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志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71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根据图纸,定制窗口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用于免除窗户部位砌筑施工之后的抹灰、保温工艺施工;S2、根据图纸、施工方案,定做窗口的内模板和外模板,解决窗口方正及同规格窗口的尺寸统一;S3、砌筑墙体;S4、安装窗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施工简单,便于维修,可以有效的防止窗户漏水和透风,且为窗户安装施工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上窗口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房屋的舒适性、保温性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窗户漏水、透风成为困扰广大居民的一大弊病,尤其是雨水顺窗沿及窗框流入室内的情况很普遍。目前,窗口部位砖混结构常用的施工工艺为:砌筑窗口墙体、窗口抹灰找方、窗户安装和窗口保温施工。在窗口砌筑、抹灰施工过程中,窗口的方正及尺寸是施工关键点,稍有误差将影响窗户的制作。虽然,砌筑、抹灰做口时给出了明确尺寸,但实际施工时存在误差,这就使得窗户在安装时周围空隙量不同,有大有小,小到无法打胶,打胶不好就会导致窗户密封不严,渗水、松动、透风。并且,后续的保温施工会进一步加剧抹灰做口误差。另外,砖体为脆性材料,安装窗户时的钻孔打眼施工会造成部分砖体劈裂、破碎。随着窗户日常使用及各种荷载作用,劈裂、破碎砖体会降低对胀栓的含固能力,窗户松动,也破坏密封胶。虽然,对于窗户窗底渗水的解决,除加强管控外,还常在窗口窗户位置里侧底部设置翻边,能有效阻挡水流进入。但是,翻边一般采用砖砌、砼构件或现浇砼二次施工,有时与原结构层的结合不很好,容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施工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窗户漏水和透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根据图纸,定制窗口的保温材料预制构件;S2、根据图纸,组装窗口的内模板和外模板,;S3、砌筑墙体;S4、安装窗口。优选的,步骤S1中,预制构件的一侧为保温砂浆,另一侧设有细石砼的梁、板,梁、板砼面表面为粗糙面,其内侧还设有网状加强材料,梁、板砼面外侧设有外置的钢丝,外置钢丝的端头设有与墙内设有弯钩的拉结筋勾连;根据保温层和窗口的尺寸,调整整体的预制构件,以保证窗口整体面的平整,当预制构件尺寸较大或过长,之间通过水泥胶浆粘接而成;窗口上部若为圈梁结构,预制构件尺寸过大或刚度、强度弱的截面尺寸时,采取分段安放,再用胶浆粘结的方式;窗口上部若没有圈梁,为过梁时,窗口面做成有保温层的过梁。优选的,步骤S2中,外模板为窗口的窗框及外侧部位使用,内模板为窗口的窗框里侧使用,外模板与内模板的材质为金属,外模板与内模板外侧之间通过直角L形连接钩连接;墙体里侧底部翻边砌筑完成后,翻边上铺设砂浆与外模板的挡边相平充当抹灰,并在砂浆上放置用于支撑内模板的垫块,安放内模板后,内、外模板之间用连接钩连接,内模板无需二次稳固;再向上砌筑到窗口侧边时,安放外模板侧边预制构件后,用砂浆将其与墙体粘结接砌,利用内模板直接砌筑好翻边,墙体与模板之间用砂浆层充当抹灰层,一次成型。优选的,外模板与内模板的各自接节处均设有承插口,内模板与外模板各自通过承插口连接实现闭合成框、紧固,内模板或外模板还设有可接节,可接节的两端设有承插口,组装通过承插口连接,接节与模板之间也通过调节孔进行螺杆紧固,外模板上部的调节孔兼做与脚手架连接的稳固杆的接点。优选的,外模板上设有与窗户匹配的预留孔,窗户制作时依据模板构造在窗框上将孔洞直接留出,安装时的钻眼作业均可省去,并在砌筑过程中预留孔中插入钢筋,加强对模板的稳固。优选的,步骤S3中,在砖墙砌筑完底口后,安放外模板底部的预制构件,安装外模板时,利用预制构件底部结构中的砼凸起作为基准高层,在窗户安装时底框的位置置于其上,准确定位窗户高程位置。优选的,步骤S4中,窗户安装时,砌筑时完成的翻边较框边均内缩,窗口里侧凸出翻边与窗口外模板边缘距离为外模板挡边高度,内模板顶部下沉翻边与圈梁砼共同浇筑成型;安装窗户时,将窗户直接靠在窗口翻边外侧,横向移动居中后钉入胀钉。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施工简单,便于维修,可以有效的防止窗户漏水和透风。