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02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其中,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本体;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数据端口,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接地端口;及导线,包括芯线与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围所述芯线,所述芯线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所述屏蔽层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口。由于数据端口与接地端口分别设置于电路板的两端,并且数据端口与接地端口之间的间距大于屏蔽层的散丝长度,使得屏蔽层的散丝不易与电源芯线接触,减少了电连接器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USB总线作为一种高速串行总线,自推出以来,已成功替代普通的串口和并口通讯标准,成为21世纪大量计算机和智能设备的标准扩展接口和必备接口之一。其中,连接器以其独有特性可作为未来统一通用接口来改善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在电连接器的制造过程中,为实现电连接器的防静电功能,通常选用芯线外层包围有屏蔽层的导线以将屏蔽层焊接固定于电路板的接地端口上,具体的,屏蔽层通常包含有铝箔和编织网,为便于屏蔽层的焊接,需将铝箔与编织网共同拧成一股再焊接。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电连接器的电路板上接地端口紧邻数据端口,使得编织网的散丝易与芯线相接触,进而造成电连接器内部电路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屏蔽层的散丝易与芯线相接触,造成了电连接器内部电路短路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本体;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数据端口,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接地端口;及导线,包括芯线与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围所述芯线,所述芯线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所述屏蔽层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口。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导电接头;所述导电接头套设于所述导线,并且所述导电接头的内壁与所述屏蔽层相接触,所述导电接头焊接固定于所述接地端口。可选的,所述导电接头包括导电接头主体及弯折部;所述导电接头主体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供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导电接头主体的侧壁朝所述通槽的轴心方向凹陷形成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用于紧固所述导线,所述弯折部由所述紧固部的一端延伸后弯折得到的。可选的,所述导电接头的外表面设有镀镍层。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数据端口位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接地端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并且所述导线收容于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注塑件;所述注塑件设置于所述芯线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处,所述注塑件用于固定所述芯线。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屏蔽壳体,套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第二屏蔽壳体,套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另一端;及连接件,环设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和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设有容腔及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屏蔽壳体收容于所述容腔,所述第一屏蔽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一端均从所述第一开口处伸出。可选的,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绝缘壳体本体及嵌入件;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屏蔽壳体插接于所述第一开口并在所述第一屏蔽壳体与所述第一开口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嵌入件用于嵌入并封闭所述间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数据端口与接地端口分别设置于电路板的两端,并且数据端口与接地端口之间的间距大于屏蔽层的散丝长度,使得屏蔽层的散丝不易与电源芯线接触,进而减少了电连接器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连接器的产品良率。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电连接器本体组装和成型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导线与电路板组装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电路板与电连接器本体组装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导电接头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电连接器01包括电连接器本体10、第一屏蔽壳体20、第二屏蔽壳体30及连接件40。第一屏蔽壳体20套接于电连接器本体10的一端,第二屏蔽壳体30套接于电连接器本体10的另一端,连接件40环设于电连接器本体10,并且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屏蔽壳体20和第二屏蔽壳体30。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连接件40仅提升电连接器01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不影响第一屏蔽壳体20与第二屏蔽壳体30的功能。换而言之,连接件40仅将第一屏蔽壳体20与第二屏蔽壳体30连接固定,即第一屏蔽壳体20仍用于防静电,第二屏蔽壳体30仍用于电磁屏蔽。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引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x′进行描述,其中,第一方向x为在电连接器放置于平面时,将电连接器01插入与电连接器01相适配的电子设备的方向,第二方向x′为将电连接器01拔出与电连接器01相适配的电子设备的方向。对于上述的电连接器本体10,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电连接器本体10包括第一连接件110、第二连接件120及导电端子130。第一连接件11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0的一侧,导电端子13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0上,并且导电端子130的一端伸出至第一连接件110。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10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1110与第一卡接部1120。第一卡接部1120由部分第一连接件本体1110朝第二方向x′伸出得到的,第一连接件本体1110开设有插接口(图未示)和收容槽(图未示),收容槽与插接口相连通,插接口用于供电连接器01适配的电子设备插接,收容槽用于收容导电端子130的一端,第一卡接部1120用于与第二连接件120配合,以使第一连接件本体1110固定于第二连接件120的一侧。第二连接件120包括第二连接件本体1210与抵板1220。抵板1220设置于第二连接件本体1210的一侧,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连接器本体;/n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数据端口,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接地端口;及/n导线,包括芯线与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围所述芯线,所述芯线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所述屏蔽层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连接器本体;
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有数据端口,所述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接地端口;及
导线,包括芯线与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包围所述芯线,所述芯线电连接于所述数据端口,所述屏蔽层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导电接头;
所述导电接头套设于所述导线,并且所述导电接头的内壁与所述屏蔽层相接触,所述导电接头焊接固定于所述接地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包括导电接头主体及弯折部;
所述导电接头主体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用于供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导电接头主体的侧壁朝所述通槽的轴心方向凹陷形成紧固部,所述紧固部用于紧固所述导线,所述弯折部由所述紧固部的一端延伸后弯折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头的外表面设有镀镍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
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数据端口位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接地端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新文周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得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