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89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包括箱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固定板、固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箱体,第一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下方,第二转轴穿过箱体,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板与拖拉机相配合,使得箱体可转动不同的角度固定在拖拉机上,使得拖拉机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拖拉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的
,特别是传动结构的

技术介绍
拖拉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其应用较为广泛,其可以分给轮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等。现有的拖拉机其末端传动结构往往是固定不动的,倒置拖拉机底盘的离地距离不可改变,不利于其适应各种地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能够使拖拉机通过转动末端传动结构来改变其底盘的离地距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包括箱体、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固定板、固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箱体,第一转轴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下方,第二转轴穿过箱体,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三转轴位于第二转轴的下方,第三转轴上安装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三齿轮相啮合,第四齿轮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若干块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板与拖拉机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罩住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端部的保护盖。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的动力输入侧设有一个保护环,箱体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转轴同轴的保护筒,保护筒的端部设有一个遮挡环,保护环位于遮挡环和箱体之间,保护环与遮挡环之间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保护筒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箱体相固定,保护环呈圆锥台形,遮挡环与保护环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一个顶盖,顶盖与箱体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相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拖拉机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孔相适应的辅助孔,箱体绕着第一转轴转动到多个指定角度时拖拉机上均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辅助孔。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绕着第一转轴转动的指定角度分别为20°、30°、40°、50°、6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固定板与拖拉机相配合,使得箱体可转动不同的角度固定在拖拉机上,使得拖拉机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拖拉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保护环的设置使得外界杂物不易进入箱体内,保护了传动结构的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箱体、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10-顶盖、11-保护盖、12-固定板、13-固定孔、15-保护筒、16-遮挡环、20-第一齿轮、25-保护环、30-第二齿轮、31-第三齿轮、40-第四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包括箱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固定板12、固定孔13,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箱体1,第一转轴2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二转轴3位于第一转轴2的下方,第二转轴3穿过箱体1,第二转轴3上安装有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第二齿轮30和第一齿轮20相啮合,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三转轴4位于第二转轴3的下方,第三转轴4上安装有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和第三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4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若干块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3,固定板12与拖拉机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所述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相固定,所述箱体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罩住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端部的保护盖11,所述第一转轴2的动力输入侧设有一个保护环25,箱体1上设有一个与第一转轴2同轴的保护筒15,保护筒15的端部设有一个遮挡环16,保护环25位于遮挡环16和箱体1之间,保护环25与遮挡环16之间有间隙,所述保护筒15通过若干个螺栓与箱体1相固定,保护环25呈圆锥台形,遮挡环16与保护环25相适应,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一个顶盖10,顶盖10与箱体1之间通过若干个螺栓相固定,所述拖拉机上设有若干个与固定孔13相适应的辅助孔,箱体1绕着第一转轴2转动到多个指定角度时拖拉机上均有与固定孔13相配合的辅助孔,所述箱体1绕着第一转轴2转动的指定角度分别为20°、30°、40°、50°、60°。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固定板12与拖拉机相配合,使得箱体1可转动不同的角度固定在拖拉机上,使得拖拉机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拖拉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保护环25的设置使得外界杂物不易进入箱体1内,保护了传动结构的安全。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固定板(12)、固定孔(13),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箱体(1),第一转轴(2)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二转轴(3)位于第一转轴(2)的下方,第二转轴(3)穿过箱体(1),第二转轴(3)上安装有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第二齿轮(30)和第一齿轮(20)相啮合,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三转轴(4)位于第二转轴(3)的下方,第三转轴(4)上安装有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和第三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4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若干块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3),固定板(12)与拖拉机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固定板(12)、固定孔(13),所述第一转轴(2)穿过箱体(1),第一转轴(2)上固定有一个第一齿轮(20),第一齿轮(2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二转轴(3)位于第一转轴(2)的下方,第二转轴(3)穿过箱体(1),第二转轴(3)上安装有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第二齿轮(30)和第一齿轮(20)相啮合,第二齿轮(30)和第三齿轮(31)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第三转轴(4)位于第二转轴(3)的下方,第三转轴(4)上安装有第四齿轮(40),第四齿轮(40)和第三齿轮(31)相啮合,第四齿轮(40)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若干块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3),固定板(12)与拖拉机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均通过轴承与箱体(1)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拖拉机末端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罩住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三转轴(4)端部的保护盖(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苗潘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