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将抹灰、保温施工工序借助模板,采用预制构件形式提前至砌筑同步,改变抹灰、保温施工工艺,同时改进翻边工艺,保证窗口的方正及同规格尺寸的统一,进一步利用翻边作用。另外,在工程成本方面,前期建设及后期维修的成本低,在安全施工、质量保证、使用性能、维修工作有很大提升。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中窗口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中承插口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中内模板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中外模板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中稳固杆示意图。1、墙体;2、翻边;3、内模板;4、外模板;5、挡边;6、可接节;7、稳固杆;8、承插口;9、连接钩;10、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如图所示,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根据图纸,定制窗口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用于免除窗户部位砌筑施工之后的抹灰、保温施工。预制构件的一侧为保温砂浆,另一侧设有细石砼的梁、板。砼面的设置及其梁、板内设有网状加强材料,用于增强构件的刚度、强度。构件砼面表面制成有一定粗糙度,外设钢丝,外漏钢丝端头设钩便与侧墙砌体内设置拉结筋(拉结筋一端也设置弯钩)勾连,顶部构件钢丝伸入梁部砼内,加强构件与墙体1的连接。根据保温层和窗口的尺寸,设置整体的预制构件,以保证窗口整体面的平整。当构件尺寸较大或过长,可用多块通过水泥胶浆粘接而成。S2、根据图纸,定做窗口的内模板和外模板。外模板4为窗口的窗框及外侧部位使用,内模板3为窗口的窗框里侧使用。为了增加强度,可将模板板面与方管连接处做成弧形。内外两套模板,利于翻边2构造模板的安拆。外模板与内模板用金属材质,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均能有效保证模板的方正及尺寸统一。外模板与内模板的固定构件6之间通过直角L形连接钩9连接,实现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收紧,避免内模的二次稳固。外模板与内模板的每侧均设有承插口,外模板和内模板各自通过承插口实现调节、紧固。承插口处设调节孔10,用于调节长度操作,消除模板受压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S1、根据图纸,定制窗口的保温材料预制构件;/nS2、根据图纸,组装窗口的内模板和外模板,;/nS3、砌筑墙体;/nS4、安装窗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根据图纸,定制窗口的保温材料预制构件;
S2、根据图纸,组装窗口的内模板和外模板,;
S3、砌筑墙体;
S4、安装窗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制构件的一侧为保温砂浆,另一侧设有细石砼的梁、板,梁、板砼面表面为粗糙面,其内侧还设有网状加强材料,梁、板砼面外侧设有外置的钢丝,外置钢丝的端头设有与墙体墙内设有弯钩的拉结筋勾连上钩体连接的钩头;
根据保温层和窗口的尺寸,调整整体的预制构件,以保证窗口整体面的平整,当预制构件尺寸较大或过长,之间通过水泥胶浆粘接而成;
窗口上部若为圈梁结构,预制构件尺寸过大或刚度、强度弱的截面尺寸时,采取分段安放,再用胶浆粘结的方式;
窗口上部若无圈梁,为过梁结构的,窗口面做成有保温层的过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外模板为窗口的窗框及外侧部位使用,内模板为窗口的窗框里侧使用,外模板与内模板的材质为金属,外模板与内模板外侧的固定通过直角L形连接钩连接;
墙体里侧底部翻边砌筑完成后,翻边上铺设砂浆与外模板的挡边相平充当抹灰,并在砂浆上放置用于支撑内模板的垫块,安放内模板后,内、外模板之间用连接钩连接,内模板无需二次稳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窗口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志涛林娜
申请(专利权)人:邢志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