立体图。图3是将图1所示的防尘口罩的一部分区域放大表示的放大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面图。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纵向折叠的状态的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防尘口罩的上部滤纸展开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密接形状部的另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佩戴状态的图。图10(a)和图10(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耳带长度调节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防尘口罩的立体图。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防尘口罩的一部分区域放大表示的放大图。图13是沿图11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10、20:防尘口罩;100:口罩主体;110:中央滤纸;120:上部滤纸;130:下部滤纸;140:熔接部;150:密接形状部;160:切割部170:密接缝合线;200、250:耳带;210、260:内侧区段;220、270:外侧区段;300:滑动结合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n口罩主体,具备至少一个滤纸;/n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以及/n耳带结合部,与所述耳带连接而将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且/n所述耳带结合部包括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特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n所述耳带的不同的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从而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n所述耳带包括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内侧区段以及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侧的外侧区段,/n所述内侧区段与所述外侧区段以下述方式彼此连接,即,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增加,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增加,/n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滑动结合部,所述滑动结合部以使所述耳带能够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耳带连接,/n所述滑动结合部包括第一结合部件,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以在其与所述口罩主体之间配置所述耳带的方式覆盖所述耳带且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n所述第一结合部件隔以所述耳带而分别在横向两侧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n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口罩主体间的结合部位之间形成供所述耳带可滑动地插入的移动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6 KR 10-2019-01138141.一种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口罩主体,具备至少一个滤纸;
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以及
耳带结合部,与所述耳带连接而将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且
所述耳带结合部包括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特定间隔的方式配置的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
所述耳带的不同的部分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从而所述耳带连接到所述口罩主体,
所述耳带包括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之间的内侧区段以及配置到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侧的外侧区段,
所述内侧区段与所述外侧区段以下述方式彼此连接,即,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增加,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如果所述内侧区段的长度减少,则所述外侧区段的长度增加,
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滑动结合部,所述滑动结合部以使所述耳带能够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耳带连接,
所述滑动结合部包括第一结合部件,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以在其与所述口罩主体之间配置所述耳带的方式覆盖所述耳带且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
所述第一结合部件隔以所述耳带而分别在横向两侧与所述口罩主体结合,
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件与所述口罩主体间的结合部位之间形成供所述耳带可滑动地插入的移动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带由在粗细度较基本状态减小时长度能够增加的伸缩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旱蔚
申请(专利权)人:玄旱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