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10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进行检测的装置的问题。该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框和定位轴;定位框为圆柱体,包括配合段和第一检测段,第一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定位轴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第二检测段和与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第二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配合段插入内部腔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的高精度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为方便机载制导设备的贮存运输以及增大挂机平台载重量,目前机载制导设备已广泛采用折叠式舵面结构。折叠舵面按折叠运动的方向分为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横向折叠舵面通常是采用扭簧作为展开动力源,依靠发射筒壁约束或拔销器销杆限位作为初始锁,使舵面处于折叠状态。折叠舵面由折叠状态至展开状态时,以折叠舵台阶孔为中轴线,其内装有可顺畅转动的轴类结构,为了保证装配机构的可达性,轴类结构多为分段式,这就要求各段之间有较高的同轴度,否则,在折叠展开过程中,极易出现转动卡死的现象,导致无法展开到位,影响产品的工作性能,因此,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是保证舵面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折叠舵台阶孔如此重要,因此,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但目前并无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进行检测的装置,也没有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对称度进行检测的装置,更没有一个检测装置既能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又能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对称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至少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1)目前没有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进行检测的装置及方法;(2)目前没有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对称度进行检测的装置及方法;(3)无法实现一个检测装置或一个检测方法既能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又能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对称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包括定位框和定位轴;所述定位框为圆柱体,包括配合段和第一检测段,所述第一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所述定位轴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第二检测段和与所述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所述第二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所述配合段插入所述内部腔体中。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对称度检测部,并且所述定位框还包括与所述对称度检测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配合段上,所述对称度检测部穿过待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中进入所述凹槽。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称度检测部为锥销。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框还包括第一握持段,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框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段位于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之间。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握持段、所述第一检测段和所述配合段的直径依次减小。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轴还包括第二握持段。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握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检测段的外径。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握持段为手柄。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握持段为手柄。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部。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销的数量与所述折叠舵上需检验对称度的孔的数量相同。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销为圆柱体,包括第三检测段和第三握持段,所述第三检测段穿过待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中进入所述凹槽。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销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设于所述第三检测段和所述第三握持段之间,起到过渡和限位作用。基于上述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段为圆台,所述圆台的横截面直径最大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三握持段侧,所述圆台的横截面直径最小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三检测段侧。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该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差,则不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如果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良好,则进行下列步骤:用锥销和定位框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进一步地,所述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定位框的第一检测段插入折叠舵需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步骤2:将定位轴的第二检测段插入折叠舵需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之后包括步骤3:将定位框的配合段插入与定位轴上与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中;如果定位框的配合段插入根本无法插入内部腔体中,则表明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差,不符合要求;如果定位框的配合段能够插入内部腔体中,则进行下列步骤4;步骤4:评判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检查第一检测段在第一孔中是否插到底,并检查第一检测段与第一孔的端面是否有间隙;步骤ii:检查第二检测段在第二孔中是否插到底,并检查第二检测段与第二孔的端面是否有间隙;如果第一检测段在第一孔中能插到底,并且第一检测段与第一孔的端面无间隙,并且第二检测段在第二孔中能插到底,并且第二检测段与第二孔的端面无间隙,则表明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良好。进一步地,所述用锥销和定位框检测第三孔的对称度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定位框的凹槽对准折叠舵上需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步骤b:将锥销穿过第三孔插入定位框的凹槽;步骤c:评判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检查锥销是否完全插入凹槽底部;步骤B:检查锥销与第三孔及定位框之间是否有间隙;如果锥销能够完全插入到定位框的凹槽底部,并且锥销与第三孔及定位框之间均无间隙,则表明折叠舵的第三孔对称度良好。进一步地,采用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对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进行检测。进一步地,在进行所述用定位框和定位轴检测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同轴度之前包括对所述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进行校正,包括同轴度检测校正和对称度检测校正。进一步地,所述同轴度检测校正包括:将定位框的配合段插入定位轴的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中,测量定位框和定位轴的定位轴肩距离,如果测得的轴肩距离与设计尺寸一直,则表示定位框和定位轴满足使用要求,可进行后续同轴度检测。进一步地,所述对称度检测校正包括:将各个锥销依次插入定位框的凹槽内,测量锥销的锥头端面与凹槽底部的距离,如果测得的距离小于设计距离则表示满足使用要求,可进行后续对称度检测。进一步地,在对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进行校正之后、步骤1之前包括将定位框和第一孔进行试检,所述试检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将定位框的第一检测段插入需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调整定位框的角向位置,使定位框打印件号的平面朝上;步骤II:测量定位框的第一检测段与第一握持段之间的台阶面与第一孔前端面之间的距离,如果测得的距离与设计距离相同,则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包括定位框和定位轴;/n所述定位框为圆柱体,包括配合段和第一检测段,所述第一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n所述定位轴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第二检测段和与所述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所述第二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所述配合段插入所述内部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折叠舵台阶孔的同轴度及对称度,包括定位框和定位轴;
所述定位框为圆柱体,包括配合段和第一检测段,所述第一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一孔中;
所述定位轴为中空的圆柱体,包括第二检测段和与所述第二检测段对应的内部腔体,所述第二检测段插入待检验同轴度的第二孔中,所述配合段插入所述内部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对称度检测部,并且所述定位框还包括与所述对称度检测部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配合段上,所述对称度检测部穿过待检测对称度的第三孔中进入所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度检测部为锥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度及对称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还包括第一握持段,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框的两端,所述第一检测段位于所述配合段和所述第一握持段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昊一马兆利邱梦怡刘杰秦英杨海峰陈加恩宋雨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