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启树专利>正文

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07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包括动磁体,强磁体、中心虚线、一号静磁介质、二号静磁介质、一号弹簧、二号弹簧、限位支架,所述动磁体中间嵌有强磁体,所述动磁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下端与中心虚线相交点为中心点,所述一号静磁介质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所述二号静磁介质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所述一号静磁介质端部设置三号线圈,所述二号静磁介质端部设置四号线圈,所述限位支架分别设置一号弹簧、二号弹簧,所述动磁体上端设置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曲轴连杆机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永磁体通常来说有两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存在,一是永磁体与磁介质之间的磁吸力,也称外磁力,能对外输出机械能,另一种是永磁体与磁介质相吸完全闭合后,永磁体固有磁通能,通过磁介质内部使绕在磁介质上的线圈产生电动势,输出电能,以上两种磁体固有体能特征发生的现象会同时发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系,正是因为磁的这些固有特性,才产生了众多的磁能发电的装置,就目前市面旋转式发电机为例的常用的一种,其输出电能的效率较高,但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输入较大的外部能量,才能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但外部能量的输入与设备输出电能不能成正比,从能量守恒的规律来考虑,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包括动磁体,强磁体、中心虚线、一号静磁介质、二号静磁介质、一号弹簧、二号弹簧、限位支架,所述动磁体中间嵌有强磁体,所述动磁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下端与中心虚线相交点为中心点,所述一号静磁介质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所述二号静磁介质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所述一号静磁介质端部设置三号线圈,所述二号静磁介质端部设置四号线圈,所述限位支架分别设置一号弹簧、二号弹簧,所述动磁体上端设置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曲轴连杆机构连接。作为改进,所述一号静磁介质上端与二号静磁介质距中心虚线距离相等。作为改进,所述一号线圈两端分别设置一号电流表、一号电压表及负载,所述一号电压表及负载并联连接;所述二号线圈两端分别设置二号电流表、二号电压表及负载,所述二号电压表及负载并联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利用反磁吸力来抵消磁吸力,使磁吸力变小或趋近于零,提高磁能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动磁体,2、中心点,3、一号静磁介质,4、二号静磁介质,5、一号线圈,6、二号线圈,7、三号线圈,8、四号线圈,9、一号弹簧,10、二号弹簧,11、限位支架,12、曲轴连杆机构,13、中心虚线,14、一号电流表,15、二号电流表,16、一号电压表,17、二号电压表,18、负载,19、强磁体,20、延伸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包括动磁体1,强磁体19、中心虚线13、一号静磁介质3、二号静磁介质4、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限位支架11,所述动磁体1中间嵌有强磁体19,所述动磁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1下端与中心虚线13相交点为中心点2,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5,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6,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端部设置三号线圈7,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端部设置四号线圈8,所述限位支架11分别设置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所述动磁体1上端设置延伸杆20,所述延伸杆20与曲轴连杆机构12连接。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上端与二号静磁介质4距中心虚线13距离相等。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一号线圈5两端分别设置一号电流表14、一号电压表16及负载18,所述一号电压表16及负载18并联连接;所述二号线圈6两端分别设置二号电流表15、二号电压表17及负载18,所述二号电压表17及负载18并联连接。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动磁体1中间嵌有强磁体19,所述动磁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1下端与中心虚线13相交点为中心点2,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5,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6,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端部设置三号线圈7,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端部设置四号线圈8,所述限位支架11分别设置一号弹簧9与二号弹簧10,所述动磁体1上端设置延伸杆20,所述延伸杆20与曲轴连杆机构12连接,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上端与二号静磁介质4距中心虚线13距离相等,即S1=S2,所述一号线圈5两端分别设置一号电流表14、一号电压表16及负载18,所述一号电压表16及负载18并联连接,所述二号线圈6两端分别设置二号电流表15、二号电压表17及负载18,所述二号电压表17及负载18并联连接,三号线圈7与四号线圈8在通过电流时产生的磁极方向,与动磁体1磁极方向相对应,一号弹簧9与二号弹簧10可被动磁体1产生的磁吸力压缩或弹出,用以抵消强磁体19对一号静磁介质3或二号静磁介质4产生的磁吸力F1或F2,曲轴连杆机构12对动磁体1施加作用力F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动磁体1与一号静磁介质3完全闭合后,强磁体19的强磁通将通过一号静磁介质3内部,使绕在一号静磁介质3上的一号线圈5受磁力线切割,输出一部分电能,可通过一号电流表14读出数值,强磁体19产生的对一号静磁介质3的磁吸力F2,在运动过程中,压缩一号弹簧9,使一号弹簧9储存了弹性势能,磁吸力F2将被抵消,其目的是为了能使动磁体1在离开一号静磁介质3时,作用力F3不需要输入较大的作用力,就可以使动磁体1与一号静磁介质3分离,作用力F3是外力驱动曲轴连杆机构12施加的作用力,可使动磁体1在一号静磁介质3与二号静磁介质4中往复运动,使强磁体19的磁通分别与一号静磁介质3与二号静磁介质4闭合,使得一号静磁介质3与二号静磁介质4上的一号线圈5与二号线圈6相互受磁而产生电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磁体(1),强磁体(19)、中心虚线(13)、一号静磁介质(3)、二号静磁介质(4)、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限位支架(11),所述动磁体(1)中间嵌有强磁体(19),所述动磁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1)下端与中心虚线(13)相交点为中心点(2),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5),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6),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端部设置三号线圈(7),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端部设置四号线圈(8),所述限位支架(11)分别设置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所述动磁体(1)上端设置延伸杆(20),所述延伸杆(20)与曲轴连杆机构(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体的磁吸力与反磁作用力相互作用下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磁体(1),强磁体(19)、中心虚线(13)、一号静磁介质(3)、二号静磁介质(4)、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限位支架(11),所述动磁体(1)中间嵌有强磁体(19),所述动磁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磁介质,所述动磁体(1)下端与中心虚线(13)相交点为中心点(2),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沿外壁周向设置一号线圈(5),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沿外壁周向设置二号线圈(6),所述一号静磁介质(3)端部设置三号线圈(7),所述二号静磁介质(4)端部设置四号线圈(8),所述限位支架(11)分别设置一号弹簧(9)、二号弹簧(10),所述动磁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启树
申请(专利权)人:程启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