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12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包括加载底座和设置在加载底座的前部上的支撑座,加载底座通过加载螺栓与地面或试验用的试验台连接,支撑座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加载竖板,多个加载竖板由低到高排列后,相互平行的并且间隔的纵向固连在支撑座上。加载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第一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的四个端角处,第一底板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加载螺栓的第一底板螺纹孔。该装置可有效解决摩擦面抗滑移试验过程中对于试件的预加载及试验完毕后的拆卸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试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钢结构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桥梁和海洋平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强度高、塑性好、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结构安全性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螺栓连接又分为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实际工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为保证连接的高强度螺栓安全性,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是一项必要的检测项目。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验过程中,依据GB50205-2001,需预先对每个螺栓预加一定的预拉力,因预拉力为固定值,且精度较高,施加预拉力较为困难。施加预应力时,一般是人工使用钢板顶住需要试验的预应力件,安装时施加预拉力,并通过每个螺栓上的传感器判断预拉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摩擦面抗滑移试验过程中对于试件的预加载及试验完毕后的拆卸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试验准确性。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包括加载底座和设置在加载底座前部上的支撑座,加载底座通过加载螺栓与地面或试验用的试验台连接,支撑座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加载竖板,多个加载竖板由低到高排列后,相互平行的并且间隔的纵向固连在支撑座上。优选的,所述加载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第一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的四个端角处,第一底板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加载螺栓的第一底板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加载竖板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定位竖板、第二定位竖板、第三定位竖板和第四定位竖板,第一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二定位竖板的高度,第二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三定位竖板的高度,第三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四定位竖板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竖板的上端连有第一横连接板,第一横连接板的侧端与第二定位竖板的侧端壁固连。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竖板的上端连有第二横连接板,第二横连接板的侧端与第三定位竖板的侧端壁固连。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竖板的上端连有第三横连接板,第三横连接板的侧端与第四定位竖板的侧端壁固连;所述第四定位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限位竖板,第五限位竖板的下端与加载底座固连。优选的,所述第四定位竖板与第五限位竖板的高度相同;第五限位竖板的上端连有第四横连接板,第四横连接板的下端与第四定位竖板的上端固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竖板、第二定位竖板、第三定位竖板和第四定位竖板均为长方形钢板,第一定位竖板、第二定位竖板、第三定位竖板和第四定位竖板均与加载底座焊接;第一定位竖板、第二定位竖板、第三定位竖板、第四定位竖板的高度分别为100mm、105mm、110mm、12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辅助预加载装置,可有效解决摩擦面抗滑移试验过程中对于试件的预加载及试验完毕后的拆卸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可有效固定试件,避免加载过程中发生上下晃动,有效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试验准确性。该装置中还设置了适用于不同高度试验件的支撑座,支撑座的结构简单新颖。该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单人可独立完成,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提高试验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与试验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与试验件连接结构等轴测示意图。图4是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与试验件连接结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结合图1至图4,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包括加载底座1和设置在加载底座1的前部上的支撑座2,加载底座2通过加载螺栓13与地面或试验台连接。支撑座2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加载竖板3,多个加载竖板3由低到高排列后,相互平行的并且间隔的纵向固连在支撑座2上。加载底座1包括第一底板11和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12,第一底板11呈长方形板状。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12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11的四个端角处,第一底板定位块12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加载螺栓13的第一底板螺纹孔。加载竖板3有四个分别命名为第一定位竖板31、第二定位竖板32、第三定位竖板33和第四定位竖板34,第一定位竖板31的高度小于第二定位竖板32的高度。第二定位竖板32的高度小于第三定位竖板33的高度,第三定位竖板33的高度小于第四定位竖板34的高度。第一定位竖板31的上端连有第一横连接板41,第一横连接板41的侧端与第二定位竖板42的侧端壁固连。第二定位竖板32的上端连有第二横连接板42,第二横连接板42的侧端与第三定位竖板33的侧端壁固连。第三定位竖板33的上端连有第三横连接板43,第三横连接板43的侧端与第四定位竖板34的侧端壁固连。第四定位竖板3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五限位竖板35,第五限位竖板35的下端与加载底座2固连。第四定位竖板34与第五限位竖板35的高度相同;第五限位竖板35的上端连有第四横连接板44,第四横连接板44的下端与第四定位竖板34的上端固连。第一定位竖板31、第二定位竖板32、第三定位竖板33和第四定位竖板34均为长方形钢板,加载底座1也为长方形钢板,加载底座1的厚度较厚。第一定位竖板31、第二定位竖板32、第三定位竖板33和第四定位竖板34均与加载底座1焊接。第一定位竖板31、第二定位竖板32、第三定位竖板33、第四定位竖板34的高度分别为100mm、105mm、110mm、120mm,第一定位竖板31、第二定位竖板32、第三定位竖板33、第四定位竖板34厚度均为15mm,长度均为200mm。第一横连接板41、第二横连接板42、第三横连接板43均为长方形钢板,第一横连接板41、第二横连接板42、第三横连接板43的规格尺寸均为:长度200mm、厚度15mm、宽度40mm。第四横连接板44为长度200mm、宽度55mm、厚度为15mm的长方形钢板。实施例2本技术中设置了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该辅助预加载装置用于试验前的试验件5的预拉力加载的支撑。试验件包括前试验板51、后试验板52和两个侧试验板53,侧试验板53通过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底座和设置在加载底座前部上的支撑座,加载底座通过加载螺栓与地面或试验用的试验台连接,支撑座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加载竖板,多个加载竖板由低到高排列后,相互平行的并且间隔的纵向固连在支撑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底座和设置在加载底座前部上的支撑座,加载底座通过加载螺栓与地面或试验用的试验台连接,支撑座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加载竖板,多个加载竖板由低到高排列后,相互平行的并且间隔的纵向固连在支撑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第一底板呈长方形板状,四个第一底板定位块分别连接在第一底板的四个端角处,第一底板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连接加载螺栓的第一底板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竖板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定位竖板、第二定位竖板、第三定位竖板和第四定位竖板,第一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二定位竖板的高度,第二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三定位竖板的高度,第三定位竖板的高度小于第四定位竖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擦面抗滑移试验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竖板的上端连有第一横连接板,第一横连接板的侧端与第二定位竖板的侧端壁固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鸿飞尚黎明曾华
申请(专利权)人:民航建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