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533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包括混合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一抗模型和二抗模型;混合蛋白模型由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拼接形成,每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且其中一单一蛋白条带模型为目的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呈长方形平板状,其上开设有4个呈直线分布的第一插孔;一抗模型呈倒“Y”形,目的蛋白模型上开设有第二插孔,一抗模型能够插装于第二插孔中;二抗模型包括球状头部和倒“Y”形尾部,一抗模型上开设有第三插孔,二抗模型的倒“Y”形尾部能够插装于第三插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能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更适用于教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
技术介绍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其原理和过程与DNA和RNA印迹技术类似。首先将混合蛋白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开,再把蛋白质转移到NC膜或PVDF膜上,膜上蛋白质的位置可以保持在凝胶相对应的位置上。与DNA和RNA不同的是,蛋白质的转移只有靠电转移才能完成,而且蛋白质的检测主要靠抗体来进行。特异性抗体,称为第一抗体,首先与转移膜上相应的蛋白分子结合,然后用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之结合。反应之后用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来检测蛋白质区带的信号,底物亦可与化学发光剂相结合以提高敏感度。Western印迹是检测样品中特异性蛋白质是否存在,细胞中特异蛋白质的半定量分析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等。蛋白质印迹法在教学讲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尽管可以通过图片、动画来演示蛋白质印迹法的步骤,但因为整个过程复杂、抽象、灵活性强,学生无法用肉眼清晰的观察到生物大分子,因此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这样的动态过程也比较困难。因此亟需一种用于讲解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的模型教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该教具为三维立体模型,能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更适用于教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包括混合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一抗模型和二抗模型;所述混合蛋白模型由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拼接形成,每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且其中一单一蛋白条带模型为目的蛋白模型;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呈长方形平板状,其上开设有4个呈直线分布的第一插孔,所述单一蛋白条带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一抗模型呈倒“Y”形,所述目的蛋白模型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一抗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二抗模型包括球状头部和固定于所述球状头部上的倒“Y”形尾部,所述一抗模型上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二抗模型的倒“Y”形尾部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三插孔中。进一步地,所述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的颜色各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的颜色分别为绿色、红色、白色和蓝色,其中红色的单一蛋白条带模型为目的蛋白模型。进一步地,所述目的蛋白模型上标记有“目的蛋白”字样。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为白色,其上具有负极标识;所述膜型材料模型为灰色,其上具有正极标识。进一步地,所述一抗模型为蓝色。进一步地,所述二抗模型中,球状头部为绿色,倒“Y”形尾部为黄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为三维立体模型,方便讲解演示,更适用于教学;还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使学习者能更加深入了解蛋白质印迹法反应的原理,比视频演示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2.本技术的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是可拆装结构,可节省运输及包装空间,降低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单一蛋白条带模型插装在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上的示意图;图2是一抗模型与目的蛋白模型结合的示意图;图3是二抗模型与一抗模型结合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混合蛋白模型;110、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20、目的蛋白模型;121、第一插孔;200、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300、一抗模型;400、二抗模型;410、球状头部;420、倒“Y”形尾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
技术介绍
所述,蛋白质印迹法在教学讲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尽管可以通过图片、动画来演示蛋白质印迹法的步骤,但因为整个过程复杂、抽象、灵活性强,学生无法用肉眼清晰的观察到生物大分子,因此让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这样的动态过程也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包括混合蛋白模型100、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200、一抗模型300和二抗模型400。请参见图1,混合蛋白模型100由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拼接形成,每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且其中一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为目的蛋白模型120。优选地,所述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的颜色各不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的颜色分别为绿色、红色、白色和蓝色,分别代表蛋白分子量为100kDa、70kDa、40kDa、10kDa,且分子量标示在对应的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上。其中红色的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为目的蛋白模型120,且目的蛋白模型120上标记有“目的蛋白”字样。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200呈长方形平板状,其上开设有4个呈直线分布的第一插孔121。第一插孔121为与所述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相匹配的长方形凹槽,从而单一蛋白条带模型110能够插装于第一插孔121中。本实施例中,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为白色,其上具有负极标识。膜型材料模型为灰色,其上具有正极标识。请参见图2,一抗模型300整体呈倒“Y”形,目的蛋白模型120的正面上开设有第二插孔,该第二插孔的形状与一抗模型300相匹配,从而一抗模型300能够插装于目的蛋白模型120上。本实施例中,一抗模型300为蓝色。请参见图3,二抗模型400包括球状头部410和固定于球状头部410上的倒“Y”形尾部420,其中一抗模型300上开设有与二抗模型400的倒“Y”形尾部420匹配的第三插孔,从而二抗模型400的倒“Y”形尾部420能够插装于一抗模型300上。优选地,一抗模型300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三插孔,从而一对二抗模型400可分别从两侧插装到一抗模型300上。本实施例中,二抗模型400的球状头部410为绿色,代表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与之结合的部分;倒“Y”形尾部420为黄色。本实施例的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包括混合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一抗模型和二抗模型,可拆装的结构方便讲解演示蛋白质印迹法的步骤,还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动手能力,使学习者能更加深入了解蛋白质印迹法反应的原理,比视频演示更直观,可操作性更强。同时可拆装结构可节省运输及包装空间,降低运输成本。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一抗模型和二抗模型;所述混合蛋白模型由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拼接形成,每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且其中一单一蛋白条带模型为目的蛋白模型;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呈长方形平板状,其上开设有4个呈直线分布的第一插孔,所述单一蛋白条带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一抗模型呈倒“Y”形,所述目的蛋白模型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一抗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二抗模型包括球状头部和固定于所述球状头部上的倒“Y”形尾部,所述一抗模型上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二抗模型的倒“Y”形尾部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三插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蛋白模型、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一抗模型和二抗模型;所述混合蛋白模型由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拼接形成,每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且其中一单一蛋白条带模型为目的蛋白模型;所述聚丙烯酰胺凝胶模型/膜型材料模型呈长方形平板状,其上开设有4个呈直线分布的第一插孔,所述单一蛋白条带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一插孔中;所述一抗模型呈倒“Y”形,所述目的蛋白模型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一抗模型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二抗模型包括球状头部和固定于所述球状头部上的倒“Y”形尾部,所述一抗模型上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二抗模型的倒“Y”形尾部能够插装于所述第三插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质印迹法反应原理模型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4个单一蛋白条带模型的颜色各不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阳黄朝晖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