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HIT、EB材料搭配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98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功能材料层包括:空穴传输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之上;发光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之上,其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电子传输区域,位于所述发光层之上;所述空穴传输区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材料以及P型掺杂材料;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结构中含有螺芴或氮杂螺芴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所述电子阻挡层包含结构中含有呋喃基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包括其的显示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HIT、EB材料搭配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HIT、EB材料搭配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包括其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器件技术既可以用来制造新型显示产品,也可以用于制作新型照明产品,有望替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和荧光灯照明,应用前景十分广泛。通常,由数个层构成的OLED包括正电极,负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OLED发光器件作为电流器件,当对其两端电极施加电压,并通过电场作用有机层功能材料膜层中的正负电荷时,正负电荷进一步在发光层中复合,即产生OLED电致发光。目前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了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的不断提升,不但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创新,更需要有机电致发光功能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创新,制造出更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功能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载流子(空穴和电子)在电场的驱动下分别由器件的两个电极注入到器件中,并在发光层相遇复合发光。已知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用的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的注入和传输特性相对较弱,且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之间材料HOMO能级差较大,易在材料界面处形成电荷积累,影响器件寿命。同时电子阻挡层虽具有电子阻挡特性,但是空穴传输特性较弱,也会验证影响器件性能。空穴注入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以及电子阻挡层材料较高的空穴传输特性以及合理的能级搭配有利于空穴注入,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从而改善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HIT、EB材料搭配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包括其的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功能材料层包括:空穴传输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之上;发光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之上,其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电子传输区域,位于所述发光层之上;所述空穴传输区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材料以及P型掺杂材料;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结构中含有螺芴或氮杂螺芴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所述电子阻挡层包含结构中含有呋喃基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2)所示:通式(1)、(2)中,所述L1、L2、L3、L4、L5、L6分别独立地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亚杂芳基中的一种;Z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为N或C-R;其中R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代表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C1-20直链烷基、C3-20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且连接位点处的Z表示为碳原子;通式(1)、通式(2)中,Ar2、Ar3、Ar6、Ar7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Ar1、Ar4、Ar5、A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或通式(3)所示结构:通式(3)中,X2表示为-C(R1)(R2)-、-N(R3)-、硫原子、氧原子中的一种;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为C1-20直链烷基、C3-20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R1与R2可彼此连接形成环结构;通式(3)通过并环方式与通式(1)或通式(2)相连,*表示为连接位点,相连时只能取相邻的两个位点;且此时相邻的两个位点处的Z表示为碳原子;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氘、氚、卤素、氰基、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或5-20元杂芳基;所述杂原子任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氘、氚、氟原子、甲氧基、氰基、甲基、乙基、丙基、金刚烷基、异丙基、叔丁基、戊基、苯基、萘基、联苯基、菲基、苯并菲基、芘基、二甲基芴基、二苯基芴基、螺芴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咔唑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材料的HOMO能级为5.44~5.55eV,且Eg≥2.9eV。所述电子阻挡层材料的HOMO能级为5.52~5.75eV,且电子阻挡层材料的LUMO能级≤2.6eV。所述空穴传输层材料与电子阻挡层材料的HOMO能级之间差值的绝对值≤0.3eV。所述空穴传输层材料选自下述化合物之一:所述电子阻挡层材料选自下述化合物之一:所述发光层包括蓝色有机发光材料层、绿色有机发光材料层、红色有机发光材料层或黄色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不同有机发光材料层横向或纵向叠加组合。一种显示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并且在包括多个器件的情况下,所述器件横向或纵向叠加组合。所述显示器包括各自具有蓝、绿、红三种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层的器件,所述器件各自具有相同或不同膜厚的电子阻挡层,并且所述电子阻挡层的材料相同或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通过使用具有螺芴基的空穴传输材料搭配具有呋喃基的电子阻挡层材料,改善了空穴传输与注入,提升了载流子注入和传输的稳定性,能够使发光层相对更持续稳定地发光,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与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限定了空穴注入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和电子阻挡层材料的特定基团和他们的HOMO能级。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为含有螺芴或者氮杂螺芴的有机材料,螺芴由于其十字交叉刚性结构,可以显著的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膜层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电子阻挡层材料为具有呋喃基有机材料,呋喃基的有机材料具有较宽的带隙和较高三线态能级,可以有效的阻挡发光层中的富于电子和能量的损失;另一方面限制了空穴注入传输材料以及电子阻挡层材料的HOMO能级,在空穴注入传输材料具备较高迁移率以及电子阻挡材料具备较高的电子阻挡和能量阻挡性能的同时,可以保证空穴从传输材料到发光层的顺畅注入和传输,保证器件在具有较高器件效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剖视图。图1中,1、基板,2、第一电极,A、空穴传输区域,3、阳极界面缓冲层,4、空穴传输层,5、电子阻挡层,6、发光层,B、电子传输区域,7、空穴阻挡层,8、电子传输层,9、电子注入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功能材料层包括:/n空穴传输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之上;/n发光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之上,其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n电子传输区域,位于所述发光层之上;/n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n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材料以及P型掺杂材料;/n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结构中含有螺芴或氮杂螺芴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板、第一电极、有机功能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所述有机功能材料层包括:
空穴传输区域,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之上;
发光层,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之上,其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
电子传输区域,位于所述发光层之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区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阻挡层;
所述空穴注入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材料以及P型掺杂材料;
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结构中含有螺芴或氮杂螺芴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如通式(1)所示:



所述电子阻挡层包含结构中含有呋喃基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2)所示:



通式(1)、(2)中,所述L1、L2、L3、L4、L5、L6分别独立地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亚杂芳基中的一种;
Z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为N或C-R;其中R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代表氢原子、氕原子、氘原子、氚原子、氟原子、氰基、C1-20直链烷基、C3-20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且连接位点处的Z表示为碳原子;
通式(1)、通式(2)中,Ar2、Ar3、Ar6、Ar7分别独立地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
Ar1、Ar4、Ar5、A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或通式(3)所示结构:



通式(3)中,X2表示为-C(R1)(R2)-、-N(R3)-、硫原子、氧原子中的一种;
R1~R3分别独立地表示为C1-20直链烷基、C3-20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至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R1与R2可彼此连接形成环结构;
通式(3)通过并环方式与通式(1)或通式(2)相连,*表示为连接位点,相连时只能取相邻的两个位点;且此时相邻的两个位点处的Z表示为碳原子;
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氘、氚、卤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超李崇赵鑫栋